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告别绝对贫困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下)
市委通讯组 王强 贺彦朴
    ●4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安塞区位于道路两侧的惠泽园移民安置小区。    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又是一年苹果丰收季,红彤彤的苹果成了全市广大群众致富的“金果果”。本报记者祁小军摄
    ●甘泉县以下寺湾镇为主产区的日光温室大棚产业,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致富产业。
    本报记者祁小军摄

  2015年2月15日,春回陕北,阳光明媚,远处沟梁上的积雪渐渐消融。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迎来一位重要的“老乡”——总书记习近平。年轻时的习近平曾在这里落户插队,因此他对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现状非常了解,也正是因为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回乡探亲”,彻底改变了延安和全国贫困群众的生活。
  “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月13日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说。
  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深深地镌刻在延安干部群众的心上,革命老区延安的政治地位特殊,脱贫攻坚更应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如何解决革命老区区域性绝对贫困,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四年时间,延安人民给出了答案,践行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含义。
  沿黄公路,让舌头岭村的老乡富起来
  沿黄公路的开通,让偏僻乡村的老乡真正获益,并且脱贫致富,尤其是宜川县舌岭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历四月,笔者顺着沿黄公路走进宜川县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山村舌头岭村。
  刚到村口,笔者看到村民延二黑和康存宝正在地里忙着打理花椒树。
  他们告诉记者,这个小山村是宜川县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多少年来的道路问题,成了制约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最大的难题,“守着黄河没饭吃”“村里小伙找不着媳妇”曾是这里真实的历史写照。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启动,2017年沿黄公路开通,舌头岭村的村民迎来了春天。
  “现在沿黄路通了,到县城只要40分钟,比那几年好多了。”村民师晓宏乐呵呵地说。
  今年32岁的师晓宏,过去一直在外打工,因为村子交通不便,过去他很少回家,最长的一次他四年没有回家。
  “村子里的条件太差,主要是路不通,前几年不管说哪里的媳妇,人家一听说到舌头岭,出嫁到这就等于跳黄河呢。”
  2015年,宜川县实施脱贫攻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县、乡党委政府鼓励村民种植花椒,可是因为道路不通,村民种植的花椒难以销售,成了村民脱贫致富最大的障碍。
  2017年沿黄路开通后,打开了舌头岭村通向外面的道路,更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激活了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师晓宏、康存宝和其他小伙子也回到村里。
  “现在结婚了,娃娃也有了,平时主要靠种花椒,花椒大概一年能收入4万多元,去年买了辆小汽车,农闲时出去打工,跑运输,靠自己力气干活,总的来说这几年生活还可以。”师晓宏说。
  一路通带动百路通。2017年,舌头岭村花椒喜获丰收,往年每斤20元的花椒,因为交通便利了,价格涨到了40元,商贩们开着车到各家门口很快就收购走了。2018年,受自然气候影响,陕北地区农作物大面积受冻,虽然舌头岭村村民种植的花椒几乎绝收,但是村民们种植花椒的信心依然很足。
  “前年收入十几万元,去年遇灾收入不行,今年我把枝剪稀,既可以抗旱、又抗冻,而且结的花椒质量好。”村民延二黑说。29岁的延二黑,虽然年龄不大,但是种植花椒却有些年头,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了一套土办法,他相信今年他的花椒能卖个好价钱。
  39岁的贫困户张立军,因为妻子残疾,老人没有劳动力,都需要他照顾,又要花钱看病,所以家里基本没有收入。2015年,他被认定为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政府不仅帮助他在原址上盖起了新房,还让他在村上当了保洁员。
  “共产党好,政府好,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活,现在一年种花椒和打工,能收入2万多元,我还在村上当保洁员,每个月给600块。”贫困户张立军激动地说。
  沿黄公路开通被沿线群众称为致富路、脱贫路,在它的辐射带动下,宜川境内85个行政村的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改善,沿途各乡镇的苹果、酥梨、核桃、花椒等特色产业外运问题全面解决。
  “沿黄公路宜川段起于阁楼井家雷朵河,终于集义镇舌头岭村,全长88.56公里,这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外运、当地道路交通问题,更对壶口景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陕西旅游产品的格局和游客游览路线都将带来重要的积极因素。”宜川县委书记左怀理说。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说道,“用好革命老区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发挥优势产业,是农村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
  延川县关庄镇二八甲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6年,二八甲村在梳理时,识别出一批贫困户。如何让这些贫困户尽快脱贫,村党支部书记贺风明带领大家发展川道大棚种植瓜果蔬菜,2017年5月,县里投入1893万元兴建了46个温室大棚,脱贫户刘向荣分到了一座大棚。
  “这个棚大概3亩,上半年种西瓜和小瓜,下半年种反季节菜。去年头茬瓜上市,一斤卖到30多元。反季节菜刚好赶上今年春节,价格相当好。”刘向荣指着面前垂挂着的一个小香瓜喜滋滋地说。
  现在的二八甲村,村里有合作社,还建有一个微信群,生产经营上遇到问题,在群里一说,就有人来帮忙,非常方便。2018年,刘向荣收入14万元,扣除成本,纯收入7、8万元,只一年,就彻底跟贫困说再见了。
  “我市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动员全市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2018年底,我们实现了区域性、高质量、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3.2%降到了现在的0.66%,19.5万人摆脱了贫困,延川、延长、宜川三个国定贫困县如期‘摘帽’,697个贫困村如期退出。”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申均明说。
  2018年是延长县干部群众最难忘的一年。因为这一年,15.8万延长人民一举摘掉了长期以来压在头顶上的“贫困县”帽子;因为这一年,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5%,人均纯收入达到8761元,7287户15679名贫困群众完成脱贫……这一组组可喜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延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敢于拼搏的勇气和干劲。
  “好日子归根结底还是靠自己奋斗才能得来的。”这是延长县安沟镇高家川村脱贫户刘延平在去年12月21日延安市举办的扶贫扶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上讲述自己脱贫感悟结束时所说的一句话。47岁的刘延平是2016的脱贫户。脱贫以前,他有爱喝酒的毛病,一喝酒就什么也不管了,他家虽有4亩果园,但一点收入也没有,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经过包村干部思想开导,耐心帮扶,刘延平戒了酒,这几年靠发展苹果和蘑菇养殖,收入是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2016年家庭收入3.1万元,2017年收入6.8万元,2018年收入8万元。由于勤劳肯干,脱贫致富成效显著,他在2018年被评为“全市脱贫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当贫困户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只有光景过好了,那才是让人羡慕哩!”罗子山镇桃枝村村民白志贤说。和刘延平一样,白志贤也曾是一名贫困户,今年60岁,家有3亩苹果。以前,老白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依赖政府干部帮扶,没有发展产业的动力,家庭没啥收入。去年村上的致富奖励站果树管理培训活动,对他的触动很大,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去年村里组织果树技术培训,我提问积极,村里的致富奖励站给我奖励了一袋面,还给我发了一个小奖牌,只要自己精心管理,肯下功夫,这果树就一定能管理好。”2018年,白志贤精心管理果园,他家3亩苹果收入达到4万元。
  “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把农村建设得和城里一样了。”郑庄镇张台村79岁的贫困户周催堂站在自家的新平房前,感慨万千。
  2017年,延长县通过了陕西省脱贫攻坚评估验收后,全县水电路、卫生室、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全覆盖,甚至很多村子建了文化娱乐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变得像城里一样。
  此外,在易地扶贫搬迁、危窑危房改造、教育、健康、生态、兜底保障等方面,延长县精准施策,“住房不举债”“送教上门”“四免一提一降一兜底”“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人群兜底政策,一个个贴心实际的政策,托起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
  “这张脱贫成绩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我们全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出来的。今后,我们将把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统一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延长县委书记蔺治斌说。
  2014年,全市建档立卡在册贫困人口76218户,20.52万人贫困发生率13.2%。到2018年,全市年底在册贫困人口8924户,贫困发生率0.66%。19.5万人告别绝对贫困,延川县、宜川县脱贫“摘帽”。革命老区延安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今后我们将聚焦到如何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如何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认真落实脱贫之后的‘四个不摘’‘五个不减’的要求,以及通过发展长效的产业和稳定的就业解决‘两不愁’的问题,通过落实教育、医疗、住房政策来解决‘三保障’的问题,通过一系列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巩固成果的同时防止返贫。”市委副书记严汉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