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国家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果香四溢的洛川苹果 “大观园”苹果树形展示区硕果累累 ●试验场开展的以虫治虫生物物理防治实验 ●苹果树盆景 本报记者 王爱荣 通讯员 李博文 任健
“能在黄土高原旱地栽培出高品质矮化苹果真是太让人惊喜了!”2018年10月23日,国际苹果品种、矮化砧木评价和高效栽培技术最具有权威的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TerenceRobinson教授参观了洛川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洛川国家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后竖起了大拇指。他仔细查看了园区研发的新品种秦脆树体,在品评果实之后认为秦脆能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品种。同行的十几位国际联合苹果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洛川苹果栽培模式、栽培技术、新品种研发已经领先全国,与国际接轨。
陕西省洛川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农村部2017年第二批批复创建的产业园,以构建苹果标准化生产、苹果配套产业加工和科技支撑等10大体系为目标,实施十大工程24个重点项目。产业园创建以来,洛川县围绕苹果主导产业,全面集成聚集现代果业发展要素,努力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引领中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驱动现代苹果产业发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新载体。
“2018年洛川苹果品牌估价达到72.88亿元,利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一引擎,洛川县力争在2020年基本实现苹果产业现代化,抢占世界苹果产业制高点,开启‘智慧’之门,为中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探索道路。”对于洛川苹果产业发展愿景,县委书记王明智信心满满。
以科技为支撑 打造苹果“世界之窗” “这片是我们2018年新栽植的新西兰园,这片是法国园,这一片是我们的洛川园,再过两年,只要你走进咱这苹果‘大观园’,就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苹果。”洛川国家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延安市果树试验场场长罗富平自豪地告诉记者。
洛川国家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洛川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产业园区的“科技担当”。
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实施以来,洛川县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为基地,组建了洛川苹果产业开发院士工作站,着手创建集休闲、观光、科技为一体的1000亩世界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园、500亩国家级苹果种质资源圃、国家级苹果选种场。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延安综合试验站站长邹养军介绍,目前试验站已开展免套袋、不人工疏花疏果、杂交育种、重茬栽培等技术试验研究20多项,完成收集苹果新品种、品系、砧木、野生资源、自优选系共900份,并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可观的科研成绩。
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培育出秦脆、秦蜜等5个新品种,优化了洛川苹果品种,对洛川苹果单一的晚熟结构调整打下良好基础。
在种植技术方面,研究出了一整套成熟的栽种前土地抗重茬处理技术,有效避免了新建园“小老树”“残病树”的发生率,将新建园成活率提升到95%以上;运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克服了矮化栽植旱地受限的困难,实现配套“果、草、畜、沼、水”绿色循环模式;推广“矮、砧、宽、行”现代苹果种植模式,利用矮化技术在自行培育的优良砧苗木上嫁接优选品种,拉大矮化果苗的行距与宽度,便于机械化操作、节省人力投入,使苹果可以充足享受到自然光照,提升苹果品质。
据悉,矮化苹果可在第二年开始少量挂果,3年内大面积挂果,打破苹果产业周期长这一瓶颈,同时产量也会大大增加,前三年初挂果亩产预计在1000至3000斤左右,第4年开始亩产能达到6000至1万斤,远高于乔化果园盛果期亩产量。
在果树病虫害防治方面,运用无人机、弥雾机进行果园病虫害防治,同时联合郑州果树病虫害防治专家张金勇在2018年开展了数次“以虫治虫”实验,成功施放瓢虫、线虫,初步实现生物物理防治技术。
在苹果残次果的加工方面,以商品果筛选剩余的残次果为原料研发出苹果冰酒产品,目前已完成中试,申请专利1项,为洛川苹果综合价值提升打开良好的市场前景。
基于试验站科技研发和全县技术推广,洛川县建立了苹果标准化生产体系。其中,完成果园间伐3万亩,搭建防雹网6808亩,新建生产道路30公里,组培脱毒大苗繁育基地110亩,完成苹果新建矮化密植园5493亩,配套现代化果园机械2300台(辆),新增节水灌溉1.5万亩。
除此之外,洛川县建立了完善的洛川苹果数据库,完成农户、果园种植面积、技术服务、产地与市场价格、销售等数据录入,建成集气象、生理、环境和控制等为一体的智慧果园3000亩,推动并引领苹果产业向省力化、高效化、智能化转型。
多管齐下创新做法与机制 探索提升苹果产业综合实力新途径 洛川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得到中央划拨奖补资金1亿元,为了使资金效用发挥最大化,洛川县设立专门的园区融资担保平台,整合相关项目财政资金2.4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0.17亿元以上,形成以1亿资金撬动13亿资本的巨大效应,使社会各界力量加盟到整个苹果产业链的发展环节,厚植了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底气。
洛川县凤栖街道办桥西村村民党新愿原有7亩盛果期果园,每年毛收入4万元左右,去掉成本与花销收入不足1万元。2018年,他积极将7亩果园全部流转至洛川县凤栖街道办桥西经济合作联社,每亩每年可获得4150元土地分红,他则以自由的劳力在果园进行务工,每天可以赚取100元劳务费。
据凤栖街道办党委书记王延彬介绍,凤栖街道办正是“大观园”所在地,涉及桥西、芦白两个村,全园采取代建代管、土地租赁等多种方式,引导桥西、芦白村流转土地建园1000亩,支持穆塬红、民丰、亿民等10家合作社流转建园3000亩。同时将土地流转剥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编入技术、劳务、运输三支队伍,根据季节需要进行务工,不仅果农有双份稳定收入,还有利于推进经营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凤栖街道办的“三变”改革成功探索了散户经营向集约化栽培模式迈进。目前,全县以“三变”改革为切入点推动新型矮化栽培适度规模化发展,聚集现代果业要素,提升产业装备水平,采取统一标准、技术、建园、品牌、销售和由分户操作、分户管理、分户结算的“五统三分”模式,有效解决了现代果业装备、资本、科技及保险等要素难以进入传统果业的瓶颈,改造提升了传统果业,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果业综合竞争力。
在苹果产业绿色发展方面,坚持绿色安全的果业生命线,建成以绿佳源生态果业等企业为代表的“果、草、畜、沼、水”五配套生态循环果业,在果园开展种草免耕覆盖,配套建设小型养殖场、中型沼气、智能肥水一体系统和土壤墒情、肥力、果树生理等实时监测设施,实现果园精准智能灌溉和施肥;同时,推广大型养殖场与散户对接循环模式,引资新希望、本香集团等大型企业建成万头大型养殖基地,并配套建设大型有机肥发酵设施,通过肥水智能一体设施为周边果园实施沼液沼肥输送。
截至目前,全县已经建成果畜循环示范园790亩,建成有机肥厂6家,探索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果业发展新举措,推动了“石油果业”向生态果业的转变。
穿上文化“马甲”,插上互联网“翅膀”洛川苹果走出三产融合新模式
三产融合是现代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三产融合协同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活力,最广泛地彰显产业综合效益,真正达到“建一个园区、兴一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
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是洛川苹果的发源地,这里至今保留着70年前洛川苹果的“首植树”,“洛川苹果之父”李新安纪念塑像也耸立于此。
村民李许芳、王维珍夫妇就在这棵树的不远处经营着“一棵树饭庄”。
“2016年开始,我们村在县上的支持下打造‘中国苹果第一村’,建设矮化苹果园、发展苹果采摘,还在各大重要节日组织文艺活动,来村上参观的游客逐渐多起来,从去年开始,除了种苹果,我也开始经营农家乐。”说起他们的“中国苹果第一村”的变化,李许芳话语间带着满满的自豪感。
妻子王维珍农家饭一直做得很好,自从经营农家乐,她的凉粉干、猪灌肠、火碗广受好评,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如逢重大节日,一天能收入2000多元,游客吃饱喝足再带上新鲜采摘的苹果,都能尽兴而归。
得益阿寺村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李许芳家庭收入从2016年的6万元增至2017年的近20万元。
“我们对阿寺村的打造不仅仅是提高它的经济发展活力,更是为了让广大游客走进阿寺村就能了解到洛川苹果70年的历史文化。”洛川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建全说道。
为了将阿寺村建成集文化、旅游、科技为一体的“中国苹果第一村”,洛川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洛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挖掘苹果历史文化渊源为重点,以打造4A级旅游景区为切入点,着力建设一园(苹果科技公园)、两街(苹果步行一条街和环城商业大街)、三场(游客接待中心、古槐广场、苹果文化主题广场)、四舍(名人舍)、五馆(村史馆等)。实现了苹果文化、乡土文化、红色文化与果业融合,旅游收入增加30%以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截至2018年,洛川县已经建成中国苹果第一村(阿寺村)、洛阳村、林台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京兆万亩苹果观光长廊,发展农家餐饮、休闲体验等50家。
如果说果文旅融合为苹果披上了文化的“马甲”,那么果树认领等创意项目以及构建电商发展平台则为苹果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北京的上班族滕怀凯通过微信,2017年在洛川县王海峰家的果园认领了一棵果树,取名为“陪你一个春秋”。王海峰不定时通过网络视频、拍照等方式将苹果树春季开花、夏季生长、秋季丰收每个微小的变化及时反馈给滕怀凯,待苹果成熟再寄给他。
据王海峰介绍,他的果树认领是2016年开始的,认领客户只需交200元定金就可以认领一棵果树,参与果树的生长过程。
“认领的果树都没有套袋,按照一般市场价格每斤2.8元左右,但是认领后一般不会低于4元每斤。”王海峰说,果树认领其实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喜欢洛川苹果的人产生联系,加深他们与洛川苹果的情感交流,对于认领人是种情怀寄托,对于果农则是节省成本同时又提升苹果价值的有效途径。
目前,全县已启动果树认领、个性苹果定制、“七彩苹果”等创意果业项目,全方位提升洛川苹果产业价值,促进苹果产业链向更广方向延伸。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洛川苹果乘着电商的东风,飞向了更多人的餐桌。
陕西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线上销售洛川苹果的电商企业,在2018年参加了由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果业局联合企业开展的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在北京宣传推介周中与京东“云仓”机构签订了京东苹果“云仓”建设项目,并在参与首届“京东陕西苹果节”的活动中,入驻的京东洛川苹果旗舰店网页访问量日均增加100多万次、2万多单,日均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现在顶端果业公司已建立成熟的苹果电子商务产业链,并完善了售后服务环节,在各个电商平台树立了良好的洛川苹果企业品牌形象,销售单量大幅提升。从2015年的4.98万单已增加到2017年的25.67万单,销售额达到3872万元。
2018年8月,顶端公司在西安市未央路艾斯国际办公中心广场投放全国首台洛川苹果自动售卖机,投放后销售火爆,深得广大客户的青睐。
目前,除了顶端果业,还有美域高、苹果城及绿佳源等优秀大型电商以乘风破浪之势带动全县电商遍地开花。2018年,全县累计电商企业21家,网店3410家,微店5444家,新增微店+微信小程序113家,电商销售苹果2.32万吨,销售额3.6亿元。
为了促进三产融合向更深推进,洛川县在发展生态果业基础上,重点实施果业创意园林化建设及果业休闲发展,推动生产、加工、科技、品牌等全面发展,构建一产提质、二产增值、三产增效融合发展的完整体系,将果农全面嵌入到果业全产业链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