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郑律成人生的62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很多政治运动,能够用于专心创作的时间并不是太多。从他1936年的音乐处女作问世算起,到他1976年去世,整40年,一共创作了360余部作品,平均每年创作9部,其中还有歌剧、大合唱等。
郑律成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八路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被誉为“军歌之父”。
革命人生与音乐人生
很多曾跟他在一起工作的人都说:“如果说群众的歌声像烈火,那么郑律成就是一颗火种。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烈火般的歌声。”
郑律成1914年出生在朝鲜全罗南道光州杨林町一个贫苦家庭,原名郑富恩,后因酷爱音乐,改名律成。他的父亲是个爱国者,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朝鲜和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1933年春,郑律成和一批朝鲜爱国青年来到中国,进入朝鲜在华抗日团体开办的南京“朝鲜革命干部学校”。毕业后,他一边在南京、上海等地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
郑律成在少年时期,就酷爱朝鲜民间歌谣。他的舅舅和姐姐看到他有音乐天赋,都希望他日后成为一名音乐家,他也很有抱负。来到中国后,为了表示他献身音乐事业,用音乐来表达抗日爱国的心声,他给自己改名为郑律成,“律”就是旋律之“律”,“成”就是成功之“成”。成年以后的改名,使他的命运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他的一生,就是音乐的一生。
1937年8月,在南京参加进步组织“五月文艺社”的郑律成,认识了冼星海和丰子恺。冼星海兴致勃勃地谈起了自己创作的《救国军歌》和《民族交响乐》,郑律成也跟着唱起来:
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
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
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冼星海听后非常满意,想和郑律成长期合作,由他来演唱电影歌曲。1937年9月,郑律成来上海寻找冼星海,不料冼星海已离开上海去做抗日宣传工作。郑律成住到妇女运动领导人杜君慧家中,她向郑律成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长征已经到达陕北的情况。于是,年轻的郑律成准备到延安去寻找中国共产党,寻找真理。著名的民主爱国人士——“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为他赞助了30元路费,中共地下党员宣侠父为他给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写了介绍信。就这样,年轻的郑律成在家人、朋友和同志的帮助下,背着小提琴和曼陀铃,背着精装本的《世界名曲集》,长途跋涉来到延安,翻开了生命中崭新的一页。1937年10月,郑律成到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1938年毕业后,进入刚刚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
1938年起,郑律成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迅艺术学院声乐教员。1938年郑律成创作《延安颂》一举成名,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期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1942年5月,郑律成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了毛泽东的教导。1942年8月,郑律成被派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任华北“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1944年1月回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郑律成返回朝鲜工作,历任朝鲜劳动党黄海道委宣传部部长、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国立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在此期间,他谱写了歌颂朝鲜人民斗争和中朝友谊的《朝鲜人民军进行曲》《中朝友谊》等许多作品。1950年回到中国,随即加人中国国籍,定居北京,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央歌舞团从事音乐工作。他深入工厂、农村、边防,足迹踏遍了中国大地,到处寻找新的创作原料,为工农兵创作,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到1976年12月7日病逝的时候,他为人们留下了30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包括《延安颂》《在太行山上》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朝鲜人民军进行曲》。两个国家的军歌出自一人之手,这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
《延安颂》一举成名
《延安颂》(莫耶词)是一首带有朝鲜民歌音调的抒情颂歌,作于1938年春天,可以说开创了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颂歌”体裁的先河。这首歌曲旋律深情优美,在抗日战争年代,它不仅激发了延安军民对延安的情感,更拨动了无数热血青年的心弦,唤起了他们对延安的向往,鼓舞着他们奔赴各个抗日战场。
《延安颂》是郑律成在到达延安后的第二年创作的,那时郑律成正是鲁艺的学员。他曾这样回忆创作这支歌曲时的心境:“当时,延安还很荒凉,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大家住窑洞,吃小米饭,生活很艰苦。但是,延安是革命圣地,是当时中国人民的灯塔和希望,人们怀着对革命的向往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又从这里把革命的火种带到四面八方。因此,延安充满了朝气,到处都洋溢着热情和明朗的歌声。”“我那时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人,深深地爱上这个朝气蓬勃、充满了青春气息的延安。我日夜琢磨着,想写支这样的歌,它应当是优美的、战斗的、激昂的,以它来歌颂延安。因为歌颂延安就是歌颂革命,虽然我当时没有专门学过作曲,但革命的激情促使我拿起笔,写了《延安颂》的音乐主题,并准备请莫耶写歌词。”
一天,延安城里开会,开完会已经是下午五点多。正值黄昏之际,郑律成对莫耶说:你给我写个歌词吧。这话,他已经说了好几次了,但莫耶总想不出写什么好。但是此时,莫耶正好激情满怀,远眺着庄严雄伟的宝塔山,听着延河水正在欢快地流淌,这美丽动人的景色,使莫耶心情激荡,她马上抽出笔,将自己的心情灵感宣泄在纸上,歌词写好,并加上题目《歌唱延安》交给郑律成。拿到歌词的郑律成兴奋异常,表示一定要为歌词谱出最好的旋律。几天后,在有毛泽东等重要领导人参加的一个晚会上,郑律成亲自弹琴,和女歌唱家唐荣枚成功演唱了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令人振奋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演唱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也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就这样,一首歌颂革命圣地延安的时代颂歌诞生了。
不久,中宣部要去了这首曲子,经征求作者意见改名为《延安颂》。从此,《延安颂》就在延安广泛流传开来。《延安颂》的曲调气势恢宏,委婉流畅,它将抒情性与战斗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全曲由五个部分组成,由于采用了首尾与中间乐段对比的不同风格,也可以看作是带省略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歌曲的开头曲调优美抒情,在妩媚中蕴含着豪迈的激情;中段转入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同前后抒情性的段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两者又同具雄健豪迈的气势,使得全曲浑然一体。
《延安颂》表达了千百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真挚感情。歌曲一开唱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直至海外。当时,许多革命者正是唱着这支歌,寄托着对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思念;许多国统区的青年正是唱着这支歌,披荆斩棘,冲破艰险,奔向延安,投入革命洪流。在延安,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延安颂》的歌声。人们知道郑律成的名字,都是从听他的《延安颂》开始的。1939年,《延安颂》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永载中国音乐史册。
郑律成的女儿曾多次饱含深情地讲述道:“我父辈那一代人想的是什么?当年延安女大的乌兰阿姨在生命弥留之际,还意味深长地嘱托自己的孩子们:‘我走的时候不要放哀乐,我要听《延安颂》。’后来,乌兰阿姨的儿子找到我,要播放《延安颂》的音乐。当时因没有音像资料,是在家里由我弹奏爸爸留下的钢琴为他录制的卡带。”(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