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建虎
3月21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记者驱车来到延长县雷赤镇庙良行政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油柏林和洋槐树,让人心旷神怡。
庙良村坐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的狭长塬梁上。当了30多年村支部书记的杨殿功已在这里度过了63个春秋,就像熟悉自己一样,他非常熟悉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而这里由“黄”变“绿”的整个过程,也是他亲眼见证的。
站在庙良村的山头,杨殿功看着脚下这条绿树成荫、果木林立的沟壑感慨道:“20年前,山里一旦下雨,雨势稍微大点时,沟内就会泥沙俱下。如遇暴雨,大雨过后满山疮痍,村民们更是损失严重,生态不断恶化,让人们深受其害。”
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从那时起,像杨殿功一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村民就开始了植树造林、修复生态的浩大工程。
采访中,记者偶遇了正在巡山的生态护林员王延良,王延良身有残疾,是村上的贫困户,乡政府根据扶持政策让他成为一名护林员,每年有6000元的补助。
王延良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出去巡山两三个小时,围绕着3000多亩的林转一圈,主要看有没有火灾或是毁林坏林事件发生,同时沿路捡拾散乱的苹果袋。
说起村里的变化,王延良唏嘘不已:“以前的生活很苦,面朝黄土背朝天,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结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每到冬春季节,风沙弥漫,而到夏秋时节,则是‘下一场大雨褪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让王延良感到惊喜的是,现在山上树多了,空气好了,一些常年不见的野生动物也开始出现了。
随行的雷赤镇干部告诉记者,庙良村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漫山遍野都是青草绿树,村庄被松涛林海环绕,环境优美仿若身在画卷。2013年延长县下大暴雨,发生了洪涝灾害,但是庙良村没有发生一起山体滑坡事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一切变化都归功于退耕还林。现在再看庙良村,已然没有了“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的荒凉景象。
庙良村生态变好,是延长县多年来认真贯彻国家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政策的体现,也是延长县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据延长县退耕办主任冯志辉说,截至2018年,延长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总面积89.98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2.7平方公里。仅2016年至2018年三年间,延长县就完成营造林25.5万亩,森林抚育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230万株。
延长县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政策能够顺利实施,主要在于妥善解决了农民退了耕地以后拿什么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的问题。
延长县除了按时发放国家耕地补偿外,还把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县委、县政府按照“塬区梨果业、沿黄枣椒业、川道棚栽业、全县草畜业”的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苹果、蔬菜大棚、畜牧业养殖等产业,逐步引导退耕户进行自家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实现农民经济收入来源的多样化,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现在,延长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781元增加到2018年的9650元,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农民富了,环境也好了,老百姓再也不需要靠开垦荒地和毁林耕种来维持生计了,他们正享受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大生态效益。
正如冯志辉所说,过去的延长山是黄的、水是浑的、人是穷的,而现在的延长山是绿的、水是清的、人是富的,今后,他们会在守护生态环境这条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