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18年,他们用爱温暖一座城
——全市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志愿者走上街头服务群众
    ●志愿者宣传金融知识
    ●志愿者为群众检查身体
    ●“小小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
    ●志愿者开展义诊活动
    ●组织开展景区志愿服务
  本报记者 贺卓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为目标,按照“街道乡镇抓区域、部门行业抓团队、机关单位抓地段、志愿者抓点位”的原则,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截至2018年12月,全市实名认证志愿者人数达172464名,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团队)2493个,志愿项目总数9282个,项目总时长达684.17万个小时。
  我市志愿服务组织(协会)建设不断专业化、规范化,志愿团队从零散“打游击”到建立服务基地,志愿服务实现从活动到项目的转变,建立起涵盖文明创建、敬老爱老、扶贫助困、绿化环保、医疗卫生等多门类的志愿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12月,延安市365公益协会从扶贫、助困、慈善、公益文化推广等方面共开展活动100多次;曙光救援队成立至今提供慰问及安全服务20多次;全市参与环保知识进社区活动的环保志愿者达400多人次,环保知识宣传覆盖市民朋友达万名。
  文明出行 安全你我
  “奶奶,红灯还有15秒,请您等一等。”“叔叔,叔叔,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稚嫩的童声、暖心的话语,在寒冷的冬季感染着一群人、影响着一群人。为了深入推进创文工作开展,培养小学生们的“文明交通”意识,2018年12月24日上午8时,延安新区交警大队清凉山中队联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延安分校,在韶山街什字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小学生们穿着带有“爱心天使”字样的反光背心,手拿小红旗和倡议宣传牌,引导过马路的行人走斑马线,认认真真地坚守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孩子来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对孩子是一种面对面的实践教育,更是对成人的一种有效警示。”学生家长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顺应新时代志愿服务社会化、多样化新要求,促进宝塔区志愿服务全方位、广覆盖、重实效、持续健康发展,助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宝塔区文明委从2018年3月9日起,全面启动了“逢九”(即每月9日、19日、29日)“全民志愿服务日”活动。宝塔区各窗口单位、各党委、区属各部门、部分文明单位、城市“五办”、城郊各乡镇等110个单位、2500余人在城区主要广场、交通路口、城区各路段,集中开展了义务宣传、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活动。新区交警大队清凉山中队志愿活动只是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2018年12月26日下午6时,记者在市场沟十字路口看到,志愿者石大姐正在协助交警宣传交通文明、维护交通秩序。“我主要引导过往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劝阻一些横穿马路的行为。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闯红灯、占用斑马线等不良行为,也予以纠正并告知他们不文明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搀扶着其安全过马路。”石大姐说,通过当志愿者,她发现在延安市民当中确实还存在一些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他们意识不到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别人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她希望市民们都能严于律己,遵守好交通法规。
  “我们组织了600余名志愿者在城区52个主要交通路口集中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劝阻和引导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护栏,摒弃不文明交通行为,引导广大市民遵守交通法规,行车有德不违章,行路乘车讲文明,停车有序守规矩,做文明交通的引导者。”宝塔区文明办主任张宪军介绍说,志愿者大多是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学生、老师、工人、个体经营者。通过抽取各个单位的志愿者在街头实时引导行人过马路,让志愿者们用微笑和爱心维护安全、有序、文明、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以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居民参与到文明城市的创建中来,引导了市民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文明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志愿服务 温暖社区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社区志愿者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关爱空巢老人、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为民解忧;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履行社区职责,打造有“温度”的社区;他们努力让辖区环境整洁安全、邻里关系和谐文明、便民服务贴心周到。
  宝塔区马家湾社区成立于2002年5月,常住人口10053名,注册志愿者1580人,占常住人口的16%。社区地处老城区,辖区破产企业多、下岗职工多、老年人群集中。社区党总支整合辖区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实施了“五民”工程,倾心打造尊老爱老、扶弱助残的关爱型社区,共组建了6支志愿服务队,进社区、进街巷、进家入户,重点围绕社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环境卫生、文明社区建设等,在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广泛开展“送温暖、讲党课”、普法、助学、助残、爱心捐赠、扶贫解困、环境整治、群众文化等志愿服务活动。该社区每年服务居民近万人次,推动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及和谐社区建设。
  党建引领,党群连心,马家湾社区全面推行“党建+服务”活动,用服务拉近社区与居民关系,激发驻区单位、商户参与热情,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共驻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该社区共有99名党员志愿者,结合本职工作、自主认领岗位,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开展服务。通过党组织统领、党建引领、党员带领,以幸福楼院创建、文明社区创建为载体,以志愿服务项目化推动居民自治,将社区划分为19个网格,党员志愿者融入网格、分片包干,实现社区全覆盖,打开了“小社区大服务”的社区志愿服务新格局。同时,该社区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开展爱心帮扶,建立了党员爱心捐赠站,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生活中的困难。2018年以来,该社区由“党员志愿服务队”提供培训、督导、服务2000人次,以党建为引领,根据居民需求,量身制定服务菜单,广泛吸收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
  “仅靠社区的力量救助困难群众和化解社会矛盾远远不足。通过近几年实践,社区大党委牵头引导,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共同参与,帮扶了辖区不少困难群众。”马家湾社区书记霍兵说,社区通过“社情民意收集箱”“全程代理”等形式,实现了志愿服务队和居民间的无障碍沟通,直面诉求,推出相关志愿服务。针对辖区里部分家长因为上班或者做生意等原因,没时间没精力照顾孩子、为孩子辅导功课这一现状,开设“四点半课堂”,通过志愿者招募站,吸纳志愿者,为辖区儿童提供义务接送、作业辅导、兴趣辅导、心理指导等服务;针对辖区高龄伤残等特殊人群服务诉求进行上门受理等等,实现“群众有困难、社区来解决”的格局。
  马家湾社区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深入挖掘内生力量参与志愿服务。该社区还引导俪人医院和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老人定期提供免费体检和上门义诊活动;引导社区周边商户成立了“爱心便民服务联盟”,提供商品寄存、爱心捐赠等服务,形成了居民生活便利圈。
  据了解,除马家湾社区外,王家坪、中心街、凤凰山等社区均已全面开展志愿者服务,为全市志愿服务增添一份力。
  慈善之心 兼济天下
  “我们冬季清扫时最冷的就是头、手和脚,有了这些御寒物品,再也不怕一早一晚的寒冷了。我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和爱心人士一起为延安的文明城市创建添砖加瓦。”子长县一名环卫工在接受捐赠后激动地说。2018年12月1日,由延安日报社、延安市慈善协会、延安市萤火虫爱心公益协会共同发起的“情暖环卫工,共创文明城2018冬季一号公益行动”来到子长县,为该县30名环卫工捐赠了棉鞋、帽子和手套等防寒物品。
  2018年,市慈善协会着眼于发展培养慈善事业的主力骨干,支持延安大爱之城建设,全面加强慈善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全市新发展志愿者6230人,其中市直1200人,超额50%完成了省协会下达的4000名发展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志愿者团队668支,志愿总人数为50701人;全年组织服务活动1300多次,自筹款物124.9万余元,惠及贫困人口近100万人。
  聚焦扶贫攻坚,贴近民生,发挥志愿服务队各自特长和优势,是我市慈善志愿服务的鲜明特点和创新亮点。在医疗救助基地延安宝塔山医院,发展了由159名医疗专家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在企业爱心基地延安华鼎集团发展志愿者400人,在延安怡康发展志愿者300人。围绕省、市协会开展的“爱为宝”废旧衣物项目,我市在市直发展了红色爱心公益协会慈善志愿者100人、高校爱心社慈善志愿者300人,宝塔区200人、安塞区150人、延川县300人。这些新发展的志愿服务团队,专业性强,与本职工作结合紧密,为协会中心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延安宝塔山医院慈善志愿服务队紧紧围绕“复明工程”和“肛肠病”两个病种,开着“慈善医疗救助”中巴车,长年坚持深入到各县区的乡镇、村组给贫困户义诊,发现适合手术的患者进行免费治疗。从2017年至今已为4044名贫困患者做了手术,免费金额近600万元。
  延安红色爱心公益协会慈善志愿服务队是2018年刚加入的服务队。该服务队原来长期坚持收废旧衣服,2018年省上“爱为宝”项目在延安宝塔区、安塞区、延川县实施后,他们发挥特长,收集废旧衣物,及时送到回收箱入箱,并及时通知协会入库,收集废旧衣物达7吨多。2018年11月,服务队在全市发起“情暖环卫工,共创文明城”活动,在宝塔区举行启动仪式后,将在春节前跑完其余的12个县(区),现已筹集了8万余元的慰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