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日子红火了 干活有劲了
本报记者 王学锋 李娜 王锋 雷荣 通讯员 宋延峰 李文振
张玉成在新居前
  2月12日,正月初八。一场瑞雪之后,记者来到宜川县丹州街道办王湾村。一进村,便看见家家户户大门上悬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门框上贴着喜庆的大红对联,窗户上栩栩如生的陕北窗花,整个村庄散发出浓浓的新年气味。
  54岁的村民张玉成闲来无事,便仔细打理着精心种养的十多盆花卉,一边浇水一边松土。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房间里暖洋洋的。
  见到记者进来,张玉成连忙招呼着,给记者递上茶水,端出干果零食,热情地交谈起来。
  “现在我们农村也不比城里差。我的这些沙发、餐桌、床、柜子都是在网上购买的,省了不少钱呢。”刚一落座,张玉成便兴致勃勃地指着家当介绍起来。
  张玉成一家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四口人蜗居在仅有的一孔土窑洞里。没有屋檐的窑洞,每逢刮风下雨,各种土块、树枝经常从上方掉落下来。几十年来,一家人在风风雨雨中相扶相助、艰难度日。
  苦日子总会有尽头的。2017年,王湾村被列为全县移民搬迁点,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修建起了一排排崭新的安置房。2017年10月,张玉成和其他村民一道,彻底告别了破旧的土窑洞,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
  “房子建起,大门安好,连墙也粉白了,地砖也铺了,我们只是简单地添置了一些家具。”张玉成说,“四间房子,我才出了1万元。农民没想到的,政府都替我们想到了。”
  没有产业一直是王湾村致贫的主要原因。过去,由于村上没有主导产业,农民自发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广种薄收,效益低下。
  2017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王湾村大力发展大棚种植。张玉成也发展了4座大棚,种上瓜菜,年收入一下子突破了2万元,年底又搬进了新房,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2018年,4棚辣椒和小番茄收入更是达到了4万多元,再加上低保、农业补贴、分红等,人均纯收入接近1.2万元。他还在政府的帮助下分两年购买了10只繁殖母牛,成了村里首个养牛户。
  王湾村包扶干部、丹州街道办副主任郑欲介绍说,王湾村经过脱贫攻坚,全村建起了155座新旧大棚,实现了长短产业全覆盖;通过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村民实现了安居全覆盖;全村130户377人中只有1户2人因病返贫,许多外出村民开始纷纷回乡创业。
  “我们赶上了好社会,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安居’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让我们能够安心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张玉成笑着说,“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满满的幸福感,我们干起活来也更有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