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佳雨 通讯员 付靖雅
39岁的李东升万万没想到,自己丧失劳动能力在家赋闲多年,还能借上产业脱贫的光,摘掉“贫困帽”。
李东升是宝塔区河庄坪镇刘兴庄村的贫困户。他从镇上自己的移民搬迁房赶回村里,忙着收拾老家的旧房子,老婆带着孩子回娘家“串门”。看了看自己弓棚里种了一个多月的菠菜长势,李东升确信全家人今年能过个好年。
“2004年,我开车发生肇事,右肢膝盖以上粉碎性骨折,行走困难。老婆也有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吃药,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家里有了3座弓棚,去年收入了5万元,这要感谢朱书记帮着我张罗发展弓棚蔬菜,让我们这些贫困户有了产业。”李东升说。
李东升说的朱书记叫朱维维,是宝塔区政协机关的干部。2017年5月,朱维维来到刘兴庄村,成为该村第一书记。
刘兴庄村曾是河庄坪镇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除了有几十亩农田外,再无其他沟地坝地,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农民每年的收入连温饱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致富奔小康。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偌大的村庄只留有老弱妇孺。
怎么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刚到刘兴庄村的朱维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要想脱贫致富,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带动是关键”。在宝塔区政协和河庄坪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朱维维和村“两委”为村上修建了水塔、蓄水池,硬化村庄道路、生产道路,改变了“晴天全身灰,雨天满腿泥”的出行旧貌。同时,对村上17户院落彻底改造,修建树脂瓦屋顶,硬化院落,修建猪圈、牛圈;新修党员活动室10间,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桌椅等,并协调林业、文广、能源、城管等部门单位绿化村庄,配备健身器材,安装20盏能源灯,还为每户村民配备垃圾桶。
发展产业,必须有能人。但很多贫困户都是老弱病残,要体力没体力,要经验没经验。朱维维认为,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人要帮助解决其资金问题,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则要通过产业项目支持,发挥市场牵动力。在朱维维的带领下,全村共建43座标准弓棚,新建了一座32立方米的蓄水池和一座60立方米的水塔,铺设引水管网1000米,硬化生产道路、巷道、排水渠千余米,初步解决了村民生产的后顾之忧。他和工作队协调互助资金50万元,采取“六户联包:三户贷款,三户担保”的方式,鼓励村民自由组合,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资金问题。同时,还为30户村民在农商银行争取了无息贷款。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脱贫并不难,但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该如何脱贫?”这成为朱维维思考的问题。
村上的贫困户刘玉萍夫妻俩年纪较大,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朱维维通过河庄坪镇企业的结对帮扶政策,让老两口和延安知识青年酒店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协议,帮助他们拿到每月500元的补助。不仅如此,河庄坪镇政府还和宝塔区牧业投资开发公司签订了蜜蜂代养协议,为该公司提供20个贫困户200箱蜂(合计24万元),该公司每年每箱给贫困户分红300元,每户贫困户每年3000元,连续分红三年。作为其中的受益人,刘玉萍2018年一年的收入就有1万元。
今年春节,朱维维和村党支部书记曹海云联系宝塔区慈善协会,为村上的15户贫苦户免费赠送了米面油等物品,让他们过个好年。
春节刚过,春来渐暖,刘兴庄的村民又开始忙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