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振富
“只要能给老百姓谋利益、办实事,就是党的好干部。”富县鄜城街道办北教场村村民成连国谈及该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时这样评价。
成连国所说的“实事”指的是村里的100亩土地从荒芜到重新焕发生机的故事。
这100亩土地,曾让全村人既爱又恨。
1997年,这些土地还是村里规划的30年延包用地。但是由于地处公路边及沿河滩,承包土地的村民种的庄稼不是受到扬尘污染就是洪涝灾害,收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村民们开始将土地租借,作为它用。
由于该村位于城郊,土地十分金贵,自从土地用途发生了变化后,村民收入明显增加,但紧接着带来的是城郊环境卫生的脏乱差。
2013年,县政府为了整治城区环境卫生,将这块土地圈起围墙,禁止一切生产经营性活动。这让村民感到失望和不满,尤其是在这块土地上承包了土地的村民,他们无数次跑到村委会,想要回自己承包的土地。
村委会多次召开村民大会,不停地解释、做工作,方才缓解了重重矛盾,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017年,村委班子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为盘活集体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村委班子成员多方学习,以党建为引领,提出了“抢抓机遇、盘活资源、壮大经济、谋求发展”的发展思路,采取“三变+城市资源”的发展模式。
这个想法刚提出来的时候,有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有些村干部也有抵触和畏难情绪。有的群众认为产权制度改革就是“平分集体资产”;有的村干部认为产权制度改革“夺了村级的权”,村上的收入被瓜分了。为此,村里多次召开宣传动员会,讲形势、讲政策、讲深远意义,最终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紧接着,村里召集“四老”人员(老书记、老村长、老会计、老党员)参与,对村集体机动地、五荒地、草原、林地、新增资源、建设用地等所有资产进行了清算,并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界定股民658人。
“我们的资产初步估值4900万元,股权设置1万元为1股,只设人口股,集体占30%,村民占70%,这样算下来,每个股民占股约5万元,一家若有三口人,就是15万元。”村主任杨建平说,“村里还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村上共清算出可利用土地资源202亩,村东北部那100亩地也终于在闲置了几年后发挥出了价值。村里打算在这块土地上建设北教场仓储物流中心一处,主要建设集建材、家具及日常生产生活用品的仓储、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物流中心。除此之外,还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引进一家汽车4S店,目前项目正在火热施工中。新建起来的洗车中心已经被商户租赁一空。
村支部书记成连军介绍:“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极大地缓解村民就业难题,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和集体经济现状,更重要的是能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看到改革成果后,村民们自然都非常高兴。村民成连国家里有6口人,占了30个股。目前他靠经营一家馍店养活全家,日子还很拮据。谈到未来时他充满了信心:“等村上发展好了,我们就能拿分红了,好日子离我们不远了。”
据鄜城街道办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刘磊介绍,街道已经建立了3个“三变”试点村,其余村组也都完成了清产核资,产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