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架起“五”字“”连心桥 唱响发展“和谐曲”
——宝塔区麻洞川乡攻坚克难谋发展工作纪实
    ●市委常委、宝塔区委书记刘景堂在麻洞川乡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高鹰在麻洞川乡金盆湾村调研养殖产业发展
    ●区委副书记、副区长苏锋在麻洞川乡樊村调研蔬菜产业发展
    ●区政协主席朱国龙在麻洞川乡雪水湾村调研千亩果树幼园示范基地建设
    ●省信访局调研麻洞川乡信访工作
    ●全区“十个没有”平安建设现场会在麻洞川乡召开
    ●党建现场会
    ●电子商务培训会
    ●果树现场推进会
党员干部帮助贫困户幼苗覆膜
  本报记者 贾志敏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记者在宝塔区麻洞川乡采访,群众对该乡近两年的发展变化,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1 传承红色经典,架起“服”字“连心桥”
  成立359为民服务队。1935年红泉县战三区设麻洞川乡,1937年红宜县金盆湾区设麻洞川乡,1941年3月12日至1944年9月1日,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在旅长兼政委、延安卫戍区司令员王震的率领下,将旅部设在麻洞川乡金盆湾村,在这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让南泥湾这个地方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而当时的政治行政指挥中心就在麻洞川乡。今天的麻洞川乡干部群众继续发扬着默默付出、甘当绿叶的优良传统,为全乡的发展不懈奋斗,特别是近两年来退伍大学生士兵在全乡干部中的增多,他们不忘党和部队的培养,虽然离开了部队,但是一直都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自愿成立了359为民服务队,发扬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落实“放管服”上先行一步。从2016年开始,全乡新建和维修了10个行政村党员活动室,建成了老年娱乐室、互助幸福院、村级卫生室及红白理事中心。同时,在党员活动室原址修建了文化娱乐广场,配备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播放设备、投影仪、打印复印一体机、电脑、办公桌椅等,为便民服务奠定了基础。雪水湾村民说,“我们村属于典型的拐沟村,距离乡镇30多里路程,以前要复印身份证、户口本等,要坐每天早上仅有的一趟班车去乡镇上复印,只能等到下午4点多班车从延安返回时回村,就这样得一天的时间,自从村上有了电脑、复印机后,到村党员活动室就能复印,实在方便。”正是由于便民服务的先行一步,在去年开展的简化行政审批中,落实村级“放管服”政策,各村仅需安装专用网络,便可投入使用。
  落实阳光服务行动。全面实施便民服务零距离,村级建立便民服务室,乡级建立了为民服务大厅,在村级党员活动室,村干部坐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帮助村民办理残疾、上户、准生证等民生工作所需的资料整理。乡级为民服务大厅将医保、养老、高龄等办理程序全面公开,落实首问责任制、微笑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期办理等制度,全面推进“群众最多跑一次”的落地生根。
   2 解决遗留问题,架起“访”字“连心桥”
  乡人大主席高克威说,“2016年6月,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时,面对全区考评连续2年在末三位、政府欠账较多的巨大压力,刚到麻洞川工作,我分管信访工作,书记每天在办公室最多的工作就是接待反映各类问题的群众,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核心问题还是我们的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不畅、政府公信力不强等造成的。只有从抓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着手,规范信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解决实际问题,架起群众反映问题的连心桥,才能提升我们政府的公信力。”
  理清了一个信访工作思路。确定了全乡“执行六个一接访标准、五位一体齐抓共管、重抓四个环节、畅通三个渠道、实现两个结合、达到一个目的”信访工作思路。即:执行信访接待“六个一”标准;实行“五位一体”齐抓共管(信访、纪检、综治、司法、调解);从四个环节入手(接访、调查、处理、回复),畅通三个渠道(坐班接访、网上信访和代理信访);实行两个结合(宣传教育引导与依法依规处理结合、维护群众利益与促进发展进步结合),最终达到精准信访、以信访维稳促全乡稳定发展的目标。
  开展了三项接访活动。一是开展周一大接访活动。按照全乡信访接待“六个一”标准,主要领导带头,每周一由一名领导接待来访群众,其他领导干部全部到村下访,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全乡共接待群众来访48件,已经办结43件,5件正在办理中。二是开展网上信访办理活动。我们在政府便民服务大厅里专设了网上信访投诉服务窗口,对于一些对网上信访操作不熟练的来访群众进行宣传指导并代替群众进行网上信访诉求操作,全乡共办理区、乡两级网上信访案件9件,已经办结8件,1件正在办理当中。三是开展代理信访活动。重点是针对涉及群众数量较多、问题相对一致和群众因年龄、身体等各方面原因行动不便的情况,委托乡村干部代替群众反映信访诉求、解决信访问题。全乡共办理代理信访案件5件,已经办结4件,1件正在办理当中。
  创新了“五位一体”信访矛盾处理机制。全乡信访矛盾问题处理实行信访、纪检、综治、司法和调解工作多方联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五位一体”处理机制。调解优先、教育为主、依法处置,乡政府返聘的专职调解员贺树新不仅是乡调委会骨干,还是区调委会副会长,近年来在调处各类信访矛盾纠纷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终实现了精准信访。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全乡信访工作抓住“精、细、严、实”四个环节,实现了“接访登记精准、夯实责任精准、问题分析精准、排查核实精准、处理回复精准”的精准信访。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不仅有效解决了蒙华铁路建设、油气资源开发、村务管理公开和群众邻里纠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还解决了部分遗留多年的信访问题,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为全乡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3 “三项机制”激活力,架起“管”字“连心桥”
  党委书记柳蓉说,“提升政府公信力,关键在于乡村两级领导干部,这就需要有应用好‘三项机制’激发乡村两级干部的工作活力,只有乡村两级领导干部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赢得民心。”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学习自觉。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把握“三项机制”核心要求,理顺“三项机制”和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关系,麻洞川乡党委结合实际制定了“三项机制”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内容,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把“三项机制”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必学篇目,坚持领导带头学,以上率下,做好示范引领,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促使干部职工熟练掌握“三项机制”的各种情形及结果运用规定,做到应知应会,全面发挥“三项机制”的助推作用。
  注重宣传造势,提高知晓率。通过制作宣传喷绘、横幅等方式,在全乡范围内大张旗鼓的宣传“三项机制”,扩大宣传面,让乡村两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全面知晓,让工作上真正付出的干部心中有盼头,让敢闯敢干的干部心中有底气,让“慵懒散慢浮”的干部心中有危机,发挥机制鼓励人、鼓舞人的作用。
  建立健全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乡党委充分把制度建设作为落实好“三项机制”的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三项机制”实施细则,制定了相关配套制度,重点是结合脱贫攻坚等工作,制定了《麻洞川乡“三项机制”考核细则》等考核制度和问责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全乡“三项机制”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聚焦见人见事,强化实践运用。乡党委以“三项机制”为标尺,注重运用“三项机制”调整干部,并及时推广学习,通过充分运用《麻洞川乡“三项机制”实施细则(试行)》,通过强有力的事实,有效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让歪风邪气少了生存空间,也给全乡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带来了活力。
  在推动工作上,严格执行制度。结合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全乡完善了《乡村两级干部管理办法》《大事请示汇报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麻洞川乡“三项机制”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上,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从干部日常考勤到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全部建立台账,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奖金分配上,打破平均主义。原来在奖金分配上,全体领导干部吃着“大锅饭”,干和不干都一样,大大地挫伤了辛勤付出干部的心,让吊儿郎当的干部有机可乘,针对这种现象,乡党委充分利用“三项机制”这把“利剑”,把奖金分为优秀、良好和合格三档,按照优秀15%、良好75%、合格10%的比例分配资金,杜绝让老实人和真正付出的干部吃亏,解决了“干和不干都一样”的问题,在全体领导干部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在干部推荐上,注重工作实绩。在评优树模时,经乡党委研究,将踏实干事、甘于奉献的干部贾治军推荐表彰为全区庆祝建党97周年优秀共产党员,将周海洋推荐为优秀扶贫干部,张锁三推荐为优秀支部书记,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干事热情。乡党委在向区委组织部推荐干部过程中,注重工作实绩,真正把有能力、肯吃苦、愿付出和有责任心的领导干部向组织进行推荐。一年来,全体10名副科级干部中,6名干部岗位进行调整,其中,领导班子副职有1人推荐到了正科级岗位,4人推荐到了更重要的工作岗位,从站所负责人中新进领导班子1名,补充推荐后备干部1名,在乡村两级领导干部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干部内心深处受到了很大触动。
   4 决战脱贫攻坚,架起“扶”字“连心桥”
  因户施策精准推进。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对照脱贫退出“1331”标准和贫困退出“577”标准,对2018年计划脱贫户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因户施策、因人定法,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对标进行问题整改。对照中、省、市、区反馈问题以及今年中、省、市、区安排部署,制定和实施《2018年麻洞川乡脱贫攻坚年度方案》,因村施策,分村制定脱贫计划和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力做好年底脱贫验收准备工作。全乡2018年91户计划脱贫户全部脱贫;针对资金使用低、项目推进慢、措施不具体等问题立查立改,并参照去年省检标准完善提升,全面整改扶贫台账资料,分村指导,逐村把关。
  因地制宜培育产业。以“有劳动能力户产业全覆盖,无劳动能力户就业全覆盖”为主轴线,重心下沉,落实一户一策。截至目前,2018年计划脱贫89户实现产业就业全覆盖,其中苹果种植23户,养殖66户,就业22户。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3个贫困村分别成立“爱心超市”,选购或受捐100余种2000余件货品,为贫困户发放生活用品。同时,加强各类技能培训,使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普遍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全乡年内输出劳动力4500人次,人均创收5000元左右。
  结对帮扶汇聚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帮扶工作力量。帮扶单位区房屋征收局修建桃园集中养殖小区、新建村活动阵地、修建村级巷道等;帮扶单位区食药局为贫困户增添猪崽,修建猪舍,提供农副产品帮销活动;帮扶单位区林业局捐赠化肥,帮助贫困户建设标准化大弓棚。有序推进社会扶贫网建设,全乡在册贫困户注册率达100%,爱心人士注册达800人。加大小额贷款宣传动员,全乡共发放小额贷款110户514万元,贷款率达41%以上。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四支队伍管理,落实辖区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村组落实帮扶责任37人,对全乡122户在册贫困户实现全覆盖走访,落实帮扶规划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民风引导和思想教育,营造脱贫攻坚良好环境,形成了精准帮扶、全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5 干事创业换新颜,架起“干”字“连心桥”
  党委书记柳蓉说,“麻洞川乡地处南川三乡镇的中间位置,驻乡站所最多,南川国土所、南泥湾法庭、南泥湾交警中队等驻地全部设在麻洞川,但面对上有全国知名的南泥湾,下有文化底蕴深厚、果业大镇临镇镇,麻洞川乡却没有任何区位优势,而且干部流动较慢,人事压力较大,只有我们付出比别人多倍的努力,靠实干才能结出硕果。”
  党建引领,安定和谐。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乡按照“17321”党建工作法,即全乡党建工作要理清一个思路、落实七个标准化建设、解决三个问题、以实现两个争创为目标,从而全面提升全乡党建工作水平。全乡党建工作通过落实“三个到位”,严把“三关”,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通过发挥“三个作用”,抓党建促脱贫取得实效;通过“点、线、面”结合,“示范达标、争星夺旗”活动得到深入开展;通过找准突破口,实现了一支部一特色。
  产业富民,蓬勃发展。围绕“一心、一带、四大节点、九大基地”的产业布局总体规划,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庭院有养殖、山上有果园、川道有大棚、外出有务工”的“四有产业格局”为思路,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不断加大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大户带动、集体经营的模式,曲里苹果、樊村瓜菜、金盆湾彩色红薯、雪水湾畜禽养殖、岳屯小杂粮5大特色农业产业片区已初步形成,有集蔬菜种植、储运、销售、采摘、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高效观光休闲示范园区1处,全乡现有蔬菜专业村3个,日光温室100多座、大弓棚867座、露地菜2000余亩;在雪水湾村新建果树幼园1290余亩,全乡累计2.1万亩苹果为群众拓宽了致富渠道;金盆湾、石窑湾、姚家坡创新了养殖小区的新模式,雪水湾黑毛猪养殖专业村逐步形成,全乡各村产业实现了蓬勃发展。
  人居环境,留住乡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按照“四结合一带头两参与一满意”的工作思路,以“三线四点一全面”为抓手,全乡完成坡屋顶改造156间,硬化道路5.7公里,整治村民院落301处。以栽植杨树、云杉、樱花等树种为主,以种植菊花、百日草、连翘等花卉为辅,绿化美化乡村道路26公里、村民院落312户、山体坡面110亩。依法依规拆除违章建筑320平方米,危旧杂房9200平方米。动员群众上劳2100人次,机械360台次,清运垃圾1200余吨。狠抓生态建设不放松,全面落实河长制“五个强化”措施,多管齐下,重拳打击向河道、沟道乱倒乱排垃圾和污水行为,确保辖区河流环境整治到位、长效管控到位。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110座,维修改造500座,加快解决农村无害化厕所少、卫生不达标等问题,不断构建引人入胜的生态人居环境。
  民生工程,人民福祉。聚焦“为民幸福十件实事”,民生工程不断完善。实施了曲里至张漫沟果树生产道路和西村的通村道路硬化,村级互助幸福院及日间照料中心达到全覆盖;通过对姚麻路进行栽植乡土树种,打造了一条16公里的高标准绿色长廊;精选格桑花、菊花、水红花等花种,对延壶旅游专线道路两侧进行美化,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