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实施新闻敲诈等违法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反向利用舆论监督的欺诈行为。根除新闻敲诈等舆论乱象,让舆论监督真正发挥修正错误、改进和促进工作的舆论功能,就需要做到在思想上正确看待舆论监督,在行动上要正确发挥出舆论监督的作用。
正确看待舆论监督,就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是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舆论监督同党内监督、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舆论监督可以促进政府、企事业单位科学决策、正确履职。舆论监督作为一种促进激浊扬清的强大力量,有利于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单位看到问题、改正错误、弥补漏洞、改进作风,有利于增进党群之间、政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风政风向上向善的变化。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重要的是要正确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负的责任、面临的挑战,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改变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遇事不遮遮掩掩,更不能怕揭丑、怕扬短,而要牢固树立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支持和引导新闻单位曝光问题、针砭时弊、弘扬正气。
正确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果真的做到了依法行政、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创造出了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又何惧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偏差甚至错误呢?关键是要在正确的政绩观引领下,有一个积极纠错的正确态度和切实弥补不足的具体行动,“心底无私天地宽”,大大方方接受监督,大可不必热衷于所谓的“公关”,而陷入“请君入瓮”的尴尬。
正确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还离不开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合理处置舆论。出现舆论,不应为了图一时之平安而忙着“摆平”,而掉入“假记者”和不良记者的圈套,应该迅速作出积极的回应,争取主动和率先掌握话语权,实实在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大方方公布解决的结果,让舆论随着事情的圆满解决而得到化解,不为“苍蝇”们留下“后门”“暗门”。
正确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工作者要作出表率。新闻人要坚守主流价值、尊重事实、挖掘真相,做到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真正担负起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