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在延安(资料照片) 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经济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民族的解放,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必要的社会动员。在众多的动员方式中,抗战歌曲凭借其独特的音乐感染力及民族化、大众化的特点而成为重要的宣传动员手段。特别是在延安,虽然物质财富极度匮乏,但抗战歌声却遍地飞扬,人们持续地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其中有几首诞生于延安、内容集中表现当时延安所发生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的歌曲,更是别致新颖、打动人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进行伟大创造的时代强音,如《生产大合唱》《军民大生产》《南泥湾》等。尤其是优美动听的《南泥湾》,生动地记录了延安时期三五九旅在王震旅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到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最后将昔日荒无人烟的穷山秃岭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的好江南”的非凡创举。歌曲由当年年轻的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郭兰英演唱,迅速在陕甘宁边区走红并传遍全国的大江南北,遂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运用民歌形式、反映人民生活、开展新秧歌运动中传唱甚广、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
一听到或一唱起《南泥湾》这首妇孺皆知、广为传唱、旋律欢快的老歌,我们就仿佛穿越70年的沧桑回到了那个自力更生、拿起锄头、喊着号子、垦荒种地的如火如荼岁月……人称“王胡子”的王震在战场上骁勇剽悍,搞起生产来也是一把好手。从华北调回陕甘宁边区担负保卫党中央和边区任务的八路军第一二○师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于1941年3月在南泥湾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歌曲《南泥湾》唱的就是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火热景象。此歌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有力见证。
太平洋战争前后,由于灾荒,以及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进行重兵包围和封锁等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抗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各抗日根据地出现了粮食、医药、棉布、子弹、食盐以及其他日常用品奇缺的状况。在陕甘宁边区这个中共中央所在地和经济落后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一度到了“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的严重地步。
为解决各根据地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早在1939年2月2日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尽管大家也在行动,不少人在驻地周围的山坡、路旁、河滩等空地开荒种菜,还有的养鸡、养鸭、养兔,但由于规模小、经营分散,效益不明显,解决不了经济困难的根本问题。
自力更生,这是抵抗国民党封锁的唯一出路。1940年,由秋至冬,朱德曾多次到延安周边地区实地勘察,其目的是为遭受敌军经济封锁的陕甘宁边区部队物色一块垦荒屯田的好场地。经勘察,发现南泥湾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有近万亩土地可以开垦。但当年的南泥湾是一片荒山野岭,人迹罕至、荆棘遍地、野兽成群,被老百姓称为“烂泥湾”。其垦区范围包括延安、延长、甘泉、富县、固临等县的部分地区,方圆几十里,沟壑纵横,山峦重叠,三条大川组成一个“丫”字形,西边为南蟠龙川,南边为九龙泉,东边为南阳府川。当时延安的《解放日报》有过描述:“那从前的南泥湾,不论山高山低,沟宽沟窄,满是黑压压的杂草和灌木,几乎看不见天。连蓬蒿都长到丈把高;烂树叶的气味冲着鼻子。而黄羊在奔,狐狸在跑,长蛇在乱爬,什么地方狼和豹子在嚎叫……”对于当时的延安八路军来说,形势的艰难逼迫他们要在这一片荒芜、荆棘遍野之地上开辟出未来的希望。
1941年3月,三五九旅提出“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在王震的指挥下,开始分批从绥德警备区开赴南泥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始了“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垦荒屯田,进行生产自给。在南泥湾,三五九旅广大官兵克服各种困难,甩开膀子,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并创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南泥湾精神。1941年,三五九旅开荒第一年就种地1.12万亩,收获粮食1200石,收获蔬菜164.8万斤,蔬菜自给率近八成;开挖窑洞1000余孔,建房600余间,为以后几年的屯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1942年,三五九旅官兵生活已经开始有了改善,每人每月可以吃到2斤多肉,每天1斤半的蔬菜,而且会餐时可以吃到大米和鸡鸭,全旅战士都穿上了新衣和鞋袜。在短短3年时间里,三五九旅就把昔日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米粮川”“好江南”,为大生产运动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其经验很快被推广到各抗日根据地。有了南泥湾的收获,不仅彻底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使根据地度过了困难时期,而且还有力地支援了前线的抗日斗争,抗战乃至中国革命才度过了非常时期,红色延安才走过了“寒冬”。
自1942年起,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吸引着许多知名人士络绎不绝前来参观访问,并写下了不少诗文。著名爱国将军续范亭的20多首诗作《南泥杂咏》、著名诗人萧三的诗歌《我两次来到南泥湾》、诗人何其芳的散文《记王震将军》等,都是高度赞扬南泥湾垦荒成就的佳篇。
1943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渐入高潮,作为“生产模范”的三五九旅更是名震边区。这年,延安军民精心筹办了慰问品,并带上文艺节目,要到南泥湾去慰劳三五九旅全体官兵。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在负责准备文艺节目时,就想到应该排练一个和三五九旅有关联的节目。
编创人员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构思出一个名为《挑花篮》的秧歌舞,由8位女演员挑着8对花篮,伴着插曲在台上表演,插曲歌词的最后一段名叫《南泥湾》。
19岁的诗人贺敬之同样也被三五九旅广大官兵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高涨热情和巨大成效所感动。因此,当贺敬之接到为该插曲创作歌词的任务后,他毫不费力地结合自己对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尤其是三五九旅垦荒南泥湾的深刻认识和体会,秧歌舞《挑花篮》充分酝酿、一气呵成地写出了这段著名歌词: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到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鲜花送模范!
这首歌词,由时年25岁的作曲家马可,采用陕北民歌的调式为它立即谱了曲。《南泥湾》全曲共用一个民间气息极其浓厚的音调,分为对比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南泥湾由荒山变成“江南”,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更加生动感人。歌曲《南泥湾》就这样诞生了。
1943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民传统的春节。这天,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进行慰问演出,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受到三五九旅全体官兵的热烈欢迎。王震高兴地走上舞台与该节目的演员一一握手,并与她们合影留念。
随着《挑花篮》在陕甘宁边区的巡回演出,特别是郭兰英演唱起来层次分明、十分动人。这样由她演唱后,这首歌迅速在陕甘宁边区走红,并传遍全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而一代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艺术人生也由此起步。1961年,这首歌曲被编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至今仍传唱不衰。
《南泥湾》诞生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歌颂了劳动的美,反映了人民的新生活。作为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的插曲,《南泥湾》以陕北民间歌舞的面貌亮相,是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的杰出典范之作。其整首歌的音程较大,节奏跳跃,且配以集体秧歌。歌者用明度与饱和度极高的高亢音色,豪迈地从歌唱南泥湾的全新面貌开始,接着回顾对比了原本的荒蛮景象,最后将感激和荣誉归结到实现这一奇迹的三五九旅的英雄们身上,并对他们热情赞颂和褒奖,最终完成了它的政治诉求和情感诉求。可以说,这首歌在仍未彻底摆脱困境的革命年代里,进一步鼓舞了更高涨的劳动生产热情和革命热情,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政治动员的作用。因此,《南泥湾》从一出世便承载了浓重的红色激情。歌中宣唱的英雄们为保存自我、反击敌人,为实现全民生产、全民共享这一最高的政治、社会理想而投入到热火朝天的集体劳动中去。歌中的“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讴歌了物质产出的极大丰富,“鲜花开满山”则表明审美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同等提升,描绘了一幅人们安居乐业且不乏诗情画意的壮阔图景,寄寓了高度繁荣、高度自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前后的两相对比,凸显的是革命精神和革命干劲开天辟地、无所不能的神话式威力。高亢而不失甜美的女声呼喊出的人性化的革命劳动号子,磨平了艰难岁月的冰冷坚硬棱角,召唤着人们聚拢到仿佛触手可及的梦想和神话之下。 (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