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共筑致富路 同心奔小康
——宜川县统战部开展社会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陈修旺正在下里塬村的大棚里查看火龙果长势
慈善一日捐活动中企业家捐款
啊道村村民在“心愿墙”上写下自己的心愿
啊道村村民在“爱心超市”选择自己想兑换的商品
    ▲王湾民俗新村全景
    ▲王湾村现代生态旅游脱贫示范基地
    ▲云岩镇良村村民在“爱心超市”兑换商品
  通讯员 杨媛 本报记者 张吉祥
  英旺乡啊道村的“爱心超市”挤满了前来兑换商品的群众,丹州街道王湾村的大棚基地吸引了慕名而来的采摘游客,英旺乡下里塬村的火龙果大棚迎来了众多客户……
  金秋十月,果香弥漫了宜川大地,在这个以黄河壶口瀑布闻名遐迩的国定贫困县,正演绎着一个个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
  决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齐心合力彻底拔掉穷根!是宜川县委、县政府在新时期发出的脱贫攻坚最强音。
  宜川县统战部积极反应,整合来自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在宜川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一个个贫困村正在脱胎换骨,一幅社会大扶贫的画卷正绚丽呈现。
  围绕县情实际,创新扶贫模式,打造具有宜川特色的社会扶贫工作体系……
  在统战部的引导下,社会各界力量迅速集结,加入到脱贫攻坚队伍行列,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精准脱贫工作的良好氛围。他们重点针对贫困村和贫困户,通过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共青团助力”“三秦巾帼行动”“互联网+社会扶贫”“爱心超市”“央企定点扶贫”以及扶弱济困慈善捐助等活动,使全县社会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宜川县社会脱贫设立涉及项目37个,共计投入物资价值895万元,其中产业帮扶达653万元、公益捐赠118万元、“爱心超市”投入82万元,其他42万元。
  搭建平台 构建社会脱贫攻坚大格局
  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仅靠政府大包大揽是不行的,需要全社会力量合力攻坚,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队伍。宜川县充分挖掘社会扶贫的潜能,统筹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了政府、行业、社会互相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宜川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民生大事。成立了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各相关单位和群团组织协调配合的社会扶贫领导体系,着力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全方位整合社会力量,通过产业、就业、金融、基础和电商带动等方式,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全县贫困村由47个减少至2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减少至1003户2688人。
  宜川县统战部审时度势,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社会扶贫”形式为社会扶贫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他们借助中国社会扶贫网这个平台,采用众筹模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扶贫。成立了“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动员会议、网络媒体宣传、全体干部入户宣传和印发倡议书等方式,积极推广社会扶贫网的运用;以创新的“2+1”灵活宣传模式、“2+3+3”县乡村三级分责联动模式、“一周一调,一周一排”动态管理模式以及“1接1对”对接模式为管理保障机制,稳步推进“互联网+社会扶贫”上线工作。
  截至2018年6月20日,全县累计注册爱心人士1495人,注册贫困户7052户,管理员183名;发布物品需求141人次,对接成功117人次,对接成功率82.97%;发布资金需求13人次17.3万元,对接成功7人次2247元,对接成功率54%。
  创建了3个“三秦巾帼扶贫基地”示范点、两个“巾帼创业示范点”,实施了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工程,青年志愿者与128户贫困户结对帮扶,13家非公企业资助60名贫困大学生,中盐总公司为贫困村投入扶贫资金75万元……
  来自共青团、妇联、慈善协会、央企的涓涓细流为宜川的社会扶贫格局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聚合资源 产业帮扶“云锦满天”
  “吃了我们的火龙果,你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火龙果。”说起自己的火龙果,29岁的浙江商人陈修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位于英旺乡下里塬村的大棚基地,是陕西鲜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成的南方水果园区,共有50个大棚,种植了包括百香果、火龙果、长果桑、美容香瓜等多个品种的南方水果。经过土壤改良、品种培育,今年四棚火龙果第一次结果上市,虽然产量只有六七千斤,但慕名而来的客商却络绎不绝。
  产业是治穷之本。只有通过产业带动,才能使贫困村有“造血”之路。这是宜川每个帮扶企业的共识。通过土地流转让贫困村群众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第三产业,是宜川县社会扶贫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我们流转贫困户的土地,他们每年至少有4000元至6000元的保底分红,再让贫困户来打工,还能挣点钱,贫困户有了双份收入。”作为宜川县英旺乡下里塬村大棚基地的负责人,陈修旺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明年,我们还准备在英旺片区流转1500亩土地,种植南方水果,后续还会通过养殖大闸蟹、小龙虾以及发展民宿和水果展区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一排排新盖的移民搬迁房、一座座整齐有序的大棚,九月的王湾村依然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过去的王湾村一直以种植玉米为主,产业非常单一。
  作为王湾村的帮扶企业,陕西皖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皖秦把王湾村的困难看在眼里,也把王湾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记在了心里,“原来就是每年给村里的48户贫困户送米面油,但总感觉不是长久之计,后来和街道办的领导商量,觉得村里交通方便,山势也好,种植大棚、弄个采摘园作为村民的长久产业,才能脱贫致富。”2017年,在皖秦实业有限公司的努力下,110多座大棚拔地而起。“我们共垫资30多万元,也是尽企业一份回报社会的心。”对于回馈社会,彭皖秦不遗余力。
  今年夏季,王湾村的一棚小瓜就有5000元的收益,现在不仅是贫困户干劲足,就连整个村的村民都对种植大棚有很高的热情。
  “明年,我们会有后续项目跟上,观赏鱼池、树屋、农家乐都在计划实施当中,只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村民的瓜果蔬菜卖得好,村民才能致富奔小康。”彭皖秦对企业扶贫有自己的规划。
  像陕西鲜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陕西皖秦实业有限公司一样,伟伟果牧有限公司、宜壶农产品开发公司等都是宜川县“万企帮万村”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企业。
  该县统战部精心谋划的“万企帮万村”活动,是以县域内非公企业为帮扶方,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对象,通过积极鼓励引导,依托项目带动、智力支持、物资帮扶、技术指导以及就业优先等方式,着力推行落实。
  目前,全县达成结对帮扶的企业有22家,对口帮扶2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主要在产业开发、合作入股、技能培训、就业帮扶以及公益捐助四个方面实施帮扶。
  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达1038.9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603人,受益金额人均达1000元。其中,产业帮扶资金911万元;就业帮扶资金35.1万元;公益捐赠89.3万元;技能帮扶3万元。
  正是这些企业和个人以不同方式向贫困地区伸出援手,使扶贫力量形成了拳头效应,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困难、贫困群众就业等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缓解,带动了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关注、参与扶贫工作。
   创新形式“爱心超市”成脱贫攻坚亮丽风景
  “我已经兑了好几回了,下次村里再有打扫卫生、维修道路的活,我一定要再积极一点。”在云岩镇良村的“爱心超市”里,贫困户刘红马正拿着积分卡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良村的“爱心超市”自3月份运行以来,已经兑换出去价值1500余元的商品。
  作为附近5个自然村唯一的一家商店,“爱心超市”的老板白振海有自己的经营之道:“我们的商品是由政府采购、社会捐赠的,市文广局捐赠了3814元的商品,我经营商店20多年了,每个季节群众需要什么东西我就采购什么商品。”
  提起良村的“爱心超市”,村主任白光兴深有感触,“我们这小小积分卡,起了大作用,从前村里的公共活没人干,现在成了抢手活。”
  良村推行的红黄蓝三色积分制度,差异化的兑换办法让贫困群众有了动力。同时,也鼓励普通群众补交金额及时采购商品,形成了可循环模式。
  云岩镇把“爱心超市”作为激发群众动力、推进新民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通过嫁接农村现有超市及农村代销点,新建“爱心超市”9个,按照“统一标准积分,人群分类兑换,年终评分奖励”的运营模式,让贫困群众有对比、有动力,让普通群众有热情、有干劲。
  和云岩镇的“爱心超市”一样,英旺乡啊道村的“爱心超市”也是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让‘爱心超市’作为帮助困难群众的爱心传递站,让困难群众得到帮助,只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困难群众一定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我们的小康社会一定能早日实现!”在啊道村“爱心超市”的捐赠仪式上,延安鸿宇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振宇的话语掷地有声。
  在约40平方米的“爱心超市”里,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小到油盐酱醋、牙膏牙刷、卫生纸、被褥等生活用品,大到电磁炉、电烤箱、洗衣机等家电。
  啊道村“爱心超市”是按照“政府搭台、村组承办、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模式,通过县政府办驻村工作队和乡政府共同牵线搭桥,联系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一点、扶贫局资助一点、民政部门补贴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而建。目前,全村共有154户群众,每户免费发放积分卡一张,基础分为100分,之后如果家里和个人卫生做到“五净一规范”,就可以得到积分奖励,村民也可以通过做一些公益活动或为脱贫攻坚工作出力赚积分,积攒一定的积分后,便可到“爱心超市”兑换商品。
  “打扫自家院子的卫生,还能赚取5个积分,拿着积分卡便可领到所需的日常用品。”64岁的宜川县英旺乡啊道村村民陈德虎拿着在“爱心超市”兑换到的洗衣粉高兴地说。
  为规范管理,突出实效,县委统战部联合县总工会,在各乡镇的密切配合以及有关部门的协助支持下,指导“爱心超市”的筹建和管理工作,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该县按照“政府搭台、村组承办、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模式,坚持“爱心扶贫、用行济困”的初衷,积极探索出一套“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的“爱心超市”运行办法,从而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截至8月20日,全县已建成投入运营的‘爱心超市’共57家,47个贫困村全部建立了‘爱心超市’,总面积达1921.16平方米,投入总资金额达1212407.65元,已通过积分兑换物资247445元。”作为扶贫工作的创新形式,“爱心超市”的正常运营让决策者骄傲之情溢于言表,也让全县的老百姓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