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
——记宝塔区河庄坪镇刘兴庄村第一书记朱维维
朱维维(右)和村民一起挑选西红柿
  本报记者 房佳 通讯员 宫慧萍
  2017年5月,朱维维来到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刘兴庄村担任第一书记,走上了她的扶贫工作之路。
  朱维维曾在乡镇工作过13年,驻村工作对她来说并不陌生,但她心里始终记着,要搞好基层工作,还需要多学习、多思考、扑下身子,才能胜任这个岗位,才能不辱组织赋予自己的使命。朱维维说起她这一年半以来工作的点点滴滴,心里不免有些五味杂陈。
  酸,看到农村生活环境现状后的酸楚和悲痛
  当朱维维带着驻村队员第一次来到村上,农村的萧条,道路的杂草丛生,偌大的村庄只留一些老弱妇孺,仅有的十多户人家也是大门紧锁。按照组织要求,驻村工作队要吃住在村,他们就住在村主任家空闲的窑洞里,窑洞里面乱糟糟的,手机也没有信号,所见所闻,都让她感到辛酸,她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己所能,帮助刘兴庄村改变这一现状。
  甜,自己工作的付出得到回报后的欣喜和安慰
  在驻村期间,朱维维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帮助村组制定发展规划、脱贫计划,指导群众发展产业,调解处理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她和村“两委”拧成一股绳,在宝塔区政协、河庄坪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为村上修建了水塔、蓄水池,硬化村庄道路、生产道路,改变了“晴天全身灰,雨天满腿泥”的出行旧貌。对村上17户院落彻底改造,修建树脂瓦屋顶,硬化院落,修建猪圈、牛圈,还新修党员活动室10间,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桌椅等,并协调林业局、文广局、能源办、城管局等单位绿化村庄,配备健身器材,安装20盏能源灯,还为每户村民配备垃圾桶。
  现在的刘兴庄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朱维维和村民们的关系更加融洽,看到这些变化,朱维维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苦,为村民办实事好事虽苦犹甜
  对于扶贫工作,“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有家不能回也是常态,但对于她而言,只要能够让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也值得。朱维维来自农村,她深知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尤为关键。于是,朱维维和村“两委”商议制定“村规民约”,在全村开展“教育引导”正家风,“公益救助”献爱心,企业帮扶,“爱心超市”存积分兑换物品等活动,让贫困户知道自己的行为总则,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鼓励贫困户树立脱贫的信心,扭转思想。
  贫困户段玉奎家没有房子,没有收入,父子二人都有病,而且还要供孙子上学。朱维维在了解到情况后,知道段玉奎是高中文化,推介他当上了村上的会计,并四处打问给段玉奎儿子找到了一份传菜员的工作。还积极协调政府在村上给段玉奎修建了两间房,申报了低保,让他为牧投公司代养蜂,每年收入3000元。在驻镇企业帮扶中,朱维维积极协调企业为段玉奎每月资助300元,现在每次见到段玉奎,他就笑着说:“感谢政府的关心,我家日子好多了,现在脱贫不存在问题。”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朱维维都觉得挺有成就感。
  辣,是不被群众理解,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棘手
  为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她和村“两委”多次商讨,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建大弓棚43座,由于没有便利的灌溉条件,一开始村民都是在弓棚附近挖一些大坑收集雨水,用泵抽水灌溉,但坑里的水有限,满足不了灌溉,村民经常抢水,甚至发生争吵,“辣”味十足。为此,她又向有关部门争取到了项目,新建了一座32立方米的蓄水池和一座60立方米的水塔,铺设引水管网1000米,硬化生产道路、巷道、排水渠1000多米,既改善了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又化解了村民之间的矛盾。
  扶贫工作涉及各方面政策较多,个别群众因对一些政策理解不透,对既定的帮扶措施、争取的政策不配合,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提出额外要求,影响工作顺利开展,她在宣传政策、开展工作过程中,有时不被理解、遭遇阻碍,就像是喝下口烈酒,一股辛辣味直冲脑门。但想到要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让农民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体会到幸福感,再“烈的酒”也要喝,再“辣的味”也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