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智慧农业的长城实践
——吴起县长城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小记
    ●长城镇全貌
    ●弓棚种植胡萝卜
  通讯员 康彦创 本报记者 王锋
  一座座山峁连接着一片片涧滩,一条条柏油路穿梭在一处处村庄间。这是吴起县长城镇给人们最为直观的印象。
  凭借亚洲最高水坠坝边墙渠水库和平缓的涧滩土地等水土资源条件,长城镇立足区位优势,走设施农业之路,逐渐改变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农业发展窘境,以榆树坪村金涧现代农业园区为“风向标”的农业园区化发展之路正在成形。
   智慧农业“试验田”
  “年初,利用节假日时间,我们分别赶赴杨凌、榆林等地就发展设施农业项目进行详细考察论证。”长城镇党委书记李胜强说,“通过考察学习杨凌、榆林两地发展设施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我们的视眼得到开阔,思路更加明晰,更坚定了我们走设施农业之路的信心和底气。”
  借助榆林赵家峁“三变”改革的成功经验,长城镇年初就选定了榆树坪村这块发展智慧农业的“试验田”,他们在组建合作社、土地流转和入股分红等方面做出了科学详细的制度设计,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农业发展园区化是长城镇在寻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最为鲜明的标签。
  在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中,长城镇坚持“特色定位、创新模式、全程追溯、标签身份”的十六字工作“方法论”,从群众覆盖程度到产业结构优化,从产品有机认证到产品品牌打造,一步步推进了长城镇金涧现代农业园区的成形。
  特色定位。积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追求绿色食品的健康消费导向,立足长城涧地和边墙渠水库的优势条件,引入高标准设施弓棚和大跨度钢架暖棚,配套滴灌水肥一体化先进节水技术和温湿度、土壤酸碱度控制技术,建成美早大樱桃暖棚2座、绿色蔬菜弓棚51座,种植藜麦120亩、贝贝南瓜200亩,发展滴灌山地苹果400亩,变大田耕作为设施经营、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最大限度挖掘土地资源,提升土地产值。
  创新模式。在加快土地、资金和人力等资源整合中,长城镇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实行“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金涧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流转800亩土地集中经营管理,吸纳25户贫困户以产业补助资金入股,年终按股保底分红外,剩余利润按合作社与全村58户贫困户4∶6的比例分成,同时,鼓励贫困户在园区租种大棚或是入合作社务工,获得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分红股金等,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全程追溯。目前,长城镇建成4.0智慧农业平台,引入农产品追溯系统,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集成,对园区各类农产品从种植、浇水、施肥、采摘、包装到销售实行全程在线可视化监控,及时采集光照、温湿度、土壤PH值等生产指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科学管理,有机种植,让农产品在消费者眼皮子底下生长,真正让绿色从产地源头走到餐桌,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标签身份。在农业园区化发展中,长城镇将生产经营与国家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一步对位,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注册和追溯二维码扫描,给园区农产品穿上文化的马甲、贴上长城的标签、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利用市场、电商实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真正让园区农产品带上专属的身份证走出陕西、走向全国,推动园区农产品进入中高端消费市场,辐射带动全镇产业晋档升级,提高产出效益。
  “长城速度”点燃农民增收希望
  榆树坪村金涧现代农业园区从项目考察到土地流转、从设施建设到蔬菜种植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已经初见成效,这不得不说是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中书写的“长城速度”。
  采访期间,长城镇镇长曹遵伟一边查看园区内辣椒、沙瓤西红柿等蔬菜苗的生长情况,一边与合作社的几户群众扳起指头算起账。他说,园区内现有弓棚51座,按照目前市场行情,预计每棚蔬菜产值可达8000元左右,一年下来整个园区产值可达40余万元。今年56岁的刘保平是榆树坪村村民,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均在县城上班。但一辈子没有离开土地的他,带着对发展设施农业的新奇和期望,他今年与本村的其余4户村民联合承包了24棚弓棚。
  “看到铺设了水肥一体化的连片弓棚设施,我们终于可以摆脱靠天吃饭的现状,实现旱涝保收的梦想。”看着绿油油的胡萝卜和各类蔬菜苗,布满皱纹的刘保平的脸颊也像是舒展了许多,“到7月份出售时间,每棚保守估计可以卖到8000余元,仅此一项我和妻子两个人可以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王宏鹏一家作为榆树坪村精准扶贫巩固户,他家的土地变资产,产业扶贫资金变“股金”,他也由村民的身份变成了合作社的“股民”。目前,看着金涧现代农业园区一天天在发生着变化,他把园区当成了自家脱贫致富的希望,心里也变得踏实了许多,在园区里干活更加踏实卖力,整天能够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据了解,榆树坪村借鉴榆林定边、靖边发展设施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市场渠道,突出当地独特涧滩土地资源和先天区位优势,发展棚栽设施农业得天独厚,是周边地区和居民首选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同时,该村包扶单位东亚银行在园区一期项目建设中注入扶贫资金30万元,二期还将注入产业扶贫资金30万元,这必将为该村农业园区化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伴着夏日的骄阳,我们驱车行进在长城镇乡村柏油路上,从美丽乡村建设到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从农业产业开发到边墙渠水库生态旅游文化的营造,处处留给人们的是欣喜和活力,更多的是见证了当地干部群众书写的“长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