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家[民俗]
年味!年味!
本报记者 忽弋琛
七十年代在延安友谊商店门前排队的人们
八十年代牛敏(右一)家过年时拍的“全家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关“年”的一些旧习俗慢慢消失了,一些老习惯在渐渐改变,“年味”似乎真的变淡了。
  然而,在“年味”的演变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继承与创新不断交融。很多传统的过年仪式,即使经历巨大的冲击,也不会被真正抛弃,而是顺应时代的面貌,以各种其他的方式继续留存。只要人们对家的热爱,对团圆的祈愿一直存在,又何妨通过一些新的方式去演绎“年”的情怀,传承“年”的味道呢?
  曾经的“年味”,幸福满满的
  忆年味,年味藏在新年的新衣里,藏在过年才有的美食中,藏在对物质的期盼中……
  对于很多60后、70后甚至80后来说,小时候穿上新衣就是过年最期待的事情。今年56岁的张阿姨回忆起儿时的冬天时感慨道:“那时的寒冷真是‘冻彻心扉’啊!”张阿姨说由于过去生活艰苦,加上家中人口多,每个人只有一两套衣服,大冬天就加个棉袄、棉裤,哪像现在有羽绒服、保暖衣,所以记忆中那时的冬天似乎更加寒冷……”
  那时候物资短缺,买布需要布票,张阿姨的父母会把所有的布票攒到过年的时候才用。孩子们对新衣的渴望往往要存在心里长达一整年之久,尤其是母亲那句“你们要是听话,过年去友谊商店给你扯布做衣服!”真是让人欢天喜地。
  在张阿姨的记忆中,当时“高大上”友谊商店曾位于现在的市中心移动大厅附近。在他们这些孩子的印象中,只知道友谊商店卖的都是比较高档的东西,平时是很少进去的,偶尔路过的时候会好奇地往里面张望一下。但在元旦这一天,友谊商店会向市民们供应一批时兴花色的布料。“那个时候商店里供应的大都是黑、藏青、灰这几种颜色的布料,所以元旦这一天去友谊商店买布料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呀!”张阿姨说,“元旦这天买到了布料,母亲就开始给全家人缝制过年的新衣服,为了在大年初一的早晨给每个孩子都穿上新衣,很多时候,母亲几乎是在彻夜赶制……”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熬夜缝衣的身影也是张阿姨心中每一年“年味”的开始。即便现在物质条件好了,穿新衣服早已经不是过年的特权,可是张阿姨还是会在每年过年的时候为家人购置新衣服。有了外孙后,外孙每年的过年新衣更是成了张阿姨家最重要的年货之一,“有了新衣服才像过年!”张阿姨说。
  除了穿新衣外,“年味”对于老一辈的人们来说,很多时候是萦绕在过年所特有的食物的味道之中的。
  白志玲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吴起农村,对于她来说,过年除了能吃到猪肉、白面等平时吃不到的美味外,过年才有的零食也总是勾起她的回忆。“我们小的时候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吃零食了。那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家里就会炸麻花,麻花成了我们那时候最宝贵的‘零食’。”白志玲说,每次炸麻花时,他们几个孩子总是争着给母亲帮忙拧麻花,为的就是能在麻花出锅时多分到一点点。可是因为麻花少,孩子多,母亲往往是将炸好的麻花给小孩子每人分一根,可是等不到过年那一天麻花就被吃完了。
  白志玲还记得有一年过年,她在甘肃当兵的哥哥拿回来一小袋水果糖和一些核桃,给家里年龄小的孩子每人分一点吃,白志玲也分到两颗糖果和一颗核桃。她把那包裹着彩色包装纸的糖果和饱满光滑的核桃像宝贝一样地藏在衣兜里,见到小伙伴就拿出来炫耀一番,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捏在手里,直到糖纸被揉搓得快要包不住糖果了,白志玲才舍得把他们吃掉。“那水果糖和核桃的味道怎么那么好吃?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那样的味道再都没有吃到过……”白志玲说。
  年味中“人情味”和“仪式感”
  “之所以觉得小时候年味浓,可能是因为那时候一家人总能聚在一起的原因吧!”对于80后胡婷来说,以前的“年味”主要体现在亲友们的相聚中。
  胡婷说以前过年就像规定好了一样,大家都遵循着一样的习俗:除夕夜一家三口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春晚,大年初一去奶奶家拜年,大年初二去外婆家拜年,大年初三一大家人都去伯伯家拜年,大年初四都去姑姑家……总之几乎在正月十五之前一大家人总能聚在一起,而且无论是去谁家,都是一大家人齐上手,各自拿出看家菜为大家准备丰盛的美食。
  这样的红火热闹不仅是在饭桌上,还在一家人争着抢着唱“卡拉ok”上。九十年代初,很流行家里买“卡拉ok”音响设备,胡婷的三舅家里早早就买了卡拉ok机,还记得每年去三舅家拜年,一大家子人酒足饭饱后,总会一起唱“卡拉ok”。大家在一起没有客套、没有怯场,才不管跑没跑调,唱得好不好,一个个“你方唱罢我登场”别提多热闹了!《难忘今宵》《敢问路在何方》等那时候的流行歌曲都是大家最喜欢点播的。“那个时候在正月天,经常会在某户人家的窗户中传来嘹亮豪迈的卡拉ok声,那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年味’,怀念年味,我想最多的就是怀念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人情味’吧。”胡婷说。
  怀念年味,除了怀念“人情味”外,怀念的也是一种“仪式感”。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年春节拍一张“全家福”在过去和吃年夜饭、看春晚一样是每年过年的重要仪式之一。80后的牛敏就有着这样的记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除了照相馆外,拍照还是很难得一件事,在牛敏家住的村子里有个会拍照的人,他扛着照相机常年靠走街串巷给人拍照挣钱。每年大年初一,吃过早饭,牛敏的母亲就会差牛敏去把那个人请来,给全家人一起拍一张“全家福”。
  每次拍照前,母亲会提前给牛敏和妹妹梳起漂亮的小辫子,还要用红纱巾或者丝带扎一朵花戴在辫子上,弟弟也会被捯饬成小分头之类时髦的发型。牛敏的父亲会穿上很正式的中山装,母亲则穿上漂亮的呢子大衣,往往还会围上丝巾装饰一下,拍照前还要专门用水把刚烫过的刘海喷一喷,让它看起来更有光泽。每次到了这隆重的时刻,牛敏总是既兴奋又紧张,往往手不知道往哪里放,经常都是立正双手下垂的标准姿势。牛敏还记得有一年她的手背冻裂口子了,拍照时害怕被拍到不好看,就特意把手心朝外,结果照片上的她看起来非常搞笑。
  “相比现在随时都可以用手机拍照,那时候过年拍‘全家福’是多么隆重多么有‘仪式感’的一件事啊!”牛敏说。 
   年味真的越来越“淡”了吗?
  当新衣服和美食再也无法勾起人们对年的向往;当微信群抢红包代替了正月天的走亲访友;当拍一张“全家福”变成了出国旅游……有人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过去具有特殊意义的“年”在当今显得也并不那么重要了;也有人说人们口中的“年味”不过是对于儿时美好记忆的怀念,长大了回不去了自然就没了“年味”……
  是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迅速,生活节奏加快,网络技术发达,物资极大丰富,一些旧习俗慢慢消失了,一些老习惯在渐渐改变,这样说来,“年味”似乎真的变淡了。然而,在“年味”的演变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继承与创新不断交融。很多传统的过年仪式,即使经历巨大的冲击,也不会被真正抛弃,而是顺应时代的面貌,以各种其他的方式继续留存,就像张阿姨依旧为外孙每年准备过年的新衣,白志玲每年都会提前好几天为家人准备美味的年夜饭,胡婷的“音乐发烧友”三舅时不时地就在微信家庭群里为大家高歌一曲,牛敏习惯用手机随时为家人留下精彩的瞬间,这其中就包括每年过年的相聚时刻……
  这样看来,作为情感凝聚的“年”,其实从未被忽视或忘却,寄托着情感的载体从放爆竹、看春晚变成了抢红包、打游戏,“年味”都不会消散。只要人们对家的热爱,对团圆祈愿一直存在,又何妨通过一些新的方式去演绎“年”的情怀,传承“年”的味道呢?年过六旬的宋延平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兄弟都在外地工作,其中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很多年前,即使交通不方便,兄弟们每年过年都会到延安来和家人团聚,可是今年年前,他们选择带着家人一起在三亚团聚。“现在的交通这么方便,只要想见面就可以见到,不一定非要等春节的时候,这样不也挺好的吗?”宋延平说。
  年渐近,街头在变俏,年味在增浓。年,来得再快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