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宜(左二)走访晰云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 通讯员 李文振 本报记者 雷荣
阅读提示
■一条条新硬化的巷道像丝带连接着农家小院,一排排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分列道路两旁,一幢幢粉刷一新的房舍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几年间,宜川县集义镇薛家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而这一切,都与该村第一书记刘亚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驻村期间,刘亚宜集思广益、创新思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在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奉献着青春,书写着奋斗。
“刘书记经常来看望我们这些老人,那后生实诚,是个好小伙。”
“感谢刘书记的帮助。要是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
……
村民口中的刘书记就是宜川县林业站副主任、集义镇薛家坪行政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2016年2月,39岁的刘亚宜向组织主动请缨,到脱贫攻坚一线驻村,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带领乡亲们过上了有滋有味的幸福生活。
建强班子 凝聚脱贫合力
第一次来到薛家坪村,满腔热情的刘亚宜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实在没想到,跟想象中差那么多。”刘亚宜回忆说。
薛家坪行政村位于宜川县集义镇西北部,山高谷深,基础设施薄弱,6个自然村有158户48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户91人,留守村民都是老弱病残。
驻村后,刘亚宜每天带着相机、日记本,爬山头、跑沟底、进村入户,一条条小道走,一个个山头转,挨家挨户记录村民反映的问题。
在走访中,刘亚宜了解到薛家坪村自然条件差、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企业支撑,且基础设施滞后,他牵头制定了产业帮扶计划和三年发展规划,为全村脱贫描绘出了路线图。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靠村党支部这个‘火车头’。”刘亚宜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全村的发展才会有希望。
于是他积极协调,对村党员活动室进行了维修,改善党员群众的学习阵地。组织党员赴梁家河参观学习、补钙筑魂,调动他们带领全村群众齐心协力摘穷帽的积极性。
同时,根据大多数贫困户进取意识不强、脱贫动力不足的情况,刘亚宜从“精神扶贫”领域入手,引导贫困群众摈弃“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消极思想,千方百计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2018年底,对全村贫困户再次识别,贫困户减少至3户6人。
发展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思路决定出路。
针对薛家坪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技术水平滞后的实际,刘亚宜将目光放在全村产业结构调整上,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多元化增收。
“贫困户以政府补贴的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入股专业合作社,每年享受分红,三年期满后,可选择继续入股或实物返还股金。”刘亚宜介绍说。
目前,宜川县扶众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代养代管形式带动贫困户32户,非贫困户5户,按照奶羊采购原值10%保底进行比例分红,每户每年可分红2000元左右。
年仅22岁的张晰云,是晰云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薛家坪村“党员帮扶带头人”,现在共养殖中蜂300多箱,带动村里15户贫困户依靠养殖脱了贫。
“当初多亏了刘书记的帮助,给我协调场地、购买蜂箱、聘请专业技术员上门指导,才有了现在的养殖规模。”张晰云说。
2016年初,刘亚宜帮助白宝旗申请了8500元养猪补贴,发展养殖业;帮助申请了1200元补贴,栽植了4亩核桃新园;帮助其儿子干起了生态护林员工作,每月挣616元。
2017年底,白宝旗一家人均纯收入达到4243元,顺利脱贫。
“现在养猪规模扩大到30头,今后全家生活不愁了。”白宝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除此之外,刘亚宜还帮助26户产业扶贫户入股宜川县江河供水有限公司,每户每年保底分红3000元,连续享受3年。
改善环境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百姓的钱袋子鼓了,村集体有了收入,刘亚宜便开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安居工程、饮水工程、生产道路、便民大桥,文化场所……
薛家坪村生产道路坑坑洼洼,一下雨便泥泞不堪、十分难走。刘亚宜多次跑到县上争取项目资金,对3条生产路进行了维修,新修建生产桥8座,硬化旧村巷道2530米,群众生产、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薛家坪村蓄水池年久失修,村民吃水困难,村民饮水要到村口唯一的一口水井去挑水,这让上了年纪的老人犯了难。
刘亚宜了解到情况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便第一时间联系水利部门,争取60万元维修蓄水池1座,新建蓄水池4座,打水井1口,彻底解决了人畜安全饮水问题。
同时,刘亚宜还帮助薛家坪村新建卫生室4间,移民新村房屋屋顶改造1万余平方米;帮助村民新建安置房、改造危房,让村民们住上了新房子,实现了“安居梦”。
“只要真心实意办实事,群众就会认可你。”刘亚宜告诉记者,群众的认可是他帮扶的最大动力,他将继续奋战在扶贫一线,把扶贫工作实打实地做进群众心里,让乡亲们早日过上幸福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