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有能力就想多帮几个人”
——记志丹县双河镇一名普通管道工李强
李强帮助邻居修水管
  通讯员 王军 本报记者 雷荣
  随着志丹县双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镇区“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身边好人”等模范家庭、先进人物不断涌现。李强就是“双河身边好人”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他不识字,却长期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他生活并不富裕,却每年关心慰问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他岗位平凡,却常年为邻居、困难群众义务接水……
  他是双河一名普通管道工人,为人憨厚,诚实善良,他就是李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的小名“二娃”。
  “看不惯人受苦,有能力就多帮几个人”
  “看不惯人受苦,我一个人挣钱一家人花,有能力我就多帮助几个人。”这是李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四月的双河,桃红漫山。蔚蓝的天空下,是一座看上去有些狭挤的农家小院。当地打工的向阳沟村贫困户王成一家就住在这里。
  掀起那块快褪成白色的红门帘,屋里一位老人因风湿瘫痪在床,他的妻子一个人呆坐床头。
  “李二娃,谢谢你。”这是王成老人从炕上爬起来,抬头见到李强时说的第一句话。
  “二娃是个好人,我们家穷成这样,别人见了都躲着走,他和我非亲非故,却经常来看我。”王成老人感激地拉着李强的手。
  这仅仅是李强帮助过的其中一个人。
  2018年,双河镇中心小学举办“庆重阳敬老行动”,李强主动给学生带路。“他带我们去农户家,不是孤寡老人,就是家中有重病的成员。”双河小学老师杨再勇说,“去年慰问王成、石老五还有双河后沟的随杏他们几个,每户他都给撂了200块钱。”
  “二娃每年过年都来看我,平时常拿些馒头、饭菜给我送来……”七十多岁的孤寡老人李云彪满心感激地说着。
   “希望带动更多人关注孩子成长”
  “咱不识字,有时到外地连厕所也找不到,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得求人,说句良心话,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给娃娃付出,我感觉很值,平时少喝两口酒就省下来了。”李强说出自己最朴素的想法。
  2016年,“六一”儿童节当天,火辣辣的太阳当头晒,一辆看上去年代有些久远而又略显破旧的黑色萨塔纳车停在了学校门口,从车上卸下来的6件还未打开的矿泉水摆在了一位老师面前,“我也没多少钱,我就是一个工人,我见娃娃搞活动很渴,给买点水喝。”这是李强第一次给双河中心小学赞助时和校长曹志文说话的情景。
  “二娃每年‘六一’儿童节都提着西瓜、矿泉水和30斤猪肉送到学校食堂,还买些学习用品捐赠给在校贫困学生。”曹志文说。
  “过去人都说让娃娃识几个看门字就可以了,但现在不同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逐渐重视起来,二娃这后生做得对。”学生家长解玉功说道。
  从2015年第一次资助双河幼儿园至今已是第5年,从刚开始他一个人支持学校教育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他的带领下开始支持,期间,他共资助贫困学生50多人,累计送学习生活用品8次。
  “做义工让我快乐”
  三月的天气,乍暖还寒。
  “饭好了,快回来吃饭!”“稍微等会,等我给人家把水接好……”妻子电话催促,李强只顾忙活。“你打开阀门试一下。”“不漏了,好了。”魏双喜兴奋地在二楼上吼着。
  “二娃手艺好,人又勤快,每次接水只怕给人家接不好,你根本就不用担心偷工减料什么的,而且人又仗义,村里人不论谁叫,说是打工,其实都是帮忙,你给钱他也不收。”双河村民魏双喜说,“他婆姨常问他,你一年四季都在外面忙,怎么挣的钱一分也没拿回来,哪去了。”李强只是说,“我喜欢帮人,我乐意,感觉很快乐。”
  2018年冬日的一天,王成兰来找李强。“房子漏水了,我也不知道找谁,院子里人都说找二娃。”王成兰老人说。
  “有一次到后街道给别人接水管,才听说老人是墩梁村贫困户,50多岁的智障儿子全靠老人照顾,家里穷得什么也没有,母子俩曾常年在外流浪,现在住的新房子是镇政府给免费安排的,其实也挺可怜的。”李强后来回忆说。
  “我去给收拾的时候,一进门就见满地的水,门口那块都成冰渣了,母子俩呆呆地站在那。”李强熟练地给换了块新水表,关停水龙头调试,把几处开缝的三通也换了一茬。
  李强临出门,王成兰老人口齿不清地说了句,“麻烦你了,这个娃娃。”
  多年来,李强做了很多在他看来都是举手之劳的事,却向身边的每一个人传递着爱心和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