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记者 王雄 艾永华
伴随着嘹亮的唢呐声和震撼的锣鼓声,96名生龙活虎的腰鼓手,如红白两色的瀑布沿黄土坡“倾泻”而下。霎时,充满力量的舞姿和响彻云霄的鼓声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展现出黄土高原民间艺术的蓬勃生命力与磅礴气势。记者3月6日下午走进安塞,探寻安塞腰鼓时,在冯家营腰鼓文化村观看演出的现场情景。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下发《关于命名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延安市安塞区凭借安塞腰鼓名列其中。
安塞腰鼓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鼓”“中华鼓王”“东方第一鼓”,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安塞腰鼓源于军营,根在民间,强健豪放、刚劲饱满、气势磅礴,被艺术家认为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之民族精神的民间舞蹈。”安塞区副区长张志贵介绍。
据了解,安塞腰鼓先后参加过全国城市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十一届亚运会、香港回归庆典、国庆50周年和55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表演和50多部中外影视片的拍摄,并应邀赴美国、德国、泰国、新西兰等16个国家参加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2009年10月1日,安塞“千人腰鼓”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群众游行表演活动,备受世界瞩目。
在安塞,“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几乎人人都会打腰鼓。安塞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的力度,每年定期举办腰鼓教练培训班,选派腰鼓教练走进企业、军营、学校,大力传播安塞腰鼓文化。
在安塞,腰鼓手遍布城乡,其中专业鼓手有1万余人。为传承发扬安塞腰鼓文化,安塞区在冯家营村专门开辟了一块黄土地作为文化大舞台,以腰鼓表演和民俗观光吸引游客,并优先吸纳贫困户中的腰鼓手,在文化传承的同时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