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林伯渠从1937年至1948年一直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他一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并身体力行地从事这项工作,不但为陕甘宁边区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树立了榜样。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但调查研究成为全党的普遍工作作风却是在延安时期。为了解决党内历史上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问题,彻底转变党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为期四年的整风运动。其中,反对教条主义是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解决为学理论而学理论的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列主义的作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共中央号召开展调查研究。1941年7月,为了促进全党范围内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中共中央专门成立了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局,毛泽东、任弼时分别担任正、副主任。8月初,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指出:“党内许多同志,还不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真理。还不了解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还不知道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与掌握政策,而情况如不了解,则政策势必错误……还不知道,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作风,就是党性不纯的第一个表现;而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因此,必须力戒空疏,力戒肤浅,扫除主观主义作风,采取具体办法,加重对于历史,对于环境,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具体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林伯渠不顾年迈,多次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搞调查研究,查找问题,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而且,他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边区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
当时的陕甘宁边区,以发展生产为中心工作,而在生产建设中又以农业为第一位。林伯渠经常说,陕甘宁边区土地宽阔,是个发展农牧业的好地方,在历史上就是以农业为主的。我们要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就必须依靠发展农业。为了贯彻边区政府“以农业为第一位”的方针,推动边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林伯渠筹划创办了延安农业试验场——光华农场,目的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指导科学种田。在勘察农场场址时,他骑着毛驴带领着几位农学系的科技人员,踏遍了延安杜甫川的山山水水。最终选定了一块背山面川,向阳临溪的有利地形。几百亩川地种植农作物和蔬菜,大片坡地栽种各种果树,山地植树造林,周围的荒山饲放牛羊,溪水饮畜和灌溉。在他的指导和支持下,光华农场很快修建起办公室、宿舍和简易实验室,以及做实验用的糖坊和烤烟房。他还特别批准建造一座酒坊,酿酒提炼酒精,保障延安卫生部门的需要,并用酒糟喂养奶牛。为了促进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他还把延安许多有农科专长的人才调到光华农场,办起了农艺、园艺、林业、植保、畜牧、兽医、养蜂、养蚕、水利等许多专业。
林伯渠作为边区政府主席,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是经常性的工作。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曾赋诗赞誉林伯渠:“人人争识林老头,亲切有如家人父。灯前细谈几件事,米面油盐棉花布”,这是对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关心群众利益的恰当评价。1941年是边区征缴公粮最重的一年,这年冬季边区参议会一结束,年近花甲的林伯渠就冒着风雪严寒,率领一支20多人的调查队,赴甘泉、富县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他这次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事先没有通知县政府。12月20日,当他带着调查团一行出现在甘泉县城时,有认识他的人马上就传开了,老乡们纷纷赶来,他们看到的是一位手牵马缰、风尘仆仆的布衣老者。林伯渠在县政府稍事停留,在了解了该县的概况及检查完工作后,便率领调查团深入农村。他带着问题来,增强了调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他深入农民中了解群众的反映,广泛听取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调查队采用“解剖麻雀”的办法,选择了甘泉县三区二乡作为对象,把20多人分成多个小组,到行政村或自然村,一面参与行政工作,一面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全面了解乡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林伯渠手拄拐杖,走家串户,调查研究。他每到一个地方,群众就会络绎不绝地去看望他,向他诉说衷肠。他们诉说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揭露某些干部的徇私行为,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甚至于邻里间的纠纷都告诉他。凡和他谈过话的老乡,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才是我们的主席呀!没有一点官架子,奇怪的是,我们的一切他都知道哩!”通过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林伯渠了解到很多真实情况,对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起到了极大作用。
林伯渠率领的调查团在结束了对甘泉县的调查后,于1942年初,又继续赴富县开展调查研究。1月7日,林伯渠一行到达富县,受到了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富县期间,他召集县参议员和士绅以及普通群众进行座谈,征询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该县参议会副议长针对运盐人畜拥挤和路途遥远、牲口有伤亡等弊端,提议组织专业运盐队,实行分站转运、合作联运的办法。边区参议会的一位议员在谈到征收公粮问题时说:“今年公粮比较重,政府没有直接分配,由参议会来公决,这个办法很好,比较公平合理。但是,对于粮食折合问题,政府仍应进行研究。”其他人也都是畅所欲言,反映了他们的问题,既包括对情况的反映,也包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林伯渠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并进行了总结,认为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政府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当时边区正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积极鼓励边区外的人民移民边区,开展生产。富县是个新区,民间纠纷较多,林伯渠一行所到之处,常常有告状的事情发生。有一位农民听说林主席来了,接连追了四五个地方,找他告状。在富县调研期间,多次发生这样的事件,其中主要是婚姻和土地等方面的纠纷。对每一个问题,林伯渠都非常重视,后来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妥善处理。
1月下旬考察结束后,林伯渠一行回到延安,边区政府举行了欢迎大会,对林伯渠的调查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边区政府秘书长
周文在致辞中说:“林老越山涉水,披雪迎风,肩着新民主主义的旗帜,向下层深入。”林伯渠在欢迎会上,报告了赴甘泉、富县考察调研的情况。续范亭曾写诗赞誉他:“年年足迹遍神州,革命先锋一老牛。不学导引不避世,童颜鹤发自风流。”2月9日,边区政府召开政务会议,林伯渠详细报告了这次调查研究的情况,指出这两个县在许多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三三制”实行得比较差,县参议会没有开展经常工作;租佃关系未能适当解决;对人权保障不够;行政机构尚不健全;干部文化水平低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他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基层,提高在职干部的文化政治水平,特别是对承上启下的区级干部,教育工作更为重要;要经常对群众开展政策法令的宣传,提高他们的认识。林伯渠根据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林伯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精神,使干部和群众深受教育。他的甘泉、富县调查,为广大干部学习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带了好头。
在延安时期,林伯渠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作风是贯彻始终的。1943年上半年,为了贯彻西北局高干会作出的发展生产是边区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之中心”的方针,4月25日至5月6日,林伯渠又到志丹、安塞两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听取他们对政府的意见和要求,并同他们讨论开荒、种植、运输、制订家庭生产计划等问题,对群众的鼓舞很大。大家都说:“边区政府主席下来帮助我们订生产计划,我们还能不好好生产吗?”他还对农民生产生活中、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为工作的改进打下了基础。他到安塞、志丹农村调查研究后所写的《农村十日》中,记述了他在农村感受到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高干会以后,农村中呈现出新的气象,两大任务是传达下去了,问到乡村干部,他们都可以告诉你今年要生产和学习……‘本来嘛,老百姓搞的就是生产,政府替老百姓做事不搞生产搞什么呢!’当我问到一个村主任对生产任务的认识时,他这样表示出他的信心与热忱……在逐渐的进步中,我们已看到下面的工作作风开始转变过来了,农村的面貌也一天一天在改变着。在目前农忙的日子里,农村里找不到一个闲人,干部也都下乡了,活动在田陇间、山沟里。过去只忙于动员工作,平时无事的现象已经消灭,现在乡村工作是忙个不停,天天有新的内容,经常要去了解检查。正如一个乡村干部所说的,现在问题是具体的,老百姓和你讨论农贷、牛瘟、制纺车、合股买牲口,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上级也不是用过去的作风应付得了的,不能不切切实实做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拿出具体的事实来。干部也乐于搞生产工作,他们是农民出身,有实际经验,领导生产就是搞的他们朝闻夕见的事情,使得他们更能与群众结合。”文中还记述了他与农民亲切交谈、了解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的细节,“政府奖励劳动英雄的消息到处宣传,没有受奖的也愿较个高下。我在志丹米家砭就遇到一个叫尚经宽的农民,他把自己的生产情形告诉我后,反过来问我:主席,你看我够得上够不上一个劳动英雄?最使老百姓高兴的,是到处都把二流子抓紧了,强迫他们去生产,他们认为这是政府办的一件好事。农贷也给老百姓解决了不少问题,在安塞二区就解决了约十分之一的需要,老百姓再自己凑上一些就够了。”“老汉曹永胜一面称道自己种庄稼的本领,一面又用探询的眼光瞅着我,好像说种地是老百姓的事,你问它干啥呀!”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林伯渠感慨地说:“为什么我们不应向你们学习呢,你们是大地的儿子。人类的智慧、血汗,不都是埋藏在劳动中吗?我们政府号召生产,要大家丰衣足食,就必须每个人向好的劳动者看齐,成为新的英雄啊。这次农村小住10日,觉得实际内容太丰富了,需要虚心去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哩。”
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不断深入的调查研究,林伯渠对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具体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对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调查研究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林伯渠不仅掌握了领导政府工作的主动权,同时,也为彻底转变各级干部的作风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