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果农讲解冬季果园管理知识 ●进村入户听民声解民忧 市委通讯组 冯耿 通讯员 刘军伟
初冬,雪后,志丹大地一片雪白。在被称为志丹“西藏”的义正镇上,一个皮肤粗黑、身板敦实、说话干练的小伙子,正迎着寒风穿梭在山头田间,指挥着栽植果树的村民。如果除去他脸上那一副文质彬彬的眼镜,你一定认为他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经群众介绍,才知他就是该镇党委书记曹林波。
2013年,曹林波就走进了这个志丹县最偏远的小镇。五年来,他时刻把群众的疾苦和冷暖挂在心头,走村串户听民声,尽心尽力解民忧,千方百计解民困,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掀开了义正镇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建强班子添锐气 “让老百姓有致富产业、过上富裕生活,这是我们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更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主责主业。”这是曹林波经常教导干部的话。
打铁还需自身硬。经过多年基层磨砺的曹林波在工作中始终走在先、干在前,他研究制定了由自己带头包抓的党委班子成员包抓扶贫联系点机制,建立了“书记抓、抓书记(党委书记负责抓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亲自抓工作落实)”工作机制,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将威信高、能力强、年轻化、有文化的人充实在村班子队伍中,坚决做到庸者让、能者上。
为使新任村干部尽快融入角色,他自己带头讲课、组织培训,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咬牙”组织镇村干部和部分党员先锋先后到甘肃、河南等地参观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尽快成长为一支谋事创业、实干兴业的队伍。
“曹书记隔三岔五不打招呼就来村上检查工作,不是走访贫困户就是到果园看管理,我们村干部根本不敢有半点马虎,村上谁家光景如何、有多少亩果园,比我都清楚。”今年刚当选的阳洼河村党支部书记姚小江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充分发挥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曹林波在镇村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活动,号召全镇广大党员围绕扶贫攻坚任务践诺履诺,切实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
真情帮扶接地气 冬日的暖阳肆意倾洒在义正镇榆咀子村贺秀珍家的小院里,正在硷畔上收拾荞麦秆的王玉平看到妻子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心里也舒坦多了。
贺秀珍是榆咀子村的贫困户,因患病长期瘫痪在床,为了给她看病,一家人债台高筑,甚至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曹林波了解情况后,主动和王玉平结成帮扶对子,先后为其积极申请大病救助、民政救济、慢性病补助等,并主动联系医院和专家为贺秀珍进行治疗,使得贺秀珍的病情有了好转。
为方便贺秀珍出行,曹林波又向县残联争取到一台电动轮椅,让王玉平的负担减轻了一大半。重拾生活信心的王玉平想把12亩撂荒果园再管起来,但因为没技术、缺资金,又陷入了困境。
“人穷志不倒,只要你有信心往好过日子,我就更有心劲儿帮你。”曹林波知道后,给了王玉平巨大鼓励,还积极协调镇上的果业技术员上门指导,并赠送2吨苹果专用肥。鉴于苹果见效慢,曹林波又自掏腰包买了两头猪崽,帮助王玉平在果树地里套种了西葫芦,每年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
今年6月,王玉平的儿子儿媳到长庆采油厂干起了厨师工作,每月工资都在4000元以上,这点燃了一家人的生活希望。“没有曹书记就没有我现在的日子,他就是我们一家人的主心骨,让我的光景越过越有信心。”王玉平感激地说。
同村的贫困户唐社教是干部最犯愁的贫困户,有智力缺陷、无劳动能力,见了干部经常是非打即骂,乡干部见了都躲着走。曹林波与唐社教结对帮扶后,第一次上门就被一顿乱骂。见状,同行人员劝说曹林波另换帮扶对象,但曹林波坚决地说:“这些人都是弱势群体,更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绝不能避重就轻。”
抱着坚定的信念,曹林波随后多次前往唐社教家,每次都带一些米、面、油、肉等日常生活用品。他还协调资金将唐社教住的平房重新维修,床单被罩全部换新;冬天到了,又帮忙送去了取暖煤,时刻惦记着唐社教的生活。无微不至的倾情相助,终于感化了唐社教,如今他再见到曹林波,经常是畅言欢笑。
“曹书记虽然人年轻,但沉稳干练,能吃苦受累,说话办事处处都在农民的心坎上,不愧为我们的‘大管家’!”榆咀子村原村支书石景明说。
产业致富补血气 扶贫核心是扶志,关键在产业。如何把单家独户贫困户的产业建起来,嵌入到产业链上,从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在工作实践中,曹林波创新推出多种模式,为全县甚至全市起到了典型引领的作用。
“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是该镇的一个亮点。2017年7月,陕果集团在稠树梁村修建5000多亩的苹果示范基地,为村民送来了“福音”,将“金饭碗”送到门口。
陕果集团流转土地5200亩,每亩每年承包费150元,农户可将前五年承包费一次性入股到陕果集团,形成资金股,每亩每年分红135元。同时,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采取代管代建果园、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派工等多种模式,不断增加贫困户产业收入。
“农民变股民,村口建成大工厂,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情。”稠树梁村党支部书记李世东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陕果集团给村民的劳务费就有100多万元。
土地股权化解决了稠树梁村土地撂荒、产业发展水平低等问题,实现了“土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大变革。这种“三变”模式受到省、市、县领导充分肯定,稠树梁村也成了闻名全县的样板村。
有了稠树梁村的成功实践,曹林波还相继探索出了“合作社+‘三变’改革+精准扶贫”“以树定亩、以亩定股、利益分成、保底分红”和“集体经济+‘三变’改革+精准扶贫”等多种“三变”改革模式,带动全镇65户贫困户发展苹果464.5亩、80户贫困群众发展养殖和种植业,做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使一片片黄土地变成了“金土地”。
一路风尘一路歌。在脱贫攻坚路上,曹林波始终心怀造福百姓的大梦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