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来自内心深处的原始吼声,让农耕文明再次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同时也喊出了人们对当前生活的热爱。
洛川最值得我骄傲的除了享誉中外的满塬苹果树,就是黄土高坡上震天动地的蹩鼓声。每年正月初一,刺骨的西北风夹杂着飘荡的黄土粒,考验着洛川汉子结实的后生们。然而,鞭炮齐鸣后,就是蹩鼓的天下了。瞧,洛川后生们早已迫不及待地穿上红色战袍,背系彩旗,把憋了一冬天的能量尽情地发泄了出来,也唤醒了沉睡着的黄土高坡。
洛川蹩鼓相传来自于战国时代的战鼓,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发展到了现在的形式。黄章乡珊瑚村就是洛川蹩鼓的发祥地,这一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正德年间,珊瑚人邵蝎子为灾民开仓放粮,珊瑚的老人和媳妇们就敲打着蹩鼓给男人们助威。2016年,洛川国家级蹩鼓传承人就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洛川女子蹩鼓队。如今的洛川蹩鼓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洛川塬上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下到刚会走,上到九十九,珊瑚打蹩鼓,人人有一手”,这不但是对珊瑚村是蹩鼓发祥地的认可,也是洛川人对蹩鼓的崇高的敬意。
在我的记忆里爷爷就是打蹩鼓的能手。那时候日子比较穷,没有现在的战袍,爷爷把羊肚子手巾包在头上,身穿着黑色的棉袄,脚蹬老布鞋,腰系蹩鼓就出门了。据说奶奶之所以嫁给爷爷就是看上了爷爷打蹩鼓时威风凛凛的精气神。爷爷年龄渐渐大了,父亲又系着爷爷的蹩鼓活跃在洛川大塬上。父亲比爷爷幸福得多了,他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也赶上了文艺百家争鸣的时代,父亲和他的伙伴们得已让蹩鼓在珊瑚村的土地上流传,而且还商量着如何让蹩鼓走出珊瑚这个小山村。
1982年,国家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个元宵节,珊瑚人终于等到了一个好的机会,父辈们身穿红色毛衣第一次让蹩鼓走进了洛川的凤栖之地。这一天,所有的洛川人都沸腾了,他们第一次看到鼓还能这样子蹩,蹩鼓的雄风加上人们的好奇把整个洛川县城围得水泄不通,蹩鼓队走到哪里,人们就围到哪里。父亲现在回忆起那个元宵节还会感到骄傲,说那是他一生中最风光的一次蹩鼓,也是珊瑚人让蹩鼓走出家门的历史见证。
如今的洛川就是蹩鼓的天下,元宵节没有蹩鼓表演就等于没有热闹景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奔着蹩鼓而来。洛川蹩鼓能刻在人们的心里,是和珊瑚村这些父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是他们的传承精神让洛川蹩鼓在洛川县的黄土高坡上遍地开花。如今黄章乡的后生们都会蹩一手好鼓,反而珊瑚村的蹩鼓手还在原地踏步。我问过珊瑚村九十岁的老蹩鼓手,现在别村的蹩鼓已经超过我们你怎么看,老人撸了一下胡子说:“好事,谁能让蹩鼓走出国门谁就是功臣。”
随着国家富强了,人们有钱了,蹩鼓手身上的行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生们个个都能穿上新的战袍,腰系大鼓,腿扎裹腿,背扎笙旗,个个像活生生的古代武将。
寂静的山村,沉睡的原野,只要一有鼓声,顿时所有的生命都灵动起来了,随着伞头的蝇穗一挥,年轻的后生们就蹩了起来,身体一跃而起,动作极为粗狂,剽悍而豪放,将身体和这厚重的黄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鼓是有灵性的,怀有上天赋予的生命,随着后生们的身体上下左右地摇摆,鼓就发出天籁之音。这来自内心深处的原始吼声,让农耕文明再次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同时也喊出了人们对当前生活的热爱。
年年岁岁,土地依然是这块土地,人们依然在代代相传,洛川蹩鼓艺术也在不断地更新,珊瑚村人依然继承着先祖对蹩鼓崇拜的精神,在厚实的鼓声里不断琢磨,让原始的生命精华和现代的音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如今珊瑚村的后生们从高原的大山里汲取力量,从涓涓的流水中寻找灵感,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一身的牛劲举起了珊瑚蹩鼓这面大旗,我相信珊瑚村有了这样的一群后生,洛川蹩鼓一定会在它的发祥地再次振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