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思路细策划 超额征收爱国粮
邵清华来之前,安塞的征粮任务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而且还发生过抢粮事件。她到安塞工作后,首先抓这个问题。她先找到在安塞工作多年、正直诚实的财务科宋科长调查了解,宋科长说不是任务重而是有的干部只强调困难。她又下基层找到一区乡长王怀义,这是一位朝气蓬勃、很有责任心的青年,他肯定地说,就是如数完成了征粮任务,群众的余粮也够吃。征不齐公粮,一是有些干部怕困难,怕做群众思想工作;二是有些干部方法简单,态度不好,对不按时交粮的老乡随意克扣,引起了群众的反感。根据了解的情况,10月份,邵清华就安排进行调查统计粮食收成,并在下半月由县上派出干部到各区调查了好、坏与中等的乡村收成比例,以便做征粮参考。11月份,又及时召开了科、区干部会议研究、讨论,成立了征粮委员会,并由县长、县委书记任正、副主任。为了统一思想,征粮委员会前后召开8次会议。首先是分工和拟定干部会议议事日程,研究边区征粮条例如何在乡村执行及可能发生的问题。其次是召开区级联席会。第一天是时事报告及报告征粮、征草意义及如何保证任务完成,并由银行来人安排农贷问题。第二天财政经济政策报告。第三天订立各种条例。第四天大会讨论。第五天结论,并按照各区情况将征粮任务进行分派:一区3100石,二区3550石,三区1800石,四区3450石,五区1600石,六区1000石,七区500石。最后,召开区至乡的会议,组织区征粮委员会及工作队至各乡,先召开乡参议会讨论征粮工作,再由所有参议员分赴各村调查,然后由参议会确定各村征粮数目,最后由村民大会确定真实数目。为了全面推开征粮工作,邵清华和各科科长每人负责一个区领导开展征粮工作。他们在各区分别选择一个行政村进行征粮调查,确定起征点。以六区二乡二行政村为例,以往采用民主摊派方式至多可征60石,按调查结果可征100石,结果因为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得好,征到了140余石粮食。不但完成了本村的征粮任务,还完成了本乡(共5个行政村)征粮任务(254石)的半数。
为促进征粮工作,邵清华还号召各区乡争创征粮工作模范。当时,安塞县一区、七区先后开展征粮竞赛活动。一区在乡长联席会上,首先由五乡乡长张鸣凤向四乡挑战,挑战书称:一、要在调查公粮时完成一切尾欠工作;二、要保证于农历腊月二十日前公粮全部入仓,公草全部入站。三乡乡长郝登才向二乡挑战,二乡亦接受挑战。七区在乡长联席会上定出竞赛条例:一、保证选好粮草,提早完成任务;二、调查确实,保证公平合理地负担;三、保证不命令,不包庇,不耍私情。当时七区离县城最远,山路崎岖,干部大部分不愿去催粮。邵清华和路岩(和她一起从延安到安塞工作的女子大学的学生,也是一位女干部)亲自步行下去,当地老乡特别热情,这家争着拉话,那家拉着吃饭。这个区的干部力量弱,她们就协助干部做工作,向群众宣传:党中央在我们这里,要抗日就需要粮食。群众心里亮堂了,争着交公粮。在分配任务时,对有一定困难的农户减轻任务,对确有困难的家户,不仅少征或不征公粮,政府还想法调剂,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就这样,安塞县完成了征粮工作。
加强组织运咸盐 官民两利作贡献
盐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特别是1940年前后,由于国民党对边区进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边区政府只能组织群众把盐池的优质盐运出边区,换回药品、布匹和军需用的一部分军用器材。1941年,边区政府分别安排给安塞1.8万驮和4000驮运盐任务。安塞县绝大部分人没有长途运输的习惯,只有个别专业跑运输的脚户。由于这项工作难度较大,边区政府要求各县一定要做好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接到运盐任务后,邵清华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多次和干部群众研究具体办法,使群众都能明白运盐工作的意义、作用、方法。在第一批运盐工作中,以比较有经验的脚户为骨干,以有骡、马等牲口的人家为主,组织运输大队和分队开展运盐工作。第一批运盐于8月中旬胜利归来,驮回来的盐在20万斤以上,多运往延安销售。第二批运盐为公盐,全县动员牲口达数千头,牛多驴少,于8月15日至20日全部动身前往盐池。
第一次完成任务后,她们又及时进行总结,有关各户有了一些收入,运输费用得到补偿,群众的辛苦得到了安慰,表现好的还受到了表扬和奖励。群众都说只要政策好、办法对,我们再辛苦点也愿意,任务再困难也能完成,从此以后,运盐工作就比较顺利了。
1943年,边区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建设。邵清华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注意不够,就提出:“要完成的任务,必深入地宣传、动员和组织,在群众中、同时也在工作同志中,来一个思想意识上的转变。”她亲自参加区乡会议,传达高干会议的精神;亲自研究和调查农贷发放的情况及对生产的具体影响;亲自安置移民难民,帮助合作建立运输队。在这些工作中,她不放松向群众宣传的任何一个机会。在与同志们分享她自己的工作经验时,邵清华说:“只要坚决地执行上级指示,倾听群众意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中的问题一定都能解决。”
1941年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盛赞她:“彼为二十五岁之女青年县长,该县在她主持下,一切均井井有条,成绩斐然,深受该县民众之欢迎。”1942年重庆的《新华日报》也称赞她:“年轻的女县长邵清华女士,到任之后,处理了几个案件,在市镇向群众讲了一两次话,不久就德声大振,在老百姓心目中成了真正的‘民之父母’了。”
(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