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建虎 通讯员 温巧莉
竞相挂果的苹果树,棚里成熟的尖椒,养殖场里出栏的羊子,运往全国各地的包裹……成了吴起县农民稳定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从油主沉浮到多轮驱动,今日的吴起县加快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步增收,着力构建起“苹果主导、种养为辅、特色补充”的农业产业体系已见成效。
栽下苹果树结出“致富果”
5月27日,记者来到长官庙镇李沟村的山地苹果园,眼前一片绿油油的苹果园正是挂果期,果农们正忙着疏果。
“我们县对苹果新建园每亩奖补建园费500元,幼园管护二三年的,每亩每年奖补200元,幼园管护四五年的奖补300元,对初挂果园每亩补助50元果袋费,建集雨水窖、防雹网也有相应的奖补,这么好的政策,让农民干劲十足。”正在帮助果农疏果的第一书记高楠说。
“虽然疏果耗费人力,在外人看来是种浪费,但疏果经济效益很明显。经过疏果,苹果成熟后会更大,亩产值也会更高。”正在疏果的村民李志俊说。
据了解,去年长官庙镇共发展山地苹果10600亩,挂果面积1100亩,生产苹果7.5万公斤,销售收入75万元,涉及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长官庙镇为吴起县发展山地苹果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红红的辣椒火红的日子
走进铁边城镇油寺村,只见道路两旁的沟沟洼洼被或深或浅的绿色覆盖,田地里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
“去年我种植山东瑞克斯旺辣椒,两座大棚年纯收入6万元左右。今年我又承包了两座大棚,加上政府的补助,今年收入应该会更高。”该村村民曹居清微笑着说。
今年53岁的曹居清因肢体残疾2015年被村上评为精准扶贫户,以前他只能靠就近打工的收入来维持生活,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
2015年,他家在县政府的扶持下新建了两座蔬菜大棚,每座大棚享受5万元补助,水电路基础设施都由政府配套,仅用了短短一年时间,曹居清就摘掉了“贫困帽”。
“我们村的大棚主要种植辣椒和甜瓜,农户自己种植用的都是农家肥,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根本不担心销路问题,加上政府补助,村民的积极性很高。”谈及产品销路,第一书记李东高兴地说。
养羊大学生变身“电商达人”
“2014年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先后自学了畜牧养殖、牧草种植等技术,刚开始设施养殖湖羊,由于对羊的习性及疾病防控一无所知,所以每天除了翻阅相关书籍就是待在羊圈。”谈起创业的艰辛,张新历历在目。
如今,他家羊场肉羊存栏400余只,预计年产羔羊800余只,公司可实现年出栏育肥羊2300余只。
养殖业发展起来了,但在2016年,吴起羊肉等农产品却出现滞销,面对家乡成群的牛羊,怎样把这些农副产品销到更远的地方,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张新心头。
“刚开网店时,没有经验,张新就整天没日没夜翻阅资料、上网查询如何更好地网上销售农特产品,经过两个多月努力,逐渐有了稳定的客源。”他的妻子王春华说。
如今,张新与朋友通过天猫、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已将当地的羊肉、红葱、南瓜、小米等地方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短短半年时间,网上销量突破5万单,尤其是南瓜、小米的销量更是做到了单品前10名。张新做电商获得了不小收入,看着乡亲们眼热,他积极共享电商资源,引导乡亲们发展销售热门的种植业,解决了乡亲们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为鼓励经营个体、未就业大学生积极参与农产品经销和加工,今年,我们对正常经营半年以上并继续经营的网店一次性给予5000元补助,并根据线上销售量,一单给予1.5~2.5元的线上销售补贴,以此带动全县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吴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兴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