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延川县: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本报记者 刘小艳
  阅读提示
  ■累计落实苏陕扶贫协作专项资金1223万元,支持产业项目12个,覆盖贫困户2600余户;落实合作项目5个,总投资约9.7亿元。
  ■累计发展苹果20万亩,精细化管理红枣20万亩,猪牛羊存栏13.48万头(只)、家禽24.9万羽,新建和改造大棚7648座、拱棚4764座,种植中药材4万亩,栽植核桃4万亩,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建立了稳定增收产业。
  ■2018年,新建通村道路8.9公里,维修整治“油返砂”道路228公里,累计新修通村沥青(水泥)路541公里,行政村道路通畅率100%;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81处,建成503处,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2%。
  延川县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目前,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43户22142人,累计退出贫困村63个,脱贫6517户20573人,剩余在册726户156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6%。
  2018年,延川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标补短强弱,对标督办落实,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脱贫攻坚指挥部会议,研究调度部署阶段工作。按照“包镇街就要抓扶贫、管行业就要管扶贫”的原则,定向交办任务,刚性落实常委包镇、部门包村制度,全县262个单位包村包户,2861名干部参与帮扶。对标脱贫退出“577”指标,先后安排扶贫局科级干部带队排查整改、县级领导带队督查核查、包镇街常委带队交叉检查、“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队综合研判,对脱贫攻坚任务落实情况、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四轮拉网式、全方位的督查排查。成立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形成大督查格局,持续跟踪督办问题整改情况。积极推进苏陕扶贫协作,构建起县市、部门、镇街、村庄、社会五张结对帮扶网。累计落实苏陕扶贫协作专项资金1223万元,支持产业项目12个,覆盖贫困户2600余户;落实合作项目5个,总投资约9.7亿元。中央定点扶贫、省级“两联一包”、“3+X”帮扶体系、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力量累计支持资金3.25亿元,累计支持带动贫困群众6700余户。
  治本造血才能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延川县按照贫困家庭户均1座棚或人均1亩园、1亩药、1头大家畜的“四个一”长效产业标准,长短结合落实产业措施。2018年新建果园1万亩,日光温室618座,拱棚1000座,旧棚改造260座,种植中药材4万亩。全县累计发展苹果20万亩,精细化管理红枣20万亩,猪牛羊存栏13.48万头(只)、家禽24.9万羽,新建和改造大棚7648座、拱棚4764座,种植中药材4万亩,栽植核桃4万亩,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建立了稳定增收产业。按照就业培训、劳务合同、权益保障“三个”全覆盖思路服务群众,多元途径保就业。开发护林员等特设公益性岗位1379个;县域44家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兜底就业协议1980份;县内转移就业1650人,县外转移就业1258人。围绕“三变”改革,综合施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形成“六式”增收路径,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并形成了入股分红、托管托养、借鸡还蛋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
  同时,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8年,新建通村道路8.9公里,维修整治“油返砂”道路228公里,累计新修通村沥青(水泥)路541公里,行政村道路通畅率100%;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81处,建成503处,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2%;实施电网改造工程236.88公里、11.865兆伏安,全县电力线路累计达到5400余公里,配变电容量超过650兆伏安,自然村通动力电均达到100%的目标。建成14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2819户10583人,就近就地配套发展苹果、大棚、光伏等产业,落实就业创业、兜底保障、技能培训等相关政策。全面开展农村不安全住房“清零”行动,累计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2294户。并坚持扶志扶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突出“四好教育”,推进“文明创建、评优树模、爱心公益、文化涵养、家风家训、移风易俗、扫黑除恶”公民道德教育七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