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庆历三年 1043年
二月 元昊再次遣使于延州,传递议和文书。
四月 遣保安军判官邵良佐使元昊,许封为夏国主。(《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国上》)
宋仁宗庆历四年 1044年
二月 宋廷准许延州知州庞籍与西夏在宋延州和西夏夏州进行“议和”。(《续资治通鉴》)
十二月 李元昊向宋称臣,宋封李元昊为夏国主。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寨,第不通青盐。(《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国上》)
同期 司马光到延安,作《相思亭》《游延安宿马太傅东馆》《塞上》《延安道中》等诗。(嘉庆《延安府志》)
宋仁宗庆历五年 1045年
七月 开保安军榷场,行边境贸易。延州发大水,肤施县城冲毁,县衙遂由东关迁于延河西岸州城。(《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国上》)
八月 延州救灾民,免夏税。十二月夏遣使至保安军,索夏在宋人户。
同年 以延川马蹄川新筑城为安定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五》)
宋仁宗庆历六年 1046年
复置(榷)场于保安、镇戎二军。(夏人)继言驱马羊至,无牧放之地,为徙保安榷场于顺宁砦。既而蕃商卒无至者。(《宋史·卷一百八十六·食货八》
赵卨为鄜延路,以其地万五千九百顷,募汉、蕃弓箭手四千九百人,帝褒赏之。卨言新募弓箭手颇习武技,请更番代。(《宋史·卷一百九十·兵四》)
宋仁宗庆历七年 1047年
陕西禁军达八百六十余指挥,四十余万兵。内,马军一百二十余指挥,马六万多匹,又增岁币、添官员,财政日益困难。(王曾瑜《宋朝军制初探》增订本)
宋仁宗庆历八年 1048年
是年 以延、庆、保安,地近乌、白池,奸人私以青、白盐入塞,侵利乱法。乃募人入中,盐池予券,优其估还,以(河东解州)池盐偿之。以所入盐,官自出鬻,禁人私售,峻青、白盐之禁。行之数年,黠商贪贾,无所侥幸,关中之民,安得其业,公私便之。(《宋史·食货志》)
宋仁宗时 1023—1063年
宋正兵不足,乃籍陕西之民,三丁选一,以为乡弓手,未几,刺充保捷,为指挥一百八十五,分戍边州。(《宋史·卷一百九十·兵四》)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延州天山(今清凉山)之巅,有奉国佛寺,寺厅中有一墓,世传尸毗王之墓也。尸毗王出于佛书《大智论》,偿割身肉以饲饿鹰,至割肉尽。今天山之下有濯筋河,其县为肤施,与尸毗王说相符。按《汉书》,肤施县乃秦县名,此时尚未有佛书,疑后人付会县名为说。虽有唐人一碑,已漫灭断折不可读。庆历中,施昌言镇鄜、延,乃坏奉国寺为仓,发墓,得千余秤炭,其棺椁皆朽,有骨骸尚完,胫骨长二尺余,颅骨大如斗,并得玉环玦七十余件,玉冲牙长仅盈尺,皆为在位者所取,金银之物,即入于役夫。争取珍宝,遗骸多为拉碎,但储于一小函中埋之。夏元象,时为兵马都监,亲董是役,为余言之甚详。至今天山仓侧,昏后独行者往往与鬼神遇,郡人甚畏之。又载云: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基,根干相连,悉为化石。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耶?
宋仁宗皇祐四年 1052年
鄜州大水,坏军民庐舍。(《宋史·五行志》)
宋仁宗嘉祐二年 1057年
陕西眉县横渠人张载任丹州云岩县令。(《宜川县志》)
(摘自曹树蓬、高建菊主编《延安古今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