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啃下“硬骨头” 拔掉“穷根子”
——我市推出“脱贫工作法”助力脱贫攻坚
免费猪仔送给贫困户
远眺甘泉县道镇镇南义沟移民新居
传统手工刺绣的兴起,解决了贫困户残障人就业问题
  市委通讯组 王强 贺彦朴
  “我要去延安,看时间荏苒,看万山红遍,我要去延安。”一首《我要去延安》唱出无数人的魂牵梦绕。
  延安,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志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到新时代共产党人寻找初心的精神家园,这片红色的热土不仅孕育了中国革命,更是在每一次时代变革中彰显“延安精神”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瞩目。
  “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视察延安时的指示精神,深深地镌刻在延安干部群众的心上。
  “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嘱托即是责任和担当,亦是党对人民的承诺。延安的政治地位特殊,脱贫攻坚更应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脱贫攻坚“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难题摆在面前,如何让老区人民2018年底整体脱贫,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
  “延河岸边,物换星移。”今天,朴实的延安人又以延安精神这一传家宝为引领,富有创造性地推出了“脱贫工作法”,让一代代靠天吃饭的百姓,走上全面小康的坦途,践行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走看算,帮教干——干群连心一家亲”
  “谁说远‘亲’不如近邻……”
  “扶贫干部比家人还亲,天天往我们村跑,人家那么上劲,咱再不踏实用点劲真对不起人家。”延长县安沟镇高家川村村民刘延平红着脸笑着说。
  今年48岁的刘延平,过去是安沟镇十里八乡有名的酒鬼、懒汉。一年下来只有几千元收入,饿不着就是他的最高追求,还爱耍酒疯闹事,惹得老婆孩子和附近相邻全都不待见。可就是这样一个懒人在短短3年时间内,不怕苦不怕累,种好了苹果、务上了大棚,年收入达到8万元,摇身一变成了村上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那时候婆姨患病年年药不停,两个儿子都在上学,加上自己懒,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5年,刘延平被评为贫困户。
  2016年,村里来了驻村工作队,来了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卢继霞天天跑到刘延平家“唠家常、话理短”,不但不嫌弃刘延平,更耐心地帮他算经济账,鼓励他发展苹果产业。
  6月份正是陕北苹果开始套袋的农忙时期,刘延平的癞毛病又犯了,他跑到外村喝酒,卢继霞知道后,和驻村工作的同志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到地里帮他套袋,一天忙下来没顾上吃饭,还因为技术方面的事让刘延平吼了一通。
  细微之处见真情,事后卢继霞没有说啥,刘延平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包扶干部与咱不沾亲带故的,凭什么这么费力帮扶我,咱不能烂泥扶不上墙不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刘延平暗下决心:我要听干部的话,过上好日子。
  从那以后,刘延平有事没事就往村支部跑,时常打电话与卢继霞沟通,寻思学习果树管理技术。经过卢继霞的协调,村上不定期就会有果树专家来现场指导。
  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刘延平的苹果产量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2016年仅苹果纯收入就达到了3万元。
  “过去帮扶是一项工作,现在工作就是帮扶,吃在村里、住在村里,时间长了,他们就和自家亲戚一样。亲戚日子不好过,你肯定要想一切办法帮忙呢。”卢继霞说。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延安来说,这既是总结过去“大水漫灌式扶贫方法”的不足,又是创新“精准扶贫新举措”的有力保障,推行“走算看、帮教干——干部群众一家亲”的方法,把干部和贫困群众“连成一家人”,不仅让贫困群众能脱贫,更激发了贫困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让脱贫攻坚工作真正“吹糠见米”,落到实处。
  2016年11月份,高家川村建起12座大棚,包括刘延平和村上11户贫困户都分到了1座大棚,刘延平率先发展蘑菇种植。次年3月,村上整合了所有蘑菇种植户,成立蘑菇种养合作社,刘延平成了理事长,还吸收7户贫困户为社员。在刘延平的带领下,合作社蘑菇种植产业效益越来越好,2018年7户贫困户分红1万多元。
  2015年以后,延安市改变以往扶贫思路和理念,总结经验,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推行了“立军令状”“驻村蹲点调研”等一批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借鉴。从2014年到2018年,延安市建档立卡在册贫困人口由20.52万人下降为8924人,贫困发生率从13.2%下降为0.66%。数字的背后是全市153名县级后备干部,1784名优秀第一书记,2.8万名市、县、乡干部,693个驻村工作队和20多万贫困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贫困退出“村村过硬、户户过硬”的基础。
  “产业、移民、生态”扶贫法百姓路上日子火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宜川县丹州街道办王湾村村民何青山便走出院落,发动起自家三轮车,伴着轰隆隆的发动机声音,匆忙下地了。
  “去年,我又流转了别人的5个棚。现在甜瓜、西瓜、普罗旺斯西红柿、青菜等应季果蔬,我这里都有。”何青山自豪地说。
  2016年,何青山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建造了6座弓棚,栽植了7亩油牡丹、3.5亩雪桃,发展舍饲养鸡800多只。2017年,何青山收入4万多元,实现脱贫。去年,何青山仅弓棚一项收入达8万多元。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境内有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白于山区和洛河峡谷“两区一带”贫困地区。到2014年底,全市仍有延川、延长、宜川3个国定贫困县,830个贫困村。生态脆弱、医疗、教育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是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最大阻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从古至今莫不如此。2016年,我市出台《关于举全市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各县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发展林果、棚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产业收入占到全市贫困户总收入的70%以上。宜川县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贫困群众能力水平,结合全市主导产业布局,把何青山的“小产业”镶嵌到全市的大产业上,何青山通过自身努力迎来了“春天”。
  “现在,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该有的家里都有。”何青山笑着说,“人还是要勤快。现在,我不但脱了贫,将来日子还会越过越好。”
  与何青山一样,黄龙县山岔镇锁子头村村民米志军家过去的生活也不如意。
  “主要没有产业,住的也不行、出路不行、吃水不行,年龄大的人都得了大骨头病。”米志军说。
  前几年,全村48户都住在塬畔上,前村到后村要走30多分钟的小路;吃水要到沟底,来回要两小时,遇到下雨天,村民们就喝雨水,遇到干旱天,就没水吃。
  “现在好了,房子是砖房,吃的自来水,路是水泥路,还有路灯,大家住得也离公路近,苹果好卖,收入也高。”米志军说。
  2016年,全市建档立卡的1.72万户5.63万人与米志军一样,享受到移民搬迁好政策,搬入宽敞的新房,结束了多年居住在狭小危房的历史。脱贫攻坚“移民搬迁‘三精一腾’”扶贫法,不仅让米志军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通过旧宅基地腾退复垦,他家还多了1亩耕地,新种了苹果幼苗。
  “去年,苹果受冻减产了,但是我们村的苹果都上选果线进行整理,收入和没减产时差不多。”米志军高兴地说。
  米志军还是村里的护林员,种植2亩高产玉米,加上家里的5亩苹果园,去年,他家一年收入近10万元。
  “近几年,我们通过‘精准搬迁、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宅基腾退’四位一体新模式来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产业发展,全镇1800多户,主要以发展苹果产业为主。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镇上投入资金,修建2条选果线,为贫困群众免费选果,提高收入,到目前,全镇已基本脱贫。”三岔镇党委书记李广爱说。
  让“绿水青山”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把林业改革、加快生态建设、培育林业富民产业结合起来,创新推出“生态扶贫二十条”措施,延安开辟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利用生态项目倾斜扶贫、造林绿化劳务扶贫、生态管护护林扶贫,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把“利剑”。去年,延安市先后聘用贫困户2712人为生态护林员,依附生态产业链上的从业人员高达100多万人,10.2万贫困人口通过生态产业扶贫走上了致富路。
  “政府做工作让我把乡亲们组织起来搞家庭林场,一来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二来可以为家乡增绿。”铁边城镇王洼子村省级绿化先进个人冯建福说。
  有史以来,我一直是欠发达地区,地理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欠账多;铁路、公路网密度低;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发展粗放、结构单一;创新活力不强……特别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病根”和老区欠发达“穷根”盘根错节,是脱贫攻坚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5年以来,我市投入49.8亿元扶贫资金,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生态扶贫等“八个一批”工程,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人居环境为保障,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围绕林果、棚栽、养殖、旅游等主导产业,坚持长短结合,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建立致富产业,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目前,全市实现了1.59万户4.93万人产业发展全覆盖,特别是围绕苹果产业,大力推行苹果后整理,有效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使1.8万户贫困果农受益。
  “教育、健康、就业、兜底”扶贫法村村户户都过硬
  脱贫攻坚不能一蹴而就,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延安2区11县114个乡镇(街道办)226万人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向贫穷宣战,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是使命也是责任,脱贫成绩让人暖心。
  隆冬时节,吴起县南沟生态度假村的天然溜冰场上人头攒动,冬季冰上娱乐项目吸引众多游客游玩体验。
  “我在公司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我儿子也在公司当司机,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是6000元,比起以前务农种洋芋、种玉米的收入高多了。”观光车司机崔世民说。
  崔世民因病无法干重体力活,成为了贫困户。2018年,吴起县南沟村成立旅游公司后,老崔和他儿子都成了公司的员工,现在他家的光景是越过越好。
  “我们村依靠乡村旅游解决了80余人的就业问题,其中贫困户人员的就业问题全部解决。下一步,我们要把全村的老百姓都吸纳进来,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南沟村第一书记张炜满怀信心地说道。
  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道路上,我市开创了旅游就业扶贫新模式,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把贫困户牢牢绑在产业链上,为贫困户就近开发就业岗位。同时引导贫困群众以土地、房屋、投资投劳等形式参与到旅游中来,多增加一份收入。目前,全市贫困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30404人。
  病者多贫,贫者多病。贫病交加,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在延安,所有贫困人口中有42.12%的人是因病致贫。新农合和大病救助的好政策、健康扶贫大病救治“1523”、幸福兜底等扶贫好措施,让延安贫困群众再也不受那份煎熬。
  “以前住院都是要先交钱,现在只需在出院时补齐报销后剩余的费用即可。”吴起县吴起街道办马湾村高彩玲高兴地说。
  56岁的高彩玲,丈夫18年前去世,生活的重担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含辛茹苦18载,终于将四个子女拉扯大,她也落下一身病。
  “有病不就医拖着、扛着,拖成大病要么看不起、要么看不好了。”高彩玲说,患病成了压垮群众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四免一提一降”民政兜底、“一站式”即时结算、慢性病“1+1+1”签约服务和大病救治等健康扶贫政策,让高彩玲看到了希望。
  “过去最怕上医院,现在有病就上医院,再也不用为钱担心了。”高彩玲说。
  2017年,全市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基本实现了4个100%,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100%参加大病保险,市域内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实现100%全覆盖,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基本达到100%。截至去年9月,全市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救助比例达到86.7%。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紧扣“教育资助全覆盖,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推行“双线三单三强化”“四段六级三确保”工作法,从学前到大学助学全覆盖,让贫困学子的人生充满阳光。
  “谢谢,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学校,感谢贺老师,我们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延川中学惠扬福真挚地说。
  惠扬福一家4口人,2016年,父亲突发意外不幸去世,母亲在打工时突发脑溢血,经过抢救已瘫痪,丧失劳动能力,家庭负担极重。
  “我哥哥已经不上学了,打工挣钱还要照顾我妈,我也不打算上了,想减轻我哥哥的负担。”惠扬福说。
  当地政府得知惠扬福的家庭情况后,将他家纳入贫困户,并将他母亲送往大佛寺敬老院养病,哥哥重返学校,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延川中学免除兄弟俩在学校的一切费用之外,还帮助他们申请中央彩票基金、国家助学金、社会爱心助学等多项资助,确保他们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考上理想的大学。
  2015年以来,我市共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3905人次,资金3732.76万元。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要打赢这场仗,延安的干部群众一个都不能少。我市推进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确保脱贫成效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