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强 本报记者 刘小艳
“多少年来我们村的路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出行很不方便,致使全村的产业发展滞后,现在,只有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还留在村里。”安塞区大西洼村贫困户谢万忠说。鲍越来了两年多,千方百计帮村里修通了柏油路,为贫困户发展起了大棚香菇产业,还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新建弓棚37座……让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村民口中的鲍越,就是安塞区白坪街道办人武部部长,2017年开始负责白坪街道办大西洼村整体帮扶工作。
基础设施大变样 村民生活有盼头
2017年11月15日,村民盼了很多年的柏油路修通了。“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多少年的柏油路终于修通了,不再为出行发愁了,这得感谢鲍越这个年轻人。”提起鲍越老支书谢有贵脸上满是笑容。
大西洼村有果园700多亩,但是生产道路一直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每年苹果收获的时候,果民就开始为销售发愁,因为路不好,很多果商走着走着就放弃了来他们村收苹果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鲍越立刻写了份大西洼村道路建设申请报告报到了街道办,很快得到重视,总投资1020万元的柏油马路也赶在苹果丰收前通了车。
贫困户宋光治高兴地说:“去年路通了,我们村里的苹果一上市就销售一空,价钱也比往年高了一些,我们苹果产业的发展以后一定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路通了,水好了,村子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村民的好日子也有了盼头。”村主任张起军看到村里这两年多发生的变化由衷地说。2017年以来,在鲍越多次协调下,白家沟、印子沟、大西洼三个村的自来水维修扩线工程也顺利实施,并协调资金37万元对村卫生室、村委会进行全面维修,村容村貌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产业精准帮 增收有门道
“我和媳妇都是残疾人,又都长年有病,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鲍越先后到我家不下20次,了解家庭生活情况,帮助我们分析发展产业情况,最后我们发展了大棚香菇种植。”贫困户张春财手里攥着一大把卖香菇的钱笑哈哈地说。
“我现在猪存栏有50多头,去年仅养猪一项就收入6万多元。”贫困户侯树飞正在忙着打扫猪舍,笑得不亦乐乎。
两年多来,鲍越跑遍了大西洼村的山山洼洼,出东家门,进西家屋,和村民拉家常了解情况,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产业发展方向。截至目前,全村建起香菇种植大棚2座,收入达4万多元,建起大棚养猪场3个,存栏230多头,收入达16万元,新建果园200多亩,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新建弓棚37座,让全村23户贫困户户户有产业,致富都有奔头。
扶贫又扶志 对症拔穷根
俗话说人穷志短,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有些甚至接近崩溃的边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鲍越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同时,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理疏导。
大西洼村佛殿沟组的贫困户段三平年过五十,没有妻子,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18岁的养女,因无所事事而极度自卑,很少在村上走动,逢人不说话、也不抬头。鲍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明白段三平的心理问题解决不好,这家人的脱贫就没有希望。于是,他同驻村工作队队员经常到他家开导他、鼓励他,帮助他新建了3亩果园有了自己的产业,又介绍他在村子附近打零工增加收入,还介绍他女儿到区上一家蛋糕店打工,让这家人有了经济保障。
现在,段三平走路腰板也硬了,见人也热情了。他说:“这多亏鲍越和这些干部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