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树峰 通讯员 贾寰
·阅读提示·
■她说:“爱与责任是幼儿教育的基石,我付出着平凡,却收获着喜悦。”侯敏一如既往地做着最平常、最平凡的幼教工作。每天,从清晨迎接孩子入园,听到“老师好”开始,她教他们唱歌、画画、做手工、玩游戏,照顾他们吃饭、睡觉、如厕,跟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直到听到“老师再见”,看到孩子们开心离开,她才舒心地笑了。是孩子们给了侯敏无限的感动,每天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是她最大的快乐,是孩子们让她执着这份爱的事业,让她收获了满满的骄傲与幸福。
她是一名90后幼师,自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教育事业,坚守一线,用心去呵护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把青春洒在了从教的日日夜夜。她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创新了多种教学方法,先后获得省市县“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荣誉称号。被她教过的孩子亲切地称呼她为“妈妈”,她就是延长县第二幼儿园教师侯敏。
努力融入孩子们的朋友圈
“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温暖每一个孩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将自己有限的青春奉献给无限的教育事业。”侯敏在笔记本第一页这样写道。2013年,大学毕业的侯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经过特岗教师招聘,顺利地被分配到了延长县张家滩镇中心幼儿园工作。
对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女孩子来说,征服这些熊孩子可是一项大工程,如何让小朋友们喜欢老师这是问题的突破口,侯敏却有了自己的小妙招。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今天把谁带来了?”“小灰灰……”“那我们一起做游戏,我是小花猫,喵喵喵。”“我是小绵羊,咩咩咩。”就这样,侯敏每天用不同的方式带给小朋友们新鲜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没过多久,她便与小朋友们打成一片,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在说到侯敏时,她的园长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刚来那会,别看小敏年龄小,可干起工作来非常用心,不懂就请教,为了教学能获得更好效果,每节课她都反复推敲,预设问题、不断改进,半学期下来,她的教学业务水平已经处在第一阶梯了。”时任张家滩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舒永红说。
在学校,老师就是妈妈
“在学校,老师就是妈妈。”这是侯敏的口头禅。张家滩镇中心幼儿园留守儿童较多,他们大都性格内向、独来独往,从不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这一现象侯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孩子们在玩耍中是最快乐的,侯敏便每天开始想办法变换游戏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尤其是户外活动,带着孩子们唱着歌、跳着舞。“孩子们最重要的是陪伴,我能陪他们玩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
不仅如此,侯敏注重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在生活上更是像母亲一样细心地照顾这些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们称呼她为“妈妈”。而此时,侯敏却发现了一名特别的小朋友,整天都是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呆呆的眼神让人心疼。在一次家访后,侯敏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母不久前离婚了,只能同爷爷奶奶生活,两位老人更是整天以泪洗面,这成为孩子幼小心灵承受不起的伤痛。
侯敏开始对这个小朋友格外关注,主动与他聊天、做游戏,赠送好看的故事书,崭新的画笔。每天睡午觉,侯敏都会守在孩子身边,孩子被噩梦惊醒时她用手轻轻地在胸脯拍着,嘴里念着:“不怕、不怕,妈妈在。”慢慢地,这个孩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也开始同小伙伴们交流玩耍了。看到孙子的转变,奶奶又高兴又激动,特意从村里带给侯敏两个大南瓜。“我很高兴,这是家长对我工作的认可和支持,更是给予我强大的动力。”侯敏说。
提升自我,默默奉献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侯敏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2014年,她被调往延长县第二幼儿园。有了基层工作的经验,侯敏更是得心应手,她不断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在课前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预设问题、反复推敲、不断改进,力争孩子们得到最佳教学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侯敏于2015年获得了县级“教学能手”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市级“教学新秀”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省级“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如今,她担任二幼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户外活动等实践活动,和老师们一起进行课程分析,制订适合本园的活动方案。同时,她积极承担县级各类教育培训工作,连续3年对新聘特岗教师进行培训,上好示范课。她利用送教下乡的机会,帮助辅导教师30余人,并担任两所民办幼儿园的课程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