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提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爱护和珍惜自然环境,更要进一步美化、绿化环境,走绿色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道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需要多方发力和持之以恒的奋斗不息。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同时还要身体力行地在全社会宣传新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抓牢抓实,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美起来。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是自古传承的一种可贵精神,反映了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忧患意识和每一代人的担当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义务植树恰恰是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全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具体行动。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传递的也是“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倘若没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发展定力,没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思想境界,没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思维方式,我们的发展到头来只能是片面发展、功利发展,有朝一日也终会失去发展动力、社会活力。因此,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并非“植树节”的象征意义这么简单,它要求的更多的是一种忧患意识和担精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以说,树木和植树的含义早已超越本身,被时代赋予了更深厚的内容。“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战略定力。我们要勇敢地、主动地、自觉地担负起打基础的重任,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用千万人的艰苦奋斗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春栽一棵树,四季绿荫浓。在这一全民“大合唱”队伍里,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也应当是种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