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庄村村民在大棚里忙碌 本报记者 乔建虎
丁庄村地处冯庄乡乡政府以北7公里处,由原来的三个村子合并而成,辖3个村民小组206户820人,2018年贫困户3户3人,边缘低保户17户28人。该村以前是个远近有名的后进村、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后,农户增收困难。近年来,在帮扶部门区人社局特别是驻村工作队的精心帮扶下,该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的后进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抓党支部建设,后进村变先进村
“现在我们村的“两委”班子厉害着咧,他们有干劲,会团结人,发展产业的思路也很活!”说起现在的村“两委”班子,丁庄村79岁的老党员冯世章连连称赞。
他告诉记者,丁庄村原来的党支部班子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导致上级精神落实难、村级事务办理难、矛盾纠纷化解难等一系列问题,被区乡两级确定为后进支部整顿村。
驻村工作队到村上后,积极联系冯庄乡党委政府,加强与新组建村“两委”班子的沟通交流,着力推进党员培训、贫困党员慰问、贫困户走访、产业发展动员和支部制度完善等工作,制定了后进支部整顿方案,并以“学习教育+主题党日”为载体,加强村支部思想政治建设,逐步解决了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足的问题。
驻村工作队队长白承平说:“扶贫重在扶志,群众思想转变了,扶贫工作就解决了头号难题。”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带教”下,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认真负责,加强党员管理,健全支部生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主导产业,积极发挥党支部在扶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丁庄村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8年各项工作走到了冯庄乡的前列。
抓人居环境改善,“烂杆村”变美丽村 走进丁庄村,道路平坦,窑洞整洁,院落平整,环境优美,年轻人在田间忙碌,老年人在广场上休憩,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村民们知道,村子过去可不是这样的,村里全是土路,没有广场、活动室,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妇女和老人居多。
“一到村上便有了很大的压力,得有真办法、实举措才行,要给群众干些实实在在的事帮助他们脱贫。”白承平说。
丁庄村人口沿公路分散居住,院落布置杂乱无序,建筑陈设参差不齐。为此,工作队协助村上制定《丁庄村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规划》,协调争取各类建设经费377万元,帮助基建项目顺利推进,让这个偏僻农村换上新装。统一规划院落布局、修葺院墙屋顶、修建标准化水厕、种植行道树、安装路灯,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协调市商务局投资40万元新建王庄小组村民广场,实施2处村民饮水工程。
“村里村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下一步要带领党员群众再接再厉,争取奔小康。”村支部书记杨渊博对今后的生活满怀憧憬。
抓产业发展,贫困村变脱贫村
丁庄村是一个拐沟贫困村,缺少主导产业,工作队会同乡村两级深入研究,确定发展蔬菜大棚产业。
万事开头难,当村民听到村上计划发展棚栽产业后,表现十分冷谈。白承平带领工作队成员康延峰、高飞逐门逐户开展思想动员,累了就在村会议室休息,方便就近开展工作。慢慢地,村民由怀疑变成信任,终于说通了村民王延平带头发展大棚蔬菜。在王延平的带动下,全村修建50个标准蔬菜大棚,种植了西红柿,预计收入30万元左右。工作队对丁庄村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改造果园300亩,新建鱼池3个。
“我以前没有种过大棚,但是看到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三更半夜还在上门做工作,在我家里吃顿饭还要给钱,真心感觉人家是来帮助咱们的,不能辜负了工作队呀!”王延平感慨地说道。
村民王大磊是村里的贫困户,因身体原因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生活异常困难。工作队给他购买了家具、被褥、衣服、鞋袜等家用物品,并在荒废多年的院子里帮助他发展庭院经济,种菜0.5亩,养猪5头,并帮助他承包了1个大棚,王大磊的生活有了质的转变。
有付出就有回报。如今,丁庄村产业发展初具成效,村容村貌全面改善,人心齐了,环境好了,致富有门道了,发展有方向了,村民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