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一床棉被
  阅读提示
  ■这个关心警卫战士的小故事,虽然讲的是一件小事,但却总让人感动得流下眼泪。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但当一位普通的警卫员战士有需要时,他却亲自拿出来自己的棉被送给战士,宁肯自己受冻也不让战士受冷,这件事虽小,但它却反映了领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在延安凤凰山麓毛泽东旧居中,陈列着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一床棉被。这是毛主席的警卫员贺清华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而这床普通的棉絮背后有一个毛主席深切关心普通警卫员战士的感人故事。
  贺清华,一位红军战士,1920年出生于陕北延川县永坪附近的贺家崖。因为家里穷,贺清华从小就给地主放羊,14岁离开家到50公里以外的瓦窑堡给一个杂货铺老板当伙计,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几文钱,还经常挨老板的打骂。1934年冬天,贺清华看到瓦窑堡城墙上贴出宣传革命的传单,知道了刘志丹在陕北领导穷人闹革命的事迹,而此时,父亲告诉他,家里也要闹革命了,从此,贺清华打定了主意,要回去参加革命。1935年初,回到家的贺清华参加了革命,后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了永坪区的团支部书记,同年10月,贺清华参加了红军。毛主席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贺清华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保卫局,主要任务是为中央首长和中央机关站岗放哨。1936年5月,红军东征结束回到陕北,贺清华被正式调到毛主席身边当警卫员。1940年后,贺清华担任毛主席警卫班班长、警卫参谋。1947年6月,转战陕北时因负伤而离开了毛主席。全国解放后,贺清华又回到中央警卫部门,其工作仍与保卫毛主席有很大关联。可以说,贺清华直接或间接地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30个年头,亲眼看到毛主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不知疲倦地工作。特别是陕北那些简单又朴素的土窑洞,给贺清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那一床棉被的故事更是让贺清华毕生难忘。
  1937年1月13日,毛主席和中央机关由保安迁到延安。毛主席初到延安时,住在凤凰山麓的李家窑洞,并在这里写出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李家窑的条件非常差,连窑洞都不是,而是修城墙采料形成的一个石洞,终年阴冷潮湿,一盘土炕、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一条木凳是全部家当,窑洞门前,有一面土墙,权当抵御山风的影壁,窑洞朝东,整天照不到太阳。这样的环境,对毛主席身体健康十分不利,身边工作人员多次劝主席换个地方,主席总是说:“延安城就这么大,能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不要再给老乡添麻烦。”在这个石洞里,毛主席一住就是大半年。由于环境太阴冷潮湿,毛泽东得了非常严重的关节炎,胳膊疼得抬不起来,有时连写字都困难,但就是这样毛主席仍不同意搬家。
  后来,毛主席的风湿病变得非常严重,实在无法继续在李家窑住下去,因此,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就趁着毛主席外出之际将他的家搬到了一个新住处——吴家大院。吴家大院是在平地上箍起来的石窑洞,一排有四孔,坐北朝南,从东边开始的一、二、三孔窑洞都是相通的,毛主席的办公室和卧室都在右边,书报室在左边,中间的隔成了两间,外间是会客室,里面的一间小一些,只有一张仅仅能睡下两个人的炕,贺清华和另一位警卫员就住在这里。毛主席经常到他们这里坐坐,关心他们的生活,而让贺清华毕生难忘的棉被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贺清华后来回忆说,那天晚上,正好他值班,突然,他觉得头又晕又痛,浑身无力,就让另外一个警卫员替他值了一会儿班,自己想躺一会儿,但没想到,这一躺竟然睡着了。过了一会儿,另一位警卫员叫他,问他怎么回事,贺清华对他说,感觉自己头又晕又疼。
  这时候,毛主席还在办公,听见他们的谈话,就走到了他们的房间,关切地问:“你怎么了?不舒服吗?”贺清华向毛主席讲了讲情况,主席低头看了看地上的炭火盆,又抬头看了看门窗,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大概是中了炭毒了,赶快把门窗都打开,通通风,透透气,炭火不能烧得太旺,要小心中炭毒。”
  门窗被打开了,一阵阵的冷风吹了进来。毛主席走到贺清华的炕边,伸出手摸了摸贺清华盖的被子,说:“被子太薄了,冷吧?”“不冷。”贺清华赶紧回答。这时,毛主席走出门去,不大一会儿,毛主席便抱着一床新棉被走了进来,把棉被盖在了贺清华身上。贺清华知道,毛主席盖的棉被也很薄,而这床新棉被是不久前刚刚从西安给毛主席捎来的,主席还没盖几天呢,他盖上了,主席怎么办呢,让主席受冻怎么行。想到这儿,贺清华赶紧把被子掀开,对主席说:“我不冷!我不盖!我不要!”毛主席一边用手按住被子,一边非常疼爱地对他说:“别争了,这屋里更冷,你留着盖吧!”听到主席这样深切的关心,贺清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忍住泪水点了点头。毛主席走出门后,贺清华躺在炕上,只觉得身上暖烘烘的,心情难以平静,不时伸出手来抚摸着崭新的棉被,很久很久睡不着觉。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中南海国务院警卫处工作的贺清华很想当面去看看毛主席,向他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并接受他的当面教诲,于是,贺清华试着给毛主席写了封信,表达了他的这个心愿。1959年1月16日下午,贺清华接到了毛主席秘书打来的电话,告诉贺清华,毛主席请他全家来家里做客。1月17日,贺清华在毛主席家里见到了主席,他非常激动,流着幸福的眼泪大声地问候毛主席:“主席,您好!”毛主席也非常关切地询问贺清华的身体、工作、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革命工作,都要听党的话,一定要好好地学习,认真努力地去完成任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毛主席的深切教诲就像当年在凤凰山的窑洞里送给他的那床新棉被一样,让贺清华深深地铭记在了心里。那床棉被一直跟随着贺清华,因为用得久了,棉被的被里、被面已经无法保存,但其中的棉絮却依然完好。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落成后,这位老战士怀着对延安、对陕北深深的眷恋,将这床依然完好的棉絮捐赠给了延安革命纪念馆。
  这个关心警卫战士的小故事,虽然讲的是一件小事,但却总让人感动得流下眼泪。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但当一位普通的警卫员战士有需要时,他却亲自拿出来自己的棉被送给战士,宁肯自己受冻也不让战士受冷,这件事虽小,但它却反映了领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兵民是胜利之本”。后来,还强调“人民战争胜利万岁”“全民皆兵”“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一切都说明了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时刻关心普通群众、普通战士的高尚情怀。
  (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