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延河水边新城起翠屏山下换新颜
  市委通讯组 贺彦朴 通讯员 李宇航
  寒冬时节,走进延长县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占地16900余平方米的大型广场。在广场的凉亭中,几位老人正聚在一起下棋、聊天,不远处,一群孩子正欢快地嬉戏、追逐;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车辆出行井然有序,休闲广场环境宜人……这些都是延长县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的缩影。
  40年的栉风沐雨,40年的砥砺奋进,40年的蜕蛹化蝶。改革开放40年来,勤劳智慧的延长人用勤劳和汗水,描绘出了延长县城日新月异的新容新貌。
  开发宜居新城区市民乐享新生活
  延长县是一座拥有15.98万人口的小县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建城较早、规划不合理的影响,即使在改革开放后,该县仍存在空间小、人居环境差、物流不畅、城镇化水平低等问题。2010年,全县城镇化率只有26%。
  为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延长县坚持“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规范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的总体思路和“东限西扩、组团发展,开发改造、功能配套,居民下山、社区安居”的总体布局进行城市建设。2011年,县委、县政府启动槐里坪新城区开发建设。截至目前,历时7年,该县已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一座座高楼大厦林立,一排排商户入驻营业,5000户进城农民和3000户城镇居民在新城区内安居乐业。
  槐里坪新城区位于县城以西,东西长约2800米,南北宽240米左右,总占地面积约11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8亿元,容纳3万人。“三轴六区一园”是槐里坪新城区的总体布局,“三轴”分别为河滨路、石油大道、七里路;“六区”包括门户景观区、精品住宅区、行政办公区、教育教学区、保障房和移民搬迁安置区、商业服务区;“一园”即205省道上方建设的槐里坪山体公园。
  “在新城区规划中,我们严格控制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增加绿地面积。总容积率控制在2.9以内,建筑密度控制在30%左右,绿地率达到40%。交通路网环线化,水、电、气、暖、污水管线闭覆式设置,是一座集商贸、行政办公、居住、上学、就医等为一体的宜居新城。”该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槐里坪新城区一期开发已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楼建工程正在建设主体21栋,主体建成70栋;公共服务配套项目中的幼儿园和小学已建成投用,县高级中学和县中医医院项目主体完工;市政道路、给排水、各类管网工程及集中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于2015年10月底建成投用;新城区河滨公园、门户景观区及垃圾中转站等项目于2017年9月底全部竣工投用,新区开发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下一步,该县将加快启动新区二期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拆迁征收和场地平整工作。
  通过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区人口5.8万人,镇区人口1.9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8.7%,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
  灾后重建新农村受灾仍有大发展
  王良沟村位于延长县安沟镇,四面环山,隐没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2013年,一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几乎把这座山脚下的小村庄从地图上抹去。提起当年那场灾害,村民宋春梦仍然心有余悸:“连续的大雨把窑、路全都给冲垮了。我们全村人都住在安置点上,家都没有了。”
  对于延长人民来说,2013年7月是一个难忘的“黑色七月”。百年不遇的持续强降水,将秀美的延长冲刷得满目疮痍。据统计,持续强降雨造成全县10.14万人受灾,12251户城乡居民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道路、通信、电力、供水中断,河道库坝农田损毁,工业停产,农业减收,直接经济损失18.6亿元。
  面对天灾给延长带来的重创,延长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不气馁,他们带领全县人民积极投身于灾后重建之中。灾情发生后,该县迅速成立灾后重建领导小组,明确了重建思路和任务,制定了重建规划和政策措施,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及时开展。全县围绕住房、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实施12大类、151个灾后重建项目,完成投资46.7亿元;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新建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66个,全面完成12251户房屋倒损户住房重建工作,维修加固8787户1.4万孔(间);抢修道路1200多公里,修复供水管网2128米,维修学校31所,恢复油井生产8638口;翻种扩种蔬菜3万亩,修复、重建大棚2810座,排涝8.4万亩。灾后重建使全县城乡面貌有了新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14年,延长县荣获“全市灾后重建先进县”称号。
  受灾的第五年,王良沟村已经整村搬迁到了塬上的新村,一排排整齐的新房错落有致,一条条硬化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300余平方米的硬化广场建在村子中央。“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村民王秋雨高兴地说,“日子好起来了,我每天下午都在广场上闹秧歌呢!”
  近年来,延长县以做大集镇、做好社区、做美乡村为目标。实施重点镇项目75个,完成投资6.8亿元;建成新型农村社区项目231个,完成投资4.76亿元;乡镇社区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2810套、16.65万平方米,建成967套;农民进城落户19048人,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村65个,完成投资1.7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467户。
  延长县城换新衣“旧城”焕发新面貌
  耸立在延长城南的翠屏山风景秀丽,这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是延长人休闲郊游的最佳去处。站在翠屏山顶,俯瞰延长县城林立的高楼、整齐的街道和熙来攘往的人流,笔者不禁为延长县城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振奋与欣喜。
  改革开放前,延长县城萧条,一条狭窄的街道两侧,大多为破旧的瓦房。城内只有门脸狭窄的店铺和几间老式作坊。改革开放后,县城第一次出现了小楼房,之后还兴建了延长大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延长县城的面貌和基础设施悄然有了改变和提升。
  十九大以来,延长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定了“果菜增效富民,油气转型强县、三产提升兴业,项目带动发展”的发展战略。该县实施县城重点项目64个,完成投资50.37亿元。旧城改造力度持续加大,翠屏大厦、王家川、朱家湾、小南窑沟保障房等项目建成投用,影剧院、农业局片区项目在建;楼建项目封顶32栋,在建17栋,新增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市政道路、集中供热、给排水及各类管网工程建成投用;县城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230套、94万平方米,建成4826套,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7平方米;延河跨河大桥及人行天桥、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农贸市场、山体公园、8条沟道硬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如今,该县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城镇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为了在城市框架日益扩大、人口不断增多的同时,确保城市居民享有完善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延长县积极协调,多措并举,为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不断努力。目前,延长县人均市政道路面积达到13平方米;人均公共停车面积0.8平方米以上;人均广场面积达到0.92平方米以上,广场内绿地率达到25%以上;旧城区绿化覆盖率25%,新区绿化覆盖率3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平方米;县城用水普及率达90%以上,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天然气供暖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县城环境明显改善。煤气、天然气普及率已达95%以上;县城内的大街小巷、广场、游园和新开发的商住小区,全部配备安装照明路灯,县城亮灯率达98%以上。
  近年来,延长县加大教育、卫生投入力度,城内目前有1所标准化高中、1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3所小学、4所公办幼儿园。城内有1所甲二综合性医院、1所中医专科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院,各乡镇都设有乡镇卫生医院,各社区、行政村设有卫生室等医疗机构,有效解决了市民入学难、看病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县城环境面貌也有了明显改善。2008年,该县启动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并通过省政府考核验收;2012年启动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成立了创卫常设机构。在创卫工作中,按照综合整治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县的主街道、住宅区、背街小巷、公路沿线、沟道山体等角落处进行了集中治理。同时,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配置了垃圾容器,配齐专业清洁队伍,清扫面积达到100%,主街道保洁在12小时以上,垃圾日产日清,密闭储存、清运,对旧城区建筑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粉刷,县城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