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共有贫困村56个,建档立卡户1291户3233人(其中在册贫困户289户848人),今年计划将剩余的有劳动能力的191户681人和21个贫困村一次性全部退出。目前,通过自查自验,预判年度脱贫退出任务可以完成。
志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县人民郑重立下“不完任务、引咎辞职”的军令状,县委与部门和各镇办以军令状层层夯实责任,坚持做到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常委会一月至少研究一次、领导小组会半月研究一次、“八办两组”会十天研究一次、临时调度会一周研究一次,脱贫攻坚每一项工作都有一名县级领导负责抓落实。对中省市反馈问题,县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驻村调研、现场督导抓整改,包镇办县级领导围绕整改清单逐村督导抓整改,镇办党政负责人逐户解剖抓整改,做到速整改,勤自查,以最鲜明的政治站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梯田苹果川道菜特色产业全覆盖
志丹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按照“梯田苹果川道菜、特色产业全覆盖”的产业格局,初步探索形成了“苹果+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的多元化产业扶贫模式,把以苹果(杂果)、大棚为主的产业作为长效产业来大力培育,把“四种”(种杂粮、种黄芪、种牡丹、种芍药)作为中线产业,把“六养”(养土鸡、养土猪、养湖羊、养肉驴、养中蜂、养蘑菇)作为短线产业,坚持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做到长期产业和中短产业有机结合、兼顾发展,出台了扶持力度最大的脱贫产业扶持政策,狠抓产业技能培育,以最全面的造血路径夯实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基础。
闫怀雄是志丹县杏河镇张渠便民服务中心前园则村人,因大儿子脑瘫为其治疗欠债30多万元,自2017年他家被识别认定为贫困户后,他凭借自己以前学过蘑菇种植技术,一心想发展蘑菇产业。通过当地政府和帮扶干部牵线搭桥以及顺宁镇政府的积极帮助,闫怀雄顺利贷到5万元贴息款,在顺宁镇保娃沟门村流转了5个大棚发展起蘑菇产业,当年年底就实现纯利润15万元。今年,闫怀雄将大棚数量增至8个,并在他的带动下,前园则村7户贫困户也在该基地承包大棚,一起走上了增收脱贫路。截至目前,全县739户发展山地苹果5492亩,165户发展起特色种植业,284户发展了特色养殖产业。除“五保户”外,全县所有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创新思路抓改革盘活要素促活力
志丹县通过返乡创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互助资金、社会扶贫等举措全面盘活农村生产生活资源要素,通过农村改革不断激发脱贫攻坚新活力。去年以来,该县全面启动“三变”改革,大力实施“双100、双50”工程:即在全县新发展100个新型经营主体,建成100个百亩果(农)业产业化典型,力争3年内每个村建成50亩以上集体果园,村级互助资金规模达到5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返乡创业,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和脱贫一线聚集,广开思路、勇于探索,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互联网+”等诸多灵活有效的扶贫模式。
陕果集团推行的“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就是该县盘活资源要素、创新扶贫模式的一个成功实践。2017年,陕西果业集团落户志丹县后迅速启动了2万亩的果业扶贫基地,按照“梯度分红”“劳务分红”等办法,吸纳161户贫困户入股联营,5年合作期内,每年返还贫困户本金2000元、分红1000元,让诸多贫困群众从不同层面受益。
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合作社344个、家庭农场164家;动员1114人投身产业扶贫和返乡创业,流转土地7万亩,流转承包果园8000亩;互助资金规模达到3115万元,借款率达80%以上,今后三年坚持每年注入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20家民营企业“一对一”帮扶贫困村发展产业;全县注册爱心人士突破万人,建档立卡对象注册率达100%,综合位列全市第一;全县109个村实现了产业建设、集体经济、“双基联动”、保险助力、互助资金、“爱心超市”、科技特派员、“法律扶贫五到户”八个全覆盖,正在以最强劲的助推活力驱动脱贫攻坚。
落实政策夯基础紧盯效能抓作风
该县紧盯政策落实兑现,以最精准的落实举措夯实脱贫基础;紧盯效能提升,以最严实的作风保障决战脱贫攻坚;紧盯内生动力,以最有效的催生手段助推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该县足额列支扶贫资金7800万元,争取中省市资金2855万元;向3家金融机构注入信贷担保基金1000万元,以1∶5的比例进行放大,投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2046.3万元,获贷率位列全市第一;通过开展“双基联动”“评级授信”行动,授信1483户1.4亿元,投放惠农贷款1.34亿元;吸纳社会各类资金1514万元;为全县1291户建档立卡户购买“助农保”,累计赔付40余万元。先后隆重表彰奖励了一批先进,提拔重用扶贫干部28名,诫勉谈话105人,党纪处分37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共培育模范人物43人、示范合作社26家、优秀帮扶干部120人、“脱贫之星”12人,“十星级文明户”46户、“五好文明家庭”53个,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