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正月里,你去故宫感受最传统的年味了吗?
谁能想到,今年春节的热门话题,竟然被一座博物馆“承包”了——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第一次在春节为大众展现:道道宫门张贴着年画和春联,长长廊庑悬挂着各色宫灯,消失了近200年的万寿灯黄灿灿地映着天空,灯联随风轻摇却仍然庄重。踏进乾清宫南端的东庑门槛,多媒体技术让两尊“会动的”门神站在台阶旁神气十足……借助着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故宫博物院以“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将繁华的春节景象从历史档案史料中,带到二十一世纪的大众身边。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大展、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年俗文化,故宫博物院这一次不仅是请大众来宫里过年,更是把宫里的年搬进了朋友圈。这座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绵延6个世纪的故宫,其威严的形象,在今天渐渐地显露出它多元的魅力与色彩,超越岁月,散发出朝气与活力,也通过崭新的形式,与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
一 600岁的故宫,像年轻人一样思考。 “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的各项活动,让故宫成了今年第一个热门目的地,其中热闹的过年装潢,更是参观者们津津乐道的新年景观。作为文博界的超级大IP,近年来故宫动作不断:展览、文创、纪录片、电影、话剧……各个出手不凡。这位600岁的老年组选手,如今拥有了年轻的大脑,从高冷的姿态转而开始走“亲民路线”,通过拥抱“新玩法”和“互联网”让文化传承更接地气。
而这一切不仅让故宫“变”了,也让关注故宫、到故宫“逛逛”的人变了。春节期间每日提前售罄的8万张门票里,少了举着小旗子的旅行观光团,多了自主前来的游人。游人们赞叹恢弘建筑的同时,也饶有兴趣地品味着对联,讨论着过年的习俗。
而改变更大的,是无法来到故宫、如今却能在网络上关注故宫的“互联网观众”们。通过故宫博物院的微博、微信、APP,以及各种线上的互动活动和小程序,故宫所保存的文化魅力、一脉相承的审美趣味,终于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与品味。故宫正在敞开怀抱等你。即便你无法成为展览日的八万分之一,甚至也难以安排到一个前往帝都一览故宫风采的假期,都没关系。现在,只需要你动动指尖,宫殿的大门随即为你开启。
二 走出宫墙外,走进朋友圈
让我们一起回到一个多月前。临近春节时,人们的情感都变得轻松、丰沛起来。假期近在咫尺,压在心头整整一年的重担也慢慢卸掉。对于假期的期待,各地过年习俗的探讨,怎么置办年货,给父母带什么礼物,要给晚辈发多少压岁钱……与春节假期有关的话题层出不穷。
“说到春节,还是期待一场大雪啊……”话刚到嘴边,同事就接上话茬,打开自己的朋友圈,“你看这个!”谁能想到竟然可以在朋友圈里看到故宫的广告,而且还是最符合春节想象的“雪中故宫”呢?随着朱红大门在视频中徐徐打开,“宫里过年是啥样?”一句简单的发问,引发出一系列想象:宫里生活着的人们会如何度过新年?年关将近他们需要做哪些准备?与我们当下的春节习俗又有哪些异同?这些关联着中国春节民俗的无限遐想,和引导互动的“推门”手势,都吸引着用户不禁要点进去看看。
如果你按照互动视频的示意,“推”开了宫门,那么有关宫中春节的探索之旅就即刻开始了。视频通过故宫馆藏《冰嬉图》《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展现了古代宫廷的过年风貌,而以五帝御笔书福作为“彩蛋”,吸引用户“线上看展”一探究竟。
随后,一系列讲述宫中过年习俗的大展藏品和历史文化知识,借助映照当下的逗趣儿文案,极具文化感的设计风格,向无法来到现场的大众在线展示了故宫的年味儿。
据了解,之所以选择了这六件文物作为“过大年展”的代表,是因为它们所承载的宫廷年俗,和当今人们过年的习俗息息相关,是文化传承最直接的代表。皇帝也要放假、贴门神、看“春晚”、吃饺子、给压岁钱、聚会……这些穿越百年,却依旧在被实践着的年俗,让大众在忍俊不禁中了解了宫廷文化,也乐于在微信这个社交平台上积极互动、转发给好友。
借助兼具文化性、创意性以及互动性的新广告形式,和微信广告这个拥有10.8亿多用户的社交平台,据统计,此次故宫朋友圈广告的总互动点击率,是微信广告同类“视频轻互动”广告中的No.1,远高于行业均值。这不仅仅是故宫“过大年展”传播的成功,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微信广告“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的品牌理念,和对文化传承的企业社会责任。
一位故宫粉丝表示:“关注了故宫这么久,第一次在朋友圈里看到故宫的广告,我特别激动。其实广告还是挺超出预期的,我本以为图片呈现的会是故宫古香古色的实景,但这种形式更现代、更有趣。另外让我比较惊喜的就是跟着提示操作,滑动一下视频,便可以打开宫门,这是我在现实中都无法体验的。广告还介绍了很多文物知识,语言特别逗,我记得关于荷包的解释是‘为何大家对我总是推推让让最后又开心地拿到怀里’。我@了好几个朋友,让他们看这条广告,正好就可以直接相约去故宫看展了。”
三 亲近传统文化,拥抱新时代 从故宫的受欢迎程度,不难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曾经紧锁在紫禁城高墙内的帝王生活日常与所思所想,那些倾注数代工匠心血的精美器具,虽繁复但韵味独具的规矩礼仪,甚至沉浸在历史长河中不言一语的花草树木……它们无不撩动着普通人的好奇心。
而了解历史能更好地鉴古知今,帮助我们弄清楚: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去向何处。如果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不能在本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找到认同感,久而久之也就会对自己的国家产生疏离感,传统文化的传承必将面临断层。
故宫对自身IP的打造、微信广告对新颖表达方式的探索,都是唤醒传统文化蓬勃生命力的尝试。那些长期被束缚在历史书中、博物馆里的中华五千年的瑰宝,从此以后不再是冰冷的物件,也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通过最现代的媒介,来到我们身边,走入我们心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感受历史、品鉴国宝、尊重过去,这些爱好转变成了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文章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