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平在苹果园铺设反光膜 入秋的陕北高原天空格外蓝。“今年我的收入保守估计能有15万元。”贫困户杨志平乐呵呵地说。他开着农用三轮车,载着妻子正在去往果园的路上。
54岁的杨志平是延川县杨家圪台镇孙家塬行政村人。妻子孙香梅由于身体残疾无劳动能力,精准识别时被评为贫困户。依靠政策扶持、帮扶团队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杨志平去年顺利脱贫。
“我老婆29岁时得了病,家里种的谷子、玉米、豆子等作物换来的钱全部都拿来看病。看了20来年的病,也把家给看穷了。那时候,三个孩子不得已都辍学外出自谋职业,感觉活得没有一点儿希望。”回忆过去的生活,杨志平颇有感触。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让杨志平重新拾起对生活的盼头。过去,杨志平由于资金缺乏、思想不重视和管理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其果园荒芜不堪,辛辛苦苦到年底,还是在贫困线下走动,脱贫无望。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帮扶工作队根据杨志平有10亩苹果幼园的情况,制订了苹果产业发展计划。在包扶干部的督促和指导下,杨志平深入学习苹果管理技术,逐渐转变了传统种植观念。如今,他学会了修剪、涂白、打药、拉枝、施肥等果树管理技术。
经过三年多的科学育园,2017年,杨志平的苹果收入达到2万元。今年,杨志平果园全面挂果,10亩果园套袋12万个,预计收入15万元。
“政府提供无息贷款让我们发展产业,还免费修路、搭建防雹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经常性开展果树管理技术培训。另外,帮扶团队也隔三岔五就走进田间地头给我作指导,我老婆看病也纳入了大病救助,全家的开支省了不少。这全都靠党的扶贫政策,让我脱离贫困,过上了好日子。”看着红彤彤的苹果,脱贫之后的杨志平感慨道。
“今年苹果全部出售后,我准备还5万元的贷款,顺便再把家里拾掇一下,把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杨志平今后有着更长远的打算。
像杨志平这样脱贫致富的,在孙家塬村还有不少。该村贫困人口28户75人,其中苹果产业户22户67人,家家都依托苹果产业逐渐走上了小康道路。
在脱贫攻坚中,孙家塬村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因村施策,结合“一村一品”发展优势,狠抓苹果产业,按照“政府引导、支部带动、农民参与”的发展思路,采取“村集体+大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农民承包撂荒土地,建立合作社及引进龙头企业实现整村发展,走出了一条苹果产业带动脱贫、推动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2018年,全村果农套袋总数达1000多万个,生产总量500多万斤,销售额预计达1000多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苹果产业为孙家塬村脱贫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今后我们将在转变观念、学习先进技术、引进知名企业、创建独特品牌等方面做起,争取让孙家塬苹果走向更远。”孙家塬村第一书记冯慧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