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老侯家的婚事
——改革开放40年来老区人的家庭变革史
  市委通讯组 党柏峰 刘晓媛
  “如今三个儿子都成家了,光景也不错,我们老两口种两个大棚,吃穿不愁,可享福着呢!”说起如今的好光景,甘泉县杨庄科村的侯世金掩饰不住满心欢喜。今年61岁的他,身板硬朗,底气十足。拉话过程中,侯世金讲述最多的是自己家的婚事,用地道的陕北话为笔者勾勒出改革开放40年来老区人的家庭变革史。
  “那会儿结婚,骑个自行车我就把婆姨娶了回来!”
  “我们老家是甘肃武威市的,3岁的时候,我爸饿死了,我妈就带着我来甘泉讨饭吃!”回忆起以前的苦日子,老侯眼里泪花直打转,不住地用粗糙的手擦拭。
  他母亲改嫁到甘泉后,一家人总算安稳下来。1978年,家里给21岁的老侯说了一门亲事,母亲和叔叔把一个破旧的土窑洞精心收拾出来给老侯作为新房。结婚的时候,老侯给婆姨买了一丈三的单面咔叽布,做了一身新衣服,自己就穿着一条尿素化肥袋子做成的新郎服。“那会儿结婚,骑个自行车我就把婆姨从丈母娘家娶了回来。回家后,割了几斤肉,吃了一顿大烩菜,这婚就算结了。”眺望远处黄土圪梁梁不知谁家丢弃的破败窑洞,那场冷清的娶亲场面似乎正在进行。
  “说出来都丢人,结婚时介绍人给我送了一双皮鞋。当时我哪舍得穿了,就偷偷地把鞋换成了粮食吃。”“饭都吃不上,哪顾上穿了!”一旁的老伴盛福莲略显不好意思地插话道。
  婚结了,日子不好过。两个人忙前忙后,一年到头穿的都是补丁衣服,饭也吃不饱,经常吃着救济粮,一天就靠点高粱面和着酸菜、野菜当饭吃,吃得最好的就是正月的一顿饺子。
  那是1981年国家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老侯家的光景逐渐有了起色。分产到户后,老侯家分到了20多亩山地,山地不好种、收成也一般,思路活的老侯和村上的一个村民一共花了450元一起买了生产队的手扶拖拉机,开始拉石子、拉货物,搞运输挣钱,一天下来还能挣个十来块钱。地里再种点玉米、糜子、谷子,饭能吃饱了,一家人脸上的糠黄色也有了难得的红润。
  “手扶拖拉机给老大迎娶了媳妇,这在村上都算好光景了!”
  “天天住着破烂的土窑洞,土一直往头上落,就想着啥时候能有自己的窑就心满意足了!”光景一天天好起来了,妻子盛福莲终于将压在心里多年的愿望说了出来。
  为了实现婆姨这个简单朴素的愿望,1984年,老侯下狠心赊了450元,雇了一个匠人、一个小工,干了40来天,终于把三孔石窑框子箍了出来。为了婆姨能早日住进新窑洞,侯世金平时忙完地里忙运输,就利用天阴下雨的时候,把窑里的土倒出来,粉刷窑洞、修修门窗。“终于有个住处了,有个自己的家,这心里也就踏实了,还得把光景往人前过了!”提起1986年第一天住上新房的感受,盛福莲一脸幸福地给客人倒上一杯水。
  有了自己的窑洞,老侯两口子干事挣钱的信心更足了。“娃娃在学校里上学,看着同学吃方便面,看见同学下雨打着伞,就爱的不行,可是我们那会儿日子也恓惶,哪有闲钱给娃娃买那些了!”日子一缓过劲,老侯两口子更多的是想补偿对孩子的那份愧疚。三个娃娃要上学,要吃穿,还要娶媳妇,催着老侯一天也不闲。为了一家人过好光景,老侯除了忙活地里,还将拖拉机换成了三轮,没日没夜地忙着,拉砂子、垫路,“啥能赚钱就干啥。”
  没过几年,老侯的三个孩子相继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了,都开始帮家里人干活。“那会儿挣钱也就靠下苦了,硬拿下苦把苦日子熬了出来!”老侯继续说着,“家里劳力多了,生活条件就好了,吃喝也不错,还能攒下钱来。”
  1999年的时候,老侯花了1万元给21岁的大儿子娶了媳妇,买了新的家具、电视,还给儿媳妇买了金耳环,待了20桌客人。“我们用手扶拖拉机给老大迎娶了媳妇,这在村上都算好光景了!”抿了一口茶,老侯两口子沉浸在孩子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喜事当中。
  “去年,小儿子结婚,小车迎亲,可排场了!”
  顺着老侯指的方向,我们来到了离村部不远的老侯新家,气派的5孔窑洞一字排开,几个工人正在院子里忙碌着。“现在光景好了,家里人口多了,娃娃也大了,就想着起个二层,以后大人娃娃回来都各住各的!”大儿子侯东阳停下手里的活,憨厚地笑着向客人介绍自己的想法。
  “这几年我们弟兄几个光景也都好起来了,我爸妈还是忙个不停,让待着引孙子(引:方言,照看的意思)还不愿意!”侯东阳责怨的语气里满是对父母的心疼和敬佩。 
  “趁现在还能动弹,还要好好干了,要攒点钱,有个小病小麻达也能靠自己,不能给娃娃添负担!”提起现在的日子,老侯从来没有想过就这样开始享福,还想多挣点钱。
  这几年,老侯的腰板越来越挺了,家里光景好多了,走到哪儿都有底气。2011年,村上开始发展大拱棚产业,老侯也承包了两个棚,开始种西红柿。第一年,没有经验,西红柿价格也比较低,两个棚一年下来收入一万五千元,第二年开始,每年都稳定收入在两万元。2016年,老侯在城里卖菜时,听人家说种香菜、油菜、生菜之类的小菜虽然麻烦,但是能卖下钱。心思活泛的老侯动了心,“我才不怕麻烦,只要能挣下钱,就算再累也值得!”敢想敢干的老侯回家后,就开始谋划着种小菜。种小菜事多、人麻烦,每天忙里忙外,锄草、砍菜,凌晨三点多起床卖菜,卖完菜后又开始在大棚里忙活。辛苦是辛苦,但是一年下来收入个三万多元不成问题,再加上种玉米、流转土地、退耕还林,老侯手里的闲钱也渐渐多了起来。
  “去年小儿子结婚,儿媳妇彩礼什么都不要,我们就凑了20万元给孩子在西安买房添点钱,这20万元可都是我们老两口这几年攒的,没有欠一分账。娶亲那天,都是小汽车迎亲,可排场了!”终于给小儿子风光地娶了媳妇,老侯觉得很自豪,这辈子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心愿算是了结了。
  如今,老侯的大儿子在村上承包了60多亩地种玉米、30多亩地种苹果,还买了一个翻地机、一个三轮车,给周边村庄揽工挣钱,一年收入十多万元没有问题。二儿子在甘泉县城打工供娃娃上学,光景也不错。小儿子在西安房地产公司当主管,收入更是不错。看着三个儿子都成就了,光景更是一个比一个好。
  言及老两口的打算,老侯望着婆姨笑着说,“从当初结婚时吃了上顿没下顿到现在的想吃啥吃啥,光景越过越好,我和我婆姨就盘算着趁能动弹,多赚点钱,老两口也出去转转,看看外面的世界!”
  走出老侯家的时候,天色已晚,老侯将我们送出门外,又到地里准备第二天卖的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