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新闻工作者的典范——廖承志
  任莉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这一句诗,抒发的是革命仁人志士,因公忘私,为国忘家的革命情怀。在中国辉煌的革命史中,有无数先辈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这一伟大目标,矢志不渝,奋勇向前。
  廖承志用全部的生命和激情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他是新闻工作者的典范。
  1908年9月25日,廖承志出生在日本东京,父亲廖仲恺期待他能够继承革命先辈志向,为中国独立自由奋斗,因此,为他取名为承志。
  年少的廖承志随父母为革命东奔西走,耳濡目染之下,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坚定地奉行“三大”政策,促进与共产党的合作,支持工农革命。但这却让国民党右派恨之入骨,甚至不惜暗杀廖仲恺,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廖承志看透国民党右派的虚伪阴险,又亲眼目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残酷与卑劣,他愤然脱离国民党,并开始追求共产主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艰苦的斗争之中,自幼深受父母熏陶,走南闯北积累丰富革命经验的廖承志,明白对于革命者来说,新闻舆论尤为重要。他开始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新闻工作之中。在长征期间,他负责为“红色中华通讯社”作翻译,但那个时候,他却正因为张国焘的陷害而被开除党籍,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但这也不能动摇他的信念,他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一面随着部队爬雪山过草地,一面坚持翻译外语电台的新闻电讯,有时没有吃的,他主动帮人画像为部队换取盐巴和炒面。在艰苦的环境之中,在忍受污蔑冤屈不被同志信任的日子里,他依然葆有着一个共产党人的顽强毅力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1936年,廖承志在周恩来同志的帮助之下,洗清了别人给他的污蔑,重新恢复党籍。此后,他将自己之前的新闻工作经验完全发挥了出来,他开始筹备出版《解放》杂志,这是中共中央一份重要的政治理论刊物,他还将自己动用新闻舆论与敌斗争的大量经验,带入了党报、党刊和通讯社的建设工作之中。1946年,廖承志接替因飞机失事牺牲的博古,成为新华社和中共机关刊物《解放日报》的领导人。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新华社和《解放日报》保持了党报的政治高度和思想统一。新中国成立后,《解放日报》成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日发行量达到55万份。而新华社也已经成为现代化世界性的通讯社。可以说,廖承志也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廖承志是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一名杰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我们永远缅怀的先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和他的精神带领并鼓舞着我们为中国的建设添光增彩。
  (作者单位:延安新闻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