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金融活水润“三农”
——宜川县农村信用联社金融扶贫综述
    ●“扶贫日”宜川联社组织在县城小广场进行金融扶贫政策宣传
    ●宜川联社工作人员进行贷后调查
周围贫困户和村民正在示范基地干活
  通讯员 李文振 本报记者 雷荣
  宜川,坐落于黄土高原沟壑、黄河之滨的小县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金融扶贫攻坚,信合一马当先。在宜川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宜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宜川联社)作为当地扶贫攻坚金融主力军,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金融“活水”撬动产业发展、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8年,宜川联社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053笔7293万元,支持贫困家庭、农村致富带头人、企业负责人达到3000余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扶贫金融链条”。
  1 “扶”出群众脱贫志
  “扶贫贴息贷款就是好,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盼头,越来越觉得幸福。”宜川县秋林镇太平村贫困户李军学高兴地说。
  四年前,为了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李军学背井离乡,只身来到县城寻找生活出路,但只有小学文化,又不懂技术的他,只能干重体力活。
  “打零工、蹬三轮,只要能挣钱,什么苦活累活我都干。”李军学说,“辛辛苦苦干一年,收入却只有万八千。孩子上学、租房子都需要很多钱,日子过得很艰难。”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李军学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从此再也不能干重活了,家庭经济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2012年,李军学从民间借贷10万元,承包了4亩幼果园,养了80只羊,开始在家发展产业。
  李军学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政策获得了宜川联社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拿到贷款后,李军学扩建了羊圈,扩大了养殖规模。当年,他家的羊子出栏180多只,收入15万元,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以前想扩大养殖规模,就是筹不到钱,干着急。”李军学说,“现在不用担保就可以借到5万元,政府还补贴利息,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只是宜川联社金融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为了解决群众脱贫致富“担保难、贷款难”等问题,宜川联社作为全县金融扶贫“主力军”,自觉扛起责任,将脱贫攻坚纳入联社年度工作重点,列入各基层网点重点业务,高标准谋划、高质量要求、全方位推进。
  为了确保金融扶贫有的放矢、精准到户,宜川联社开展了“双基联动”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人熟、地熟、乡情熟的优势,联合基层党组织深入贫困户家中调查摸底,建立经济档案,做到扶贫对象准、基数清、政策实,熟悉掌握贫困户贷款意愿、用途、数量和期限等情况,有效提高涉农贷款投放。目前,全县共建立“双基联动”工作站112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为了让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方便办理、逐步脱贫。宜川联社创新提出现场看、现场审、现场办的“扶贫贷款现场发放审批流程”,对在册贫困户,信用社工作人员上门填写资料、复印证照、撰写调查报告,通过“面谈、面签、面照”,及时办理贫困户贷款业务,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
  2 “贷”出农民新希望
  贫困户要脱贫,想要发展产业,却苦于没有资金,往往只能望“钱”兴叹。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切实解决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难题,宜川联社多点发力抓住政策机遇,积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帮助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增收脱贫。
  “感谢你们上门宣传、上门办理,让我享受到这么好的信贷政策,我家的花椒已经达到28亩啦,收益不错。”11月28日,当宜川联社工作人员回访时,村民李金堂高兴地说。
  今年58岁的李金堂,是宜川县集义镇桌里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制于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他尝试栽植核桃、苹果,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种植了6亩花椒,效果却出奇的好。
  “今年花椒虽然受灾了,但每斤能卖到60元左右,光花椒就收入4万多元,我家顺利脱贫了。”尝到甜头的李金堂心里一直盘算着扩大种植规模,无奈无法承担高额的费用。
  此时,李金堂遇到了正在村里采集农户信用信息的工作人员。
  “没想到我随口一问,结果信贷员当场就为我办理了小额扶贫贷款手续,两天后就拿到了5万元贷款,你说这效率快不快?”拿到钱后,李金堂又承包了15亩花椒园,新建了7亩,花椒种植规模扩大到了28亩。
  “通过送金融知识下乡、建立惠民金融服务微信群、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明白卡、授信通知书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熟知金融扶贫政策,认识包户客户经理,及时解决疑难问题。”联社信贷管理部工作人员周莉说。
  “整村推进”活动是宜川联社创新的一个扶贫模式。按照整村推进流程及评级授信相关规定,宜川联社对50个村组1657户农户进行了集中授信,授信金额达9072万元。交里乡孟长镇村有246户842人,其中贫困户100户313人,兜底户16户25人,产业户84户288人,村民收入主要靠种玉米,属省级重点扶贫村。
  针对该村村民反映的银行贷款“门槛高”、贷款周期长、程序复杂等问题,交里信用社及时组织在孟长镇村召开整村推进农户建档评级授信现场会,对246户建档评级,现场授信125户,授信签约85户524万元。
  张改有是孟长镇村的一名产业扶贫户,种植4亩果园。在授信现场,他拿到了5万元的授信额度,让他高兴了好一阵子。“10天时间内不用担保就可以拿到钱,有了这些钱果园增收就更有指望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张改有笑着说。
  除了张改有,常保平用5万元贷款和积蓄购买了一辆运输车,搞起了运输业;李全治用5万元贷款承包了7亩果园,年收入突破13万元……
  整村推进农户建档评级授信,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发展产业缺少资金的问题,为贫困户脱贫奔小康“贷”来新希望。
  3 “帮”出产业增收路
  除了帮扶贫困户,对企业的融资支持,也是金融扶贫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宜川县依托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探索出“金融+旅游产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带动了当地群众开办起了农家乐、宾馆等,让村民共享旅游扶贫红利。
  近日,记者在壶口镇羊家庄旅游度假村知青文苑酒店外看到,前来住宿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知青文苑酒店作为宜川县引进的一个重要旅游扶贫项目,对提高游客满意度,带动当地苹果、酥梨、花椒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就在酒店开业前夕,项目后期资金出现紧缺,若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项目就得延迟完工。
  就在万般无奈之际,宜川联社对该项目伸出援助之手。在宜川联社工作人员调查、走访、评估后,对其发放了300万元企业扶持贷款。
  “多亏了这300万元,开业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壶口镇羊家庄旅游度假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耀堂激动地说,“没有这个钱的话,酒店无法顺利开业,也无法安置50余名村民在此就业。”“每月工资2700元,活也不累,挺好的。”在酒店当服务员的羊家庄村民王焕鱼高兴地说。
  “扶持一个企业、支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片贫困户。”用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是宜川联社深耕金融扶贫的最大体会。
  位于交里乡乔庄村的陈家山产业扶贫示范园区,是宜川县深化“三变”改革、引进企业、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推进脱贫攻坚打造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而该园区的早期项目建设,就是在宜川联社40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开始的。
  如今,这个扶贫示范园区流转土地687亩,每亩每年330元补偿标准获得30年经营权,达到了激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三变’改革好,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乔庄村贫困户张根生高兴地说,“我流转了8亩土地,每年分红3000元,1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后,分得1500元。此外,我还在果园打工,每天能挣100元。感觉日子越过越有劲儿。”像张根生一样,交里乡有168户产业户、34户兜底户都从中受益,实现“土地租金、务工收入、股份分红”兼得的效益。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发现仅将信贷资金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通过精准扶贫,扶持可持续、有前景的特色产业企业,通过企业带动人口脱贫,才能真正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宜川联社主任杨永胜说。
  目前,宜川联社累计发放“金融+企业(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贷款11笔3505万元,带动贫困户859户,实现了金融精准扶贫产业带贫全覆盖。
   4 “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基础金融服务的可达性,是衡量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指标。
  宜川联社按照省联社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总体部署,以互联网思维、金融科技手段、信息化技术,努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通过布放村村通助农服务E终端,打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现在办理基础业务已经不用出村了。”在交里乡孟长镇村,村民李全治一边介绍,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助农服务E终端,这个外形比平板电脑略大的机器,可以办理现金存取、转账汇款、账户查询、存折补登、代理缴费等业务。
  目前,全县共开通银行卡助农服务点101户,累计布放助农服务E终端101台,基本实现辖区行政村全覆盖,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便捷、安全的支付结算服务。
  除此之外,该社还积极创新特色信贷产品,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苹果作为宜川的主导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幸福果”。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达到47.5万吨,产值达21亿元。但在2015年至2016年间,冰雹等自然灾害给当地果农带来了严重影响。
  “村里大部分果园都遭灾了,我们就通过农地确权抵押贷到了60万元,村民陆陆续续都安装了防雹网。”云岩镇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感慨道,“用土地确权证就可以直接办理贷款,方便快捷,利息还低。”
  2016年,二里半村村民李刘玉10亩果园全部受灾,往年一斤3块多的苹果只卖了5毛钱,一年的收入连成本都没保住,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他更是雪上加霜。“当年,我在信用社贷了5万元,买了农药、化肥,安装了防雹网,直接用土地确权证抵押贷款,手续也很简单。”
  如今的宜川,土地成了农民手中的“活资产”,望“贷”兴叹的困局一步步被打破,涉农信贷“效率低、审批慢、流程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下一步,我社将继续实施小额精准到户扶贫和产业精准带动扶贫‘双轮驱动’,把2018年全县26个拟退出贫困村作为主战场,不断提升金融扶贫水平,持续完善服务渠道,加快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平台推广,着力打通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为全县脱贫攻坚贡献金融力量。”宜川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赵小洲表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