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实施农村公路+ 打通老区人民致富路
——宝塔区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纪实
    ●在全国“四好农村路”管理现场会,市委常委、宝塔区委书记刘景堂上台领奖并作大会经验交流发言
    ●宝塔区副区长许刚检查“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
    ●银杏景观树和盛开的格桑花给秋天的万石路增添了一份诗意
    ●丁拐路成为冯庄乡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康庄大道
    ●枣庙红色科技路,见证了宝塔区人文旅游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贫困户付金合正在打扫和养护通村公路
    ●燕沟流域产业路,被柳林镇的果农们亲切地称为“走心路”
  本报记者 杨旭春 樊小帅 通讯员 苗小龙
  9月6日至7日,全国“四好农村路”管理现场会在浙江省安吉县召开。会议联合表彰命名了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宝塔区作为陕西省三个获奖县(区)之一,是延安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区),在大会上代表陕西省上台领奖,并作为全国四个发言县(区)之一,市委常委、宝塔区委书记刘景堂作大会经验交流发言。至此,宝塔区再添一枚“国字号”荣誉牌匾。
  近日,记者走访了宝塔区部分农村公路,切实感受到,一条条环绕山水之间、穿越在阡陌之中的农村公路不仅成为统筹城乡的纽带、脱贫攻坚的先导和产业聚集的通道,也将小康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延伸向了75万宝塔儿女的心田,被老百姓亲切地称赞为“走心路”。
  “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精神,乘着‘四好公路’示范县(区)创建的东风,宝塔区把农村公路作为补齐发展短板、民生短板的头号工程,充分发挥‘四好农村路’助脱贫、强党建、带旅游、兴产业、促振兴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公路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市委常委、宝塔区委书记刘景堂说。
  截至目前,宝塔区公路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18个乡镇、街道办全部实现了乡乡通二级、三级路,村村路硬化,组组路硬化目标,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达100%。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今年,宝塔区将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让‘四好农村路’成为群众的幸福路。”宝塔区委副书记、副区长苏锋表示。
  农村公路+脱贫攻坚 建设脱贫致富路
  “公路修好后,我们村的苹果每斤比过去能多卖一块钱。”9月3日,在宝塔区柳林镇后孔沟村,村民小组组长孔繁华形象地给记者讲出了宝塔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所带来的变化。
  “原来我们果园的这条路,又窄又陡,从果园回家都不方便。”孔繁华说,“多亏了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交通局的韩海军局长给我们争项目、跑资金,才修好了这条路,现在咱们老百姓致富更有信心了。”
  后孔沟村的果园分布在半山腰间,周边地形破碎。过去,因为果园通往外界的道路是狭窄的土路,收购苹果的大车无法进来,群众只能“蚂蚁搬家”,用架子车或者三轮车往返运输,既费时费力,价钱也卖不上去。
  “产业路修通以后,装苹果的大车直接把车开到我们家地头上,再也不用来回倒苹果了,而且价格还翻了一番。”说着修路前后的变化,村民孔繁星的脸上乐开了花。
  这只是宝塔区建设脱贫致富路的一个缩影。为了将农村公路和产业扶贫有效结合,宝塔区先后筹资8.7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截至目前,全区626个建制村(其中贫困村51个)已全部实现道路硬化,提前实现乡镇全部通二级、三级公路,村村路硬化,组组路畅通的目标,道路通畅硬化率达到100%。先后实施了30户以上居住人口自然村通水泥路11条58公里,“油返砂”道路31条69公里,先后实施苹果产业扶贫路210公里,通过产业道路的建设,有效改善了果园的基础设施条件,进而带动贫困户苹果主导产业的发展,建立稳定的致富增收来源。据统计,通过果业产业路建设,全区7个乡镇、89个村、429户贫困户发展苹果5800亩,有力地助推了精准扶贫。 
  农村公路+基层党建 建设干群连心路
  农村公路,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党心。在宝塔区给村民生活带来变化的不仅仅是脱贫致富路,在建设干群连心路的万花乡佛道坪村,贫困户付金合也尝到了甜头。今年52岁的付金合,是村里的贫困户,除了常年生病的老伴,还有离了婚的儿子和年幼的孙子。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去年5月,村里得知我家里的情况后,专门聘我来打扫和养护村里的道路,每月给我1600元。下雨天,他们怕我忙不过来,还帮我清理淤泥,真是让人暖心啊!”付金合高兴地说。
  “平时工作量也不大,早上扫一遍,其他时间维护就可以了,上个月发了1200元左右,知足了。”贫困户魏芳琴说。
  “三分建,七分养。”在建好“四好农村路”的同时,更为重要的还有管好、护好和运营好。对此,宝塔区落实就业扶贫“一岗双助”,充分吸引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参与建设,开发公益性岗位140个,吸收村民代表及贫困户代表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和质量监督,使其在参与中受益,在受益中更加主动,安排贫困人口150多人为乡道协管员,聘用贫困人口82人兼职从事村道养护,使群众真正成为“四好农村路”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把“四好农村路”建设成脱贫致富路。
  同时,在全区农村党支部,通过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热心服务等方式,积极动员群众在参与公路征迁、环境保障、道路抢修等工作中提升组织力,把客运招呼站与党建宣传站一体建设,精心打造“红色党建驿站”85个,做到了公路和基层党建同步延伸。
  “我们在建设农村公路时一律落实党员干部群众跟踪监督,201名农村党员带头领养公路450公里,带领300余名群众义务领养公路350公里,做到养护、管理、监督‘三位一体’,确保了乡村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宝塔区交通局局长韩海军告诉记者,在生态环保养路方面,该区通过基层组织、农村党员发动群众在公路沿线和房前屋后栽树种花,整合项目资源,提高绿化美化亮化标准,完善镇村、景点标识和限高速标志,打造生态景观生态长廊920公里,农村道路绿化达90%以上,呈现宜行公路、宜居乡村、美丽家园,切实把农村公路建成宝塔百姓的暖心路。
   农村公路+全域旅游 建设红色科技路
  在宝塔区,“四好农村路”见证着美丽乡村的嬗变,也见证着人文旅游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奋进步履。
  距离枣园街道办5公里的庙沟村,一度因交通不便而闭塞贫穷。去年以来,随着枣庙路的建成通车,庙沟村“晴天土扑面,雨天泥裹脚”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路面从3.5米加宽到了8.5米。这不仅解决了庙沟村的“梗阻”,还带火了村子的旅游业。9月4日,站在庙沟村外的农村公路旁,第一书记李杰对比通路前后的差距,显得有些激动。他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庙沟村首次迎来游客近万人次,村里的采摘园、农家乐成了外来游客眼中的香饽饽。”
  枣庙路的通车不仅给庙沟村带来了变化,也让革命旧址重新绽放光芒。“这几年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前来参观的游客逐渐增加,路边只要有大巴车停放,整个道路就被堵得水泄不通。”说起之前的路,韩海军皱起了眉头。他告诉记者:“去年在交通部的支持下,宝塔区把这条路列为枣庙红色旅游路,把所有沿线枣园革命旧址、张思德纪念碑、《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延安保卫战景区等多个革命旧址景区,全部串联成了一线,同时红色旅游的档次和品位得到了提升。”
  “路只要一通,农村比城里还舒服,咱回去带些特产给家里人。”9月4日下午,在参观完枣园革命旧址和张思德纪念碑后,来自西安的王老先生和三五个战友来到庙沟村,采摘瓜果、吃农家饭。
  近年来,宝塔区利用红色旅游路建设推动“四好农村路”的发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带动了红色旅游发展,高质量、高水平、高档次建设红色旅游专线70余公里,有力地助推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该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把红色、人文、旅游、科技、智慧、节能、绿色、环保、和谐等全新现代元素融入道路建设。
  如今,在宝塔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牵引全域旅游和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引擎。
   农村公路+产业发展 建设幸福小康路
  在冯庄乡的康坪村,记者看到硬化、美化、亮化后的农村公路不仅解决了瓜果等农产品的运输销售难题,还吸引了不少的外地游客。“自从这柏油路修好以后,城里人不仅来我们村参观旅游,还到大棚里采摘瓜果蔬菜,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康坪村村民徐俊富激动地说道。
  康坪村的变化得益于丁拐路的修建。2015年,宝塔区整合资金,高标准建成了以李渠镇拐峁村为起点,终至冯庄乡丁庄村,长19公里、宽7米的农村四级油路。如今,丁拐路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大道”。
  提起农村公路,马海荣感慨地说:“以前没有柏油路,只能用三轮车往外运货。现在路修好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能把蔬菜运到城里的市场,城里人直夸咱菜新鲜呢!”
  望着眼前平坦宽敞的通村公路,作为康坪村村支部书记的马海荣有了新的期盼,“路修好了,大棚也建好了,只要今年加强管理,收入肯定能翻番。”
  “通过产业路的建设,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共实施了农业产业园区道路14条128公里,真正做到了建设一批产业路,带动一批产业发展,推动一方经济建设,使全区农业主导产业产业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再上新高度,有力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四好农村路’成为群众致富的康庄大道。”宝塔区副区长许刚告诉记者,该区致力于公路服务现代农业,先后对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5个区级现代农业园区进行道路集中建设,在提升园区档次的同时,落实通行措施,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便捷运输条件,从而有效带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村公路+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乡村路
  宽阔的马路、整齐的居民住宅、整洁的村容村貌……村子虽小,但却美景如画,这是冯庄乡康坪村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以前,生活垃圾都是找个地方堆放,现在家家户户都配有垃圾桶,每周统一处理。屋里屋外干净整洁多了,跟城里一样。”康坪村村民孔富生高兴地说。
  “丁拐路的建成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物质生活,也让群众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提升。”冯庄乡党委副书记白喜军说,路修建好后,给冯庄乡的村子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村民富了,生活方式变了,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小了。
  同样,万石路的修建也给万花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9月3日,驱车行驶在万石路,记者看到道路两侧整齐划一的银杏等景观树和盛开的格桑花,给色彩斑斓的秋天增添了一份诗意。
  佛道坪村村支部书记傅世龙高兴地说:“市城投公司看中了我们村的自然条件,在村里搞起了旅游餐饮业,我们村的20多名贫困户在景区上班领工资,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呢。”
  群众收入增加了,贫困户就近找到了精准脱贫的门路。万花乡佛道坪村发生的“脱贫故事”,几乎在宝塔区的每条“四好农村路”上都能找到“原型”。在宝塔大地上,“四好农村路”已成为畅通无阻的脱贫路、致富路和小康路。
  农村公路是交通的毛细血管,是基层群众交通运输获得感最直接的来源之一。宝塔区采取项目捆绑、部门联动、整合资源模式,通过捆绑建设,在公路沿线普遍配置了休闲驿站、高标准绿化、太阳能路灯、公共场所、小花园、小广场等设施,提升公路功能,满足群众出行,从而使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宝塔区的“四好农村路”不仅是一条协调发展之路,还承载着浓浓的乡愁和秀美的绿水青山。
  “决胜小康的凯歌已经全面奏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宝塔区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交通强区战略,加速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力争当‘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排头兵’,为全区转型发展、追赶超越作出更大贡献。”刘景堂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