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建平 孙世忠 刘阳 李鹏 通讯员 李晓军
走进郭宁家的院子时,他正在马厩里为两匹高头大马“梳理打扮”。
先用马栉清理掉马身上的泥浆和杂物,再用毛刷把尘土和脱落的马毛刷掉,接着换宽齿梳梳理鬃毛和尾巴……郭宁有条不紊地、耐心仔细地工作着。两匹马则一边吃着草料,一边愉快地享受着主人的服务。
“就要过年了,给马也打扮一下。平时我也经常给马做清洁,不仅是让它有个好看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能增强我们之间的感情沟通,建立信任。”抚摸着马的脖子,郭宁很专业地给记者解释着。这两匹马是郭宁几年前花5万元买回来的,如今被他驯养得高大健壮,平时出租给礼仪公司用。
这是农历腊月二十八的中午,子长县杨家园则镇蜜蜂峪村的这个农家小院里一片忙碌景象。主人郭宁给马打扮完,又去伺候牛圈里的四头小牛;女主人则在屋里忙着做饭、照看孩子。
房子是郭宁去年花了30多万元新盖的,有150多平方米,三室两厅,外带车库,厨房里装了个锅炉烧着地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坐在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客厅里,郭宁热情地端上水果、瓜子招呼记者。31岁的郭宁是村里的养殖能人,干这一行已经8年了。去年他养牛出栏了40多头,收入近10万元。
“搞养殖是个勤快活,要吃得下苦。”郭宁说,他要不停地跑榆林等地,把牛犊子一批批买回来,精心养20个月左右养大,再四处跑把牛一头头卖出去。一家人忙不过来,还雇了个人。“一个牛犊6000多元买回来,每个月光饲料钱就得400多元,养到20个月左右卖掉,最多挣2000元。我挣的都是辛苦钱。”“搞养殖也是个技术活,我没文化,多亏了村里请技术员常来给我指导。我学到了技术,也会去帮村里人……”一谈起养殖,郭宁就兴奋得停不下来。
“我们村在主抓大棚产业的同时,坚持长短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养殖业,现在有30多户已靠搞养殖脱贫,郭宁就是我们村养殖致富的带头人。”驻村第一书记高如杰对记者说。
“高书记说得对着了。”郭宁说,“我一家生活好了不算个啥,大家都有钱了,生活都好了,那才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