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文明乡风扑面来
——黄陵县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侧记
    ●隆坊镇官庄村休闲广场
    ●当地群众厕改后的卫生间
  通讯员 王超 本报记者 常青
  现如今,走进黄陵的城镇乡村,那一幅幅精美的宣传画、一处处美观的镇村民居、一阵阵群众爽朗的笑声,无不彰显和透露着百姓日子有盼头、干部心中有劲头的“阳春”气象,文明乡风正如春风一样吹遍了龙乡大地,也将温暖吹进了群众的心里。
  王家门口的卫生该打扫了、张家的钢磨磨面声有点扰民、李家的婆媳关系处理得不好……这些法律范畴之外只能用思想教化、道德约束的小事,看似鸡毛蒜皮零零碎碎,却又常常是萦绕群众周边的“绿苍蝇”,也是困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沉疴顽疾,但近年来这一问题却在黄陵县隆坊镇上官村鲜有发生,道德评议机制的出现和运用解决了这些糟心事。
  “说重了人家不高兴,说轻了又被当成耳旁风,都是村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上有些事情,还确实不好处理,有时碰上不明事理的,你说他两句,当时就会跟你吵个底朝天。”说起村民管理的苦衷,当了该村35年老书记的途福德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道德讲堂开办后,情况就好了,把德高望重的乡贤、村上能人们聚一块,问题都能放在桌面上开诚布公地对那些人说,你一言他一句,脸上觉得挂不住了,事情就入心了,入心了行动就跟上了,那些存在的问题和疙瘩在说说笑笑中就慢慢化解了。”
  “不光是这,近几年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我们屋里人农闲时跳跳广场舞,聊聊最近村上谁又被评上好媳妇、好婆婆,节假日时,镇村还能组织大家开展集体活动,挺好的。”同是道德评议会组织委员会成员的张萍花笑眯眯地说。
  乡村基础设施的快速提升使文明乡风在龙乡大地愈吹愈劲。厕改改出了大民生,也改出了群众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隆坊镇官庄村和桥山街道办秦家塬村村民对此赞不绝口。
  “以前上厕所,夏天臭烘烘、冬天冷飕飕,现在好了,马桶盖子一掀就自动换气,不上厕所的时候风一吹、银色球一转,厕所里基本没有臭味,蚊虫也少了,院子更干净了。”官庄村蔡春一家人对此有切身体会。
  “政府奖补支持为我们改厕后,咱农村的如厕环境发生了大变样,你瞅瞅!热水器、洗手盆、抽水马桶、洁白的瓷砖、干净整洁的环境……这可不就是城里人厕所的模样嘛!”最新改厕后的秦家塬村田大爷高兴地说说这、指指那,那份喜悦难以言表。
  劲吹的文明新乡风在基础设施大改观后,也吹出了群众的精神新面貌。“以前在川道时,村民们买个菜那叫一个艰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别说车少,就是碰见车,人家还嫌远不愿意跑,哎!那时候村民整体来说眼界不开阔,思想也保守,干啥都费劲。但自从咱搬上塬以后,经济条件好多了,出行方便,打工干啥也顺当,近两年村上又建了健身房、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农民讲习所等,群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思想上积极向上,就拿我们村的好心人杨伟来说,他原来是贫困户,现在已经是村委会委员喽。”阿党镇河堤村村民吴全喜激动地说。
  叶落察秋至,水暖知春来。记者从黄陵县文明办了解到,2018年该县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一年内开展活动近百场次,有力地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已培养国家级文明单位、文明村各3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个,文明单位6个,文明校园1个,文明村7个。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扶志扶智工作,表彰“好媳妇”“好婆婆”63户,巾帼脱贫自强女性14人,“最美(文明)家庭”16户,平安家庭16户,“最美(五美)庭院”14户,孝亲敬老模范11人,爱心助人模范9人,孝德模范家庭10人,孝德模范企业4个,孝德模范村8个。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民俗活动和经典诵读等教育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着全县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