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给生命争取最大的希望
——延大附院成功抢救一名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通讯员 贺秋平 崔永平
  2月21日,一名31岁的男子独自来延大附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为了给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医院全面开通绿色通道,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救治,患病男子得以转危为安。
  男子手捂胸口走路摇晃,眼尖护士赶紧上前搀扶
  2月21日下午3时许,在延大附院门诊三楼,一位年轻男子用手捂住胸口,摇摇晃晃地向分诊台走来。
  当时,在分诊台值班的护士孙秀秀一眼看出患者的特殊情况,急忙主动走到身边询问情况。在得到回答“胸口疼痛”后,孙秀秀根据经验判断患者可能是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危急。
  “当时患者已满头大汗,走路颤颤巍巍,而且是独自一人来的医院。”见状,顾不得挂号缴费排队等一系列常规流程,孙秀秀一边向其他患者解释情况,一边紧急将患者搀扶到心内科刘兆英主任门诊进行就诊,测量血压后显示正常,听诊心前区发现有异样。刘兆英和孙秀秀两人又将患者送到心电图室进行检查,显示为急性心肌梗死。
  初步诊断病情后,心电图室工作人员立即给患者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并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刘兆英主任紧急联系东关分院心内科冠心病一病区主任高峰,孙秀秀帮忙联系患者家属和“120”,医护人员开通绿色通道,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成功将患者安全转移到东关分院,东关分院已提前做好手术准备。
  症状稍缓解拒绝手术,医生情急之下“教育”患者
  经过前期紧急处理,患者白先生的病情有所缓解,他却拒绝手术。“如此年轻的患者,我们说什么也要救他,几番耐心劝说不奏效后,我就把患者‘教育’了一番,他这才同意手术。”高峰主任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尽早实施介入手术,一方面挽救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其后期恢复,早一分钟手术,不仅降低危险,而且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好在发现及时,手术的过程也十分顺利,仅用了半小时,只实施了微创介入手术,通畅了闭塞的血管。”高峰主任称,在手术台上,他向患者道歉解释自己发火的原因,“实在不想看到患者因为犹豫不决而耽误治疗,浪费宝贵的救治时间”。
  患者白先生的妻子樊女士回忆,21日中午给丈夫打电话的时候他就说身体有些不舒服,不久说要去医院看病,当她接到护士电话后匆忙赶到医院。当时,樊女士也和家人劝说白先生进行手术。“他一方面还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担心手术会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工作。我们家属劝说也不听,多亏高医生的一番话‘镇’住了他,现在经过微创介入手术,病情好转,精神状态也挺好,一家人都非常感谢延大附院医护人员的倾力帮助。”樊女士说。
  呼吁年轻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和时间赛跑,为救治患者争取宝贵时间。”门诊部主任王爱宁说,门诊部会定期组织各类急救培训以及急救演练等,目的就是当紧急情况发生时,每个人都能够及时正确应对,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争取最大的可能。
  在高峰主任接诊的心肌梗死患者中,最年轻的患者才19岁。“心肌梗死患病群体年轻化,跟现在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长期熬夜、暴饮暴食、身体肥胖、不爱活动、抽烟喝酒、情绪焦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都是诱发心梗的原因。”为此,高峰主任还开通了个人公众号“心内科高峰医生”,想向更多的人普及心内科疾病知识,让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预防早治疗。
  高峰主任说,当遇到持续胸痛时,大家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可能,这类情况下需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过程中应少说话、少走动,尽量保持身体平躺,不要给心脏增添更多负荷,耐心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并第一时间送往有胸痛中心的医院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开通血管,挽救生命,不一定都要支架治疗,年轻患者大多经血栓抽吸后,血流恢复,不用支架(该患者就未放支架)。救治时间太重要,别浪费宝贵的分分秒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