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人人争识林老头 亲切有如家人父
  林伯渠,名祖涵,号邃园。1886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安福县(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受党中央派遣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2年冬回国。1933年3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财政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对陕甘宁边区的巩固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37年起,多次担任国共谈判的中共代表,后又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林伯渠自己张贴在床头的座右铭是“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年年足迹遍神州,革命先锋一老牛”。在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10多年里,他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与民同甘苦,为民谋幸福。他不辞劳苦,辛勤工作,一心一意为陕北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林伯渠的座右铭也成为他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风范的真实写照。
  1938年11月20日,日本侵略者出动30多架飞机对延安进行轰炸,山城顿时成了一片火海。硝烟散去,人们看到的是墙倒窑塌,碎石瓦砾,一片废墟。望着无家可归的群众,林伯渠心急如焚。为了尽快解决群众的居住和生活问题,他亲自带领边区建设厅的负责干部和技术人员勘察地形,选择适合的居住地。他们的足迹踏遍延安周围的沟沟峁峁,最后选定了一块叫孤魂沟的地方作为开发的新址。从名字就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杂草丛生、清冷凄凉。但从市政建设来说,这里饮水、防空、交通条件都比较理想。林伯渠对一些反对的人耐心解说:“不好的可以改造好,不美的地方可以美化啊!”在他的带动下,党政军民一起动手,打窑洞、盖房子,很快就使群众安居乐业。他还从外地带回龙爪槐、月季花、刺梅花等树种花卉,并种上了垂柳。经过几年的建设,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每到春天,鲜花盛开,垂柳依依,景色宜人。
  这里的商业也很快恢复和发展起来,建起了两层楼的大众合作社,一部分私人工商业的商号、店铺也陆续开业,还有各种风味小饭馆开张,逐渐成为延安最繁华、最热闹的新市场。1940年,林伯渠应延安市长李景林之邀,为新市场亲笔题写了“南市”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延安人骄傲地称新市场为“我们的列宁格勒”。
  当时,人称“三边有三宝”,即咸盐、皮毛、甜甘草。但是,由于陕北高原交通不便,这些东西很难运出去。为了变“死宝”为“活宝”,换回边区急需的生活用品,1941年,林伯渠主持召开直属十县县长会议,布置各县组织运盐队,后来组织专业运盐队,实行盐代金等办法,解决了群众的用盐问题,得到广大群众拥护。
  林伯渠经常教导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这些同志在政权工作中,总是想把人民的事情搞好,都有这好的心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仅仅有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还不够,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我们要把自己锻炼培养成各方面看问题比较明确的人,那就先要具备望远镜、显微镜的功能。”他和边区人民心连心,热心为边区百姓办事,深受边区人民的信赖和爱戴。因此,边区每次民主选举参议员,他得票都是最多的,接连三届被选为边区政府主席。
  林伯渠发现一个孤寡老太婆经常提着筐到厨房去拣未烧尽的煤核,因为她是小脚,提着装了煤核的筐走山路实在困难。一天,他对谢觉哉夫人王定国说:“那个老人家太苦了,拣点炭也拿不回去,你叫高世文(谢觉哉警卫员)给她送回去吧。”他把群众生活中的许多细小的事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的干部,自然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945年春节,延安市民代表和300多人的大型秧歌队给林伯渠拜年,献上了写着“人民政府”四个金光闪闪大字的红旗。也是在这一年,74岁高龄的李全海带着陕北特产和两只大公鸡,不远百里来延安看望使他过上幸福生活的林主席。
  1941年12月17日,林伯渠带领边区政府各厅处代表组成的视察团到甘泉、富县进行调查研究。这次调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了解群众生活,二是了解县乡参议会工作,三是了解县区对边区参议会决议的实施情况。林伯渠亲临民家,多方抚慰,群众见其白发苍苍、和蔼可亲,无不欢欣鼓舞。
  甘泉县完小恰好有一位教员的家属来探亲,这位50多岁的老人几天前从外地赶到甘泉。林伯渠视察的消息传来,他感到既惊讶又兴奋。老人告诉人们,国民党一个普通的联保主任就要摆排场,一出门就跟着一群带枪的人。又说某司令,过他们县上的时候,会警戒三天,路断行人。一天正午,老人正在完小跟教员、学生吃饭,突然,林伯渠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赶快起来招呼,林伯渠急忙挥着手恳切地说:“不要客气,你们快吃饭,我随便看看。”老人看到林伯渠抚摸着一个小学生的头亲切地问:“你一顿吃几碗?”又来到伙房与伙夫谈心,尝了几口黄米饭后,称赞:“煮得很好!”之后,又到教室操场各处察看校舍、教室的建设情况。这位教员家属感叹:“林主席真好,亲自来巡视小学,态度是那样和蔼可亲、洒脱大方!”听了林伯渠作的报告后,他又向人说:“我听林主席的报告,心里很难过。这里太好了,我的家乡却是另外的情形。”并叮嘱做教员的侄子:“你在这里好好工作,我们就放心了!”
  林伯渠在甘泉视察工作历时半个月。除了在县府稍事逗留,了解该县概况及检查各项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均深入农村,考察政策贯彻程度,了解基层机构运作情况,调查民众负担及生活情况等。他还亲自检阅自卫军,巡视冬学,召集当地士绅谈话,慰劳生产整训部队,接见公营商店代表,并参加新年庆祝大会。林伯渠所到之处,民众无不争先拉话,称其为“林老头”以示亲切,并携带鸡蛋、苞谷、爆米花等赠送给视察团。
  在林伯渠领导下,边区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林伯渠作为政府“首脑”,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勤勤恳恳,日夜不懈,为边区的革命和建设,贡献了全部力量。他十几年如一日,以坚强的党性、崇高的品格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深得全边区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著名的爱国将领续范亭曾赋诗赞誉:
  林老奇逸人中龙,
  风流潇洒有大度。
  胜任愉快政多宽,
  不事吹求公令布。
  童颜鹤发非导引,
  公余且作长征赋。
  漫天风雪巡洛郛,
  怀古不忘杜工部。
  人人争识林老头,
  亲切有如家人父。
  灯前细谈几件事,
  米面油盐棉花布。
  在大生产运动中,林伯渠率先垂范。在百忙之中,他给自己也制订了一个生产计划,并以《我的生产计划》为题公之于众,让大家监督。
  一个美国记者看了后,悄悄把这个计划抄录下来,他不相信边区政府主席能和老百姓一起搞生产。
  到了秋天,这位美国记者又来到延安。他走进林伯渠的宿舍,只见简陋的窑洞里,土炕上放着一床带补丁的被子,一张小方桌,几把旧椅子,别无他物。此时,林伯渠正一针一针地补裤子。这位记者看到打满补丁的裤子,用流利的中国话说:“主席先生,该换新的了!”林伯渠却笑着说:“中国有句俗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这条裤子才穿了三年半呀!”坐定后,这位记者开门见山地问道:“主席先生,能对我谈谈你的生产计划吗?”
  林伯渠爽朗地说:“完全可以。你可能知道,1939年以来国民党封锁我们,弄得我们头两年几乎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冬天没有被子盖……党中央号召我们自己动手,这些困难我们都逐一克服了。”
  “是这样的,真了不起!”美国记者频频点头。
  林伯渠接着说:“我们的生产节约计划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党政军都进行生产,现在取之于民的只占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一。”
  美国记者合上笔记本,提出要参观他种的糖萝卜。
  林伯渠领记者来到自己种的菜地,谦虚地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看的。”
  美国记者蹲下身,拨开绿油油的甜菜叶子,只见一大截胖墩墩的糖萝卜都露出了地面。他赞不绝口:“真是名不虚传!你们不仅发动群众干,而且还坚持自己带头干,说到做到,真了不起!”
  晚上,这位记者在河边散步,碰见一老一少各背一捆马兰草,走近一看,是林伯渠和他的警卫员。这位记者激动不已,大声说:“主席先生,在这里,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美国友人斯特朗也说,她在延安与中共领导人的大量谈话中,最常听到的词汇是“人民”“中国人民”,还有“世界人民”。口号是“到人民中间去”“向人民学习”。这些词汇和语言表达了一种最深沉的爱和最终的信念。
  (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