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路遥:一位与大地同在的作家
文/厚夫


  延安大学文汇山,一座极其平常的黄土小山,却因一个人而拥有了高度。这个人,就是我国当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遥。
  自从1995年11月17日路遥墓园建成后,经常有全国各地的读者,来这里祭奠这位魂归大地的作家…… 
   超越苦难,拥有负重的耐力与殉难的品格
  1949年12月2日,路遥出生在陕北清涧县一个叫王家堡的小山村里。路遥是父母的长子,属牛,乳名叫“卫”。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在陕北像洋芋蛋蛋一样极其普通的生命,后来竟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
  1957年,父母因为家境异常贫困,无法供“卫”上小学,把他过继到延川县的伯父那里。苦难让“卫”过早地懂事,并拥有超乎寻常的自控力。
  就这样,“卫”成为小学生“王卫国”。伯父也是个农民,只能勉强供他上完高小。但是,王卫国在全县一千多名考生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延川县的最高学府——延川中学。整个初中三年,是王卫国人生最困苦最难熬的一段经历,他基本是靠同学们的勉强接济,才读完中学的。
  饥饿和苦难,不但没有打倒正拔节成长的男生王卫国,反而更激发他超越苦难的人生志向。他经常出入于县城书店和文化馆阅览室,在饥不择食的阅读中,获得了精神的愉悦。有一天,他在《参考消息》上看到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的消息后,竟兴奋得彻夜难眠,站在县中学空旷的大院里,遥望夜空中如织的繁星,寻找着加加林乘坐的飞船。以至于他后来在创作中篇小说《人生》时,给主人公起名时的第一感觉就是“高加林”三个字!
  童年与少年时代苦难的人生经历,成为路遥一生都难以排遣的生命记忆。后来,这段苦难的经历在路遥的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平凡的世界》中得到了真实而生动的再现。路遥借用《在困难的日子里》主人公马建强的心理活动,说出自己对苦难的理解:“正是这贫穷的土地和土地上贫穷的父老乡亲们,已经教给了我负重的耐力和殉难的品格——因而我又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是富有的……”
  这样一个人,必定将在平凡的世界中创造不平凡的人生。
  钟情缪斯,用文学方式表达人生情怀
  路遥比他的同龄人早熟,是因为他比所有人都更直接进入了生活。
  1968年底,路遥作为返乡知识青年代表,回到农村,打坝、修田、拉大粪,也做起了小学民办教师、县文艺宣传队创作员等临时性工作。
  就在这个时期,二万八千名北京知青来到当时的延安地区插队。到延川县插队的知青有两千多名,他们全部来自海淀区。北京知青的到来,打开了延安人认知外部世界的窗口,也鼓励了本土青年的成长。具体到路遥这位上进的年轻人,他已经开始与知青们谈人生、谈文学,甚至是谈恋爱了。
  1970年,路遥开始狂热地喜爱上诗歌创作。他第一首以“路遥”笔名发表的诗作是《车过南京桥》。从此,“王卫国”成为文学青年路遥。这位钟情缪斯的年轻人,决心手握柔弱的文学之笔,走上超越自我人生的独特道路。
  1972年,路遥与谷溪、军民、陶正、闻频等人共同编辑诗集《延安山花》。这本诗集在全国行销几十万册,是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国大陆第一本有泥土气息和文学意识的诗歌集子。他们还创办县级小型文艺报纸《山花》。正是这份小小的《山花》,培育出一个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的“延川山花作家群”。
  1973年7月,《陕西文艺》创刊号上发表了路遥的短篇小说《优胜红旗》。这是他在省级文学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以这篇小说为标记,路遥向中国文坛走来。储备振翅高飞的文学能量1973年秋,路遥已经是延川县一名崭露头角的文学青年。他几经周折,被推选到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路遥的人生方向。
  进入大学,他一方面有机会储备充足的文学能量;另一方面,也拥有更为广阔的文学视野。尤其是大量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给予路遥无限的精神感召,使他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文学的真谛。
  1976年,路遥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陕西文艺》编辑部工作。这件事对路遥来说非常重要,他获得了从事文学创作的必要条件。从这时起,路遥深入接触到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等著名作家,并深受他们的耳濡目染。柳青是路遥的“文学教父”,《创业史》也是路遥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他在创作《平凡的世界》前,已经把这部名著研读了七遍。
  1980年,路遥在大型文学期刊《当代》上发表了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他是在屡退屡投的坚持中,终于得到文学前辈、《当代》主编秦兆阳的赏识。
  这个中篇处女作在1981年荣获全国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路遥文学创作的艺术个性,也是从这部小说开始真正显露的。
   在“城乡交叉地带”,找到文学表达发力点
  “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这是路遥对陕北的文学叙述。
  新时期之初,就在许多作家忙于撰写“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之时,路遥却以深沉严峻的眼光,敏锐地关注着生活在黄土地皱褶里的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变迁和悲欢离合,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融汇到了普通劳动者的身上。他在“城乡交叉地带”这个属于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优质区位,找到了文学表达的发力点。
  1981年夏,路遥开始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创作中篇小说《人生》。这个视文学为整个生命的人,仅用21个昼夜就完成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
  小说着力塑造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位既敢于抗争命运、又自私自利的具有多重性格的“圆形人物”。这部小说思考的前瞻性与深邃性,以及在表现生活的深度和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上,均超过了同时期许多作家的思考。
  这部中篇小说在大型文学期刊《收获》杂志1982年第3期发表后,很快引起巨大反响,以至于1982年被文学界称为“路遥年”。与此同时,它还改编成同名电影,继续引起全国性轰动。
  1983年,《人生》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这次获奖,真正确立了路遥在我国新时期文坛的地位。
  捕捉“大转型时期”的历史诗意
  路遥在少年时期就有过一个梦想:“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
  《人生》的巨大成功,给路遥带来荣耀,但他从成功的幸福中断然抽身,进行更加艰苦的文学远征。
  路遥这位陕北农民的儿子,懂得自己艺术创作在本质上与父亲的劳动并无二致,并由此生发出许多至理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有耕种才有收获;即使没有收获,也不为此而终生遗憾……”这些具有农民哲思的人生箴言,是他这位有深刻土地情结作家的人生体悟与真实表露,这也是长期思考人生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1980年代初,正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人都有自己美好的人生梦想。路遥决定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等人的奋斗串联起中国社会1975年初到1985年十年间城乡社会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书写普通劳动者的生存、奋斗、情感乃至梦想,讲好普通奋斗者的人生故事。
  路遥最早给这部长篇小说取名为《走向大世界》,他决心要把这一礼物献给“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他设定了这部小说的基本框架是“三部、六卷、一百万字”,最初还分别给这三部曲取名为《黄土》《黑金》《大城市》。
  路遥这位在“大转型期”由中国最底层农村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在千千万万普通人奋斗的故事中捕捉到文学的灵感,也充分领略了这“大转型期”的主题与诗意,深刻感受到它所赋予的史诗性的品格。他说:“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真正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是的,路遥熟悉这个时代的特征与气质,他有信心驾驭这个题材,用手中的笔绘制理想的史诗性画卷。
  32岁的路遥,就这样开始为大部头作品做准备工作,纷繁的思考和狂热的工作成为他生活常态。
  路遥先后用六年左右的时间,准备与撰写这部长篇巨著。其中,仅扎实而认真的准备工作就断断续续地用了三年时间。他潜心阅读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分析作品结构,玩味作家的匠心,确立自己的小说大纲;他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农业、工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书籍;他甚至还翻阅过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与《延安报》。
  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方式,要求路遥一丝不苟、全方位地占有资料,熟悉所书写时代的特征与气质。路遥也多次重返陕北故乡,深入到工矿企业、学校、集镇等地,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
  应该说,路遥在动笔创作这部“宏大叙事”的作品前就做足了功课,他也有能力完成这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坚持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
  《平凡的世界》的正式创作时间也是三年。
  1985年秋到1986年初夏,路遥完成了第一部;1986年夏到1987年夏,完成了第二部;1987年秋到1988年初夏,完成了第三部。期间,路遥对每部书的创作均是两稿,手写一遍,再誊改一遍。
  然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发表过程非常艰难,几乎是“一波三折”,一开场就带有了悲剧性的基调。究其核心原因,就是中国文坛的风向发生变化了,路遥所坚持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已经成为被文学评论界指责为“过于陈旧”的创作方法。
  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作品出师不利的情况下,路遥必须严肃认真地思考自己创作的出路。当他读到苏联当代作家瓦连京·拉斯普京的理论文章,讲“珍惜的告别,还是无情的斩断”的主题时,对弟弟王天乐说:“我真想拥抱这位天才作家,他完全是咱的亲兄弟。”
  事实上,苏联作家拉斯普京所提出的命题,也是路遥所反复思考的问题,即“当历史要求我们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我们对生活过的‘老土地’是珍惜地告别还是无情地斩断?”就路遥的创作而言,是继续承接现实主义传统,还是像别人那样“唯洋是举”、彻底割裂传统?是像“历史书记官”那样真实地记录历史,还是进行“个人化写作”?是尊重大众阅读,还是追求所谓的新语言、新形式……路遥借用“老土地”的形象比喻,思考自己的困惑与坚持。当然,回答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想通了这些问题之后,路遥的心是坦然的,也是自信的。在新的文学潮流面前,他并没有选择迎合,而是坚定地固守传统。这样,在整个文坛都“反传统”的时候,路遥却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这也注定了路遥的创作只能是“逆风而战”,是“个人向群体挑战”。
  路遥,这位当年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就这样拥有同时代许多作家所不具有的冷静与深刻、清醒与理性。
  最在乎读者
  路遥最在乎的是读者。
  他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你之所以还能够坚持,是因为你的写作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其实,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读者永远是真正的上帝。”
  在《平凡的世界》创作中,路遥注定要在身体上和精神上承受更多压力,注定要伤筋动骨,他也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真诚和难以置信的生命能量。
  就在路遥创作完成第二部的时候,他健壮如牛的身体出了问题。他甚至想到过放弃、想到过死亡,结果是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在简单的保守治疗后又开始第三部创作。
  整整6年,路遥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以惊人的毅力为世人铸造了皇皇巨著《平凡的世界》。在这部小说中,他展示小人物不甘于屈从命运的不懈奋斗,颂扬了拼搏奋进、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也传达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
  1988年5月25日,路遥在陕北甘泉县终于为《平凡的世界》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他从书桌前站起来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中的那支圆珠笔从窗户里扔了出去。此刻的路遥已经泪流满面。他再一次想到自己的父亲,想到父亲和庄稼人的劳动……
  完成《平凡的世界》创作后,路遥给《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蔡葵先生的通信中,再次明确地宣誓了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
  事实上,路遥坚持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读者做出的这盘菜,果真赢得了大众的好评。从1988年春天开始,这部小说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中播出,一连播了126天。《平凡的世界》乘着广播的翅膀飞到亿万读者的耳畔与心头,并产生了强烈共鸣。
  当年,这部小说广播的直接受众就达三亿之多,听众来信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同类节目之最。
  《平凡的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后,于1991年3月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榜首。站在领奖台上的路遥,仍保持着高度清醒的头脑。他决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之中,在无数胼手胝足创造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未来的劳动人民身上领悟人生大境界、艺术大境界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与大地同在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积劳成疾,在42岁时英年早逝。路遥离世时,离他生命的第43个年头仅差16天。
  路遥虽然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与人民,但并没有远去,而是通过作品不断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的读者。
  路遥病逝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又应听众的强烈要求,先后多次播出了《平凡的世界》。新世纪以来,路遥的作品生命力强大、经久不衰;“路遥热”现象也持续升温,力度不减。《平凡的世界》成为我国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畅销书”和“常销书”,被读者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2008年10月,新浪网发起的“读者最喜爱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显示,《平凡的世界》以71.46﹪的比例高居榜首;2012年2月,山东大学文学院在全国十省的城乡进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显示,读过《平凡的世界》的读者占被调查者的38.6﹪,位列调查作品第一位,且读者以在校学生和青年人居多。
  近年来,《平凡的世界》《人生》多次被改编、拍摄成影视剧与舞台剧,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2018年9月,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等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人生》入选其中,他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位两部小说入选的作家。
  与此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路遥传》,已经连续12次印刷,发行近10万册,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三次,在全国多家报刊和媒体连载、选载。
  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肯定和赞扬路遥及其作品,号召广大作家要像路遥那样真诚地为人民创作,在文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路遥当年曾坚信,“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当代眼光的评估,还要接受历史眼光的审视”。时间证明他当年的坚持是对的。他当年敢于背对文坛、逆风而战,敢于接受历史眼光的审视,并交出了一份令时代信服的答卷。
  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年了,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凡的世界》所讲述的故事背景也已经很模糊了,但时间却让它成为经典。因为路遥所建造的“文学灯塔”,提供了鼓舞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
  我国当代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评价路遥,“已经形成的开阔宏大的视野,深沉睿智的穿射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成就大事业者的强大气魄,为实现理想的坚忍不拔和艰苦卓绝的耐力,充分显示出这个古老而又优秀民族最优秀的品质。”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也这样称赞:“路遥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是的,路遥以他最诚实的劳动,诠释了“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人生真谛。
  如今路遥虽然远去,但他却与大地同在,永远活在读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