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党建也是生产力
——富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刘小艳
  “有了党支部,我们这些员工的心靠得更紧了,企业发展也更快了。”陕西龙林建筑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张娜说,这几年企业能够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原因就在于公司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充分融合。
  近年来,富县围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红领引航、百家争先”的党建主题,把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狠抓“两个覆盖”、规范化建设和融合发展三大任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双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2017年,富县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17.83亿元,上缴利税2.4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达到33.7%,增速达到27%,居全市第一。
  强化组织聚人心
  “公司党支部的关怀让我特别感动,这辈子都忘不了。”张娜说。
  今年4月,张娜的母亲突发心梗,当时家中无人。公司党支部书记常再来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帮忙联系医院、车辆,并告诉张娜:“不管多少钱,先从公司拿,治病要紧。”
  “到医院后,公司员工跑上跑下帮忙缴费和照料,一直到我母亲手术结束后,大家才回去。”张娜说,不管哪个员工家里遇到困难,公司党支部都会第一时间组织大家前往相助。
  在引导非公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富县创新推出“四访四谈四培养,争作四个表率”工作机制,并坚持落实“一讲双诺”、问题墙+回音壁等制度,各党支部累计承诺63条,党员承诺154条,晒出问题57条,且已全部解决。
  龙林建筑有限公司是富县最早推行“四访四谈四培养”工作机制的企业。在党员活动室宣传栏里,记者清晰地看到,“四访”即党员职工生病和住院必访,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必访,家庭出现矛盾必访,干部职工过红白喜事必访;“四谈”即对新进员工必谈,员工之间有矛盾必谈,员工工作出现失误必谈,员工受到处罚必谈;“四培养”即把优秀员工吸收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推荐为中层管理人员,把中层管理人员推荐为决策人员。
  “没有党组织的培养,我不可能成长得这么快。”2013年,罗文娟进入龙林公司,第二年就被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成为党员后,罗文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2014年公司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被委以重任,担任龙林传媒公司经理。
  “通过深入开展‘四访四谈四培养,争作四个表率’活动,员工找到了家的温暖,彼此之间的矛盾与隔阂也逐渐淡化消失,大家的干劲更足,有力地推动了我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健康稳定发展。”富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王建斌说。目前,该县共有非公企业97家,通过单独、联合、挂靠组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84家,党组织覆盖率86.6%。
  创新载体激活力
  羊泉镇西太奇村的张晓华今年34岁,妻子常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孩子还不到3岁,父母年事已高,家中里里外外全都靠他一个人操持,全家人的收入也仅靠4亩果园。
  “现在,我们村大部分苹果都通过网络销售,价格高还便捷,物流配送也很方便!”张晓华说,西太奇村的电商物流点就是他承办的,物流车每天都来。
  张晓华所依托的物流网络是陕西黄土高坡物流有限公司架构起来的。2016年,在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的指导下,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针对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难的问题,组织党员、员工多方调研,整合了全县中通、申通等13家快递公司和5家物流公司,成立黄土高坡物流公司,建成108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真正破解了“土货进城、洋货下乡”双向流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黄土高坡员工57人,平均年龄26岁,为给年轻人构筑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党支部将培育青年党员和助力青年创业紧密结合,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网络设备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服务。
  “靠着这个平台,我的事业才能发展起来。”宏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国涛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创业青年。201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国涛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经人介绍来到黄土高坡电子商务产业园参加培训,4个月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销售家乡的农特产品。如今,张国涛的公司有12个员工,每个月的销售量达100万元,利润30多万元,并于今年9月份在上海投入运营自己的首家苹果专卖店。
   凝聚合力促发展
  2015年9月,为了应对市场风险、适应经济新常态、寻求突破,富县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自发成立鄜州经济发展联合会。成立之初,会员企业联而不合,在项目、融资、应对市场等方面仍然各自为阵。为解决这一问题,联合会及时成立了党支部。
  “面对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我们认为,最好还是抱团发展,这样不管是从学习、交流,还是融资、市场等多方面都能够更方便。”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张万全说。党支部成立后,大家更加有归属感,发展自然就好了,会员企业也由最初的73家增加到现在的93家。
  走进富县秋家沟村的安富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机器不停地旋转,一块块成砖转送出来……看着砖厂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朱安福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朱安福是联合会会员之一,也是一名党员。早在2005年,他就从安徽老家来到富县开办砖厂,生意一直不错,可2015年开始提倡节能环保材料后,他的砖厂就遇到了经营困境。就在这个时候,转机出现了。在联合会组织的一次去河南的考察中,先进的制砖技术和设备,让朱安福大开眼界。
  可是改造升级,资金缺口大怎么办?在联合会的积极协调下,朱安福拿到了500多万元的贷款,引进了空心砖全自动新型生产设备。2018年5月,新砖厂开始试产,目前产量达到2000多万元,营业收入700多万元,净利润达100多万元。
  “要不是联合会党支部,我也不可能有今天,说不定现在早跑回安徽老家了。”朱安福说,以前全县有33家砖厂,经过大浪淘沙,现在生存下来的只有2家。
  “联合会党支部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实现了会员企业之间信息互通、资金互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谋发展的目的。事实证明,党建只要做实了,就是巨大的生产力。”富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副书记张苏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