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清平川上养牛人
    ●三轮车成了马树旺生产生活中最得力的“助手”。
    ●在清平川河,马树旺与合作社的养殖户一起放牧。
    ●在合作社自家的牛舍,马树旺与妻子一起给牛儿添加草料。
    ●马树旺抚摸着刚出生两天的牛犊,喜出望外。
    ●如今,马树旺的生活与城里人没什么差别,冰箱里贮藏着各种食材,洗衣机、洗澡间等一应俱全。
    ●马树旺抱着外孙女赶集回来,给年迈的父亲买了些好吃的,尽享天伦之乐。
  开栏语
  70年弹指一挥间,伟大祖国砥砺奋进,沧桑巨变,已行进在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路上:改革开放步履铿锵,脱贫攻坚最后冲刺,山清水秀生态优先,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统筹推进……回首振奋人心的成绩,展望催人奋进的目标,我们怀揣希望再次出发。从即日起,本报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展示壮丽70年的伟大历史变迁,讲述延安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动人故事,反映红色圣地延安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激励延安儿女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清平川上养牛人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对延安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它是北京知青、当代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部小说,曾荣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描绘了作者当年在延川县清平川(关庄镇境内)下乡插队的小山村和一个风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时隔30多年的仲春时节,在史铁生笔下的清平川的马家沟的河床内,又见牛群悠然移动,或尽饮清澈的河水,或低头啃食嫩绿的青草,或在牧牛人的吆喝声中蹚过河水,踏上返回的曲径小道……
  关庄镇马家沟村马树旺就是其中的养(放)牛人之一,他依靠养牛脱贫致富,过上了好光景。
  2015年,马树旺家因无固定产业,妻子长年患病,父亲年迈,儿子无固定收入,被识别为贫困户。后来,他通过发展以养殖夏洛莱牛为主的养殖业和健康扶贫等措施,顺利脱贫,光景逐渐富裕起来,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村支部一班人与驻村帮扶工作队经过认真走访和调查,探索出“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脱贫管理模式,成立了勤丰养牛专业合作社,马树旺被纳入合作社。
  刚加入合作社时,马树旺仅有一头母牛和一头牛犊。经过几年的精心饲养和细心照护,目前已存栏11头,是合作社里的“养殖大户”,年均综合收入3万元以上。
  “我们村多为坝滩地,玉米秸秆多,冬贮饲料有保障。村前有清澈平坦的清平川河,夏秋两季河床里水草旺盛,很适合养牛。”马树旺向记者介绍道,“现在党的政策多好呀!合作社给养牛户建起的饲养棚,可以无偿使用,而且通水通电,牛舍和饲料间分离,很是方便。光景如果再不过好,那就是自身懒惰的问题了。”
  养牛,对于已步入花甲之年、身体瘦弱的马树旺来说是件很合适的事。
  “我是土生土长的马家沟村人,养(放)牛是件很普通,更是件得心应手的事。现在年纪大了,已经不适合外出打工了。在家养牛,既可以照顾年迈的父亲和多病的妻子,又有稳定的收入,吃穿不愁,全家人都有医保,还享受了政府在镇子上安置点的一小套住房,非常满意。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早点把儿子的婚事给办了。”岁月痕迹印满脸庞的马树旺微笑着自信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