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农户收割菌草(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高乐
“世界各地从事菌草产业的人都来这里传经送宝、交流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我市菌草产业发展有着非常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6月17日,市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汪飞带领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到菌草技术发源地福州,参加第十六届国际菌草产业发展研讨会暨院士专家论坛,同来自32个国家的300多位国内外嘉宾一起交流、探讨加快国际菌草产业发展的途径。
这已经是汪飞第二次作为革命圣地延安的代表参加国际菌草产业发展研讨会暨院士专家论坛了。自2013年我市首次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菌草以来,汪飞几乎跑遍了全市13个县区的沟沟峁峁,把大量精力放在菌草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上,为我市菌草产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无数个和他一样的科技人的努力下,五年来,菌草产业在我市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覆盖全市13个县区。菌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7年已达到2万亩,菌草产业链不断延伸,目前已发展到菌草种苗培育、畜牧饲草、食用菌栽培、菌草有机肥、生态治理等方面,在精准扶贫开发、畜牧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治沟造地工程土壤改良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今,菌草产业已经给我市种植、养殖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很多群众因此受益。
1 菌草“落户”解难题 养殖产业大发展 随着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延安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天然牧草利用困难,草畜矛盾日益尖锐。如何突破制约舍饲养畜的瓶颈,解决我市饲草短缺、人畜争粮的矛盾,成为困扰我市畜牧工作者多年的问题。
菌草落户延安让我市“三区”科技人才、市草原站高级畜牧师魏建民看到了希望,凭借30多年的工作经验,魏建民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开发利用菌草饲草发展养殖。经过试验,魏建民发现,相对传统的玉米、苜蓿等饲料,菌草的产量和营养价值更高,养殖菌草不仅可以解决饲草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我现在养30多头牛,按以前的养殖方法,玉米至少要3吨,现在我种植菌草就没必要加玉米饲料,大大降低了成本。”薛永红是子长县南沟岔镇封家渠村的脱贫巩固户,家中父母常年患病,全家仅靠他一人在外打工维持生计。打工既辛苦又挣不下钱,于是他想到了老家的猪和老黄牛,决定回去搞养殖创业,可饲草问题让他犯了难。幸运的是,县科技局正在推广的菌草种植,解决了薛永红的燃眉之急。有科技局无偿提供的种苗和经常性的技术指导,薛永红通过种菌草搞养殖,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当年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于是,他又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养牛32头,还修了两个发酵池,预计年收入达到十三四万元。
目前,菌草种植已经覆盖我市13个县区,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其中子长县2017年已做到了所有乡镇全覆盖,多家农民合作社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连片种植,有效缓解了全市养殖业牧草短缺的困难。
2 系列产品花样多 经济发展“新明星” 菌草栽培食用药用菌、菌草有机肥、菌草中密度纤维板、菌草颗粒燃料、菌草灵芝茶、菌草酒、菌草灵芝保健品……2017年11月5日至9日,我市菌草系列产品走进了农高会的展览大厅,吸引了大量与会者的注目。特别是现场高达5米的菌草及菌草培育出的灵芝,让客商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家一边赞叹,一边询问着菌草产品订购的相关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甘泉县劳山乡林沟村种植户陈改琴的菌草栽培食用菌也参加了此次展览。这个敢想敢干的陕北婆姨对菌草的信心非常足。菌草刚引进的时候,她就开始尝试种植,后来在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贺晓龙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用菌草作原料培植平菇、香菇等,栽培出来的菌类产量、质量、品相、营养价值均有很大提升,卖得特别好。今年3月下旬,听到菌草羊肚菌栽培成功的消息后,陈改琴专门来到宝塔区温家沟羊肚菌实验大棚,看到密密麻麻冒出头来的羊肚菌,陈改琴非常欣喜,决定再次踏上利用菌草有机肥种植羊肚菌的新征程。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菌草产业的发展,在进一步完善、拓宽和延伸菌草产业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菌草产业现已从“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拓展到菌草菌物饲料、菌草菌物肥料、菌草生态治理、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以菌草为核心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菌草青贮饲料以其优良的品质受到大家的喜爱,每亩收益可达4000元左右;以菌草为培养基栽培的平菇、香菇已投入市场,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同时菌草有机肥成功研发并投入市场,市场价每吨达2000元。
3 脱贫致富有新路 农民增收尝甜头 子长县瓦窑堡镇下冯家庄村贫困户张保红家养了6头牛,为满足饲草需要,他专门种了5亩菌草,既节省了成本,养出来的牛还身强体健卖价好,一年下来多挣了2.3万元。这次尝试让张保红信心大增,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又养了130头猪,用菌草喂养,增收5万元左右。
贫困户刘延平是延长县安沟镇高家川村人,去年把自家的5亩坝地全种上了菌草。“我打算把自己种下的菌草粉碎制成菌棒。每吨菌棒外面卖要800块钱,菌草制成菌棒进行蘑菇养殖,不仅产量高,而且每年能给我节省近万元的支出。”刘延平说。菌草营养价值高,销路完全不用愁,内蒙古的牧民对青储菌草需求量很大,每吨愿意出500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但刘延平算了算,觉得对拥有养蘑菇经验的他来说把菌草做成菌棒养殖蘑菇更划算。
“菌草产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产出率高、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产业,是一条非常好的扶贫路子。”汪飞告诉记者。市科技局充分发挥菌草产业的优势,把菌草产业作为重点脱贫致富产业,从产业链的种植、食用菌栽培、畜牧养殖等产业链条上找到扶贫突破口,探索建立了政府引导带动、订单式种植、龙头企业回购、“公司+农户”和贫困户入股分红等菌草产业扶贫模式,为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带动不少农户走上脱贫致富的幸福大道。
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发展菌草产业,培育战略型新型产业,必将对延安市产业转型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将不断探索新的产业扶贫模式,利用菌草产业链长、产品丰富的特点,将菌草产业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推动我市产业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为延安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作贡献。”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