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圣地红烛”王思明
    王思明给孩子们上课(资料照片)王思明给孩子们上课(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齐祥银
  初夏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延长县罗子山镇下西渠村点缀得分外绚丽。一栋别致的二层小楼,在众多闲置的窑洞间,分外突兀。
  小楼前的院落呈圆形,“中间X形的花坛,寓意教育要面向未来;大门的设计则表示要‘托起明天的太阳’……”年逾古稀的王思明是这座院落的主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瓦一石,无不倾注着他的心血。
  这里有王思明最美好的回忆,这里也曾升腾着偏远山区教育振兴的希望。
  山村教育也要现代化
  1968年秋,开学已有1个月了,可下西渠村的孩子们却还在期盼:什么时候新老师会来?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村民吃饭都是问题,哪有钱请老师,又怎么能留住老师?
  “让思明教吧。”村里人商议时,一位长辈提议。23岁的王思明勤快、老实,一人挑起11口人家庭的重担,在村中算是有能耐的小伙子。可种好地,不一定教好书啊,王思明有些犹豫。
  但初中没毕业的他已经算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了,他不教谁教?长辈们轮流来劝,孩子们殷切期盼,看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神,王思明心软了,踏上了三尺讲台。
  两孔破旧不堪的土窑,5张摇摇晃晃的桌子,一块桌面改造的黑板,14个流着鼻涕的学生,仅有的课本是《毛主席语录》……这便是王思明接手时学校的现状。
  因为贫穷,村中很多孩子上不起学。甚至每学期5角钱的学杂费,都成了一道坎,挡住了许多孩子的上学路。面对他们,王思明想起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无论如何不能误了娃儿。”
  1961年,王思明因父亲去世辍学,“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为此,王思明决心带着学生勤工俭学。
  1970年,王思明和学生们在荒地上种了千穗谷、烟叶,当年收入1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王思明当即宣布:学校免收学杂费。学生一下子增加到42人,村上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王思明又萌生了建设新校舍的想法。随着勤工俭学收入的增加,学校不仅实现了“三免一自给”,还有了结余,可修新校舍还差太多。于是他带领乡亲们自己打石板、奠土基、修砖房,终于让学生搬进了砖瓦房。他还请来当地最好的木匠给学生做了新的桌椅,并找来13块1米见方的大石板,刻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竖在房顶。红红的大字,无声地传递着一种力量。
  王思明说:“山村教育的现代化,是我终身不懈的追求。”在王思明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勤工俭学的结余,在上世纪末,他们又新修了一栋二层小洋楼。1992年,学校第3次搬迁,山里娃终于走进了“洋学堂”,这作小洋楼在如今依旧是村上最“豪华”的建筑。
  与此同时,王思明用村里给他奖励买自行车的钱,给学生买了《新华字典》和《汉语成语词典》,引导学生轮流当“小老师”,使学生达到了“自知自理”,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设计了五步教学法,并潜心钻研出“溯导法”,让学生们学习变得不再困难。现已年过半百的村民王爱民说:“王老师教给我的东西,让我终生受用。”
  而当时下西渠小学所拥有的电灯和电视,让这个与现代文明几乎隔绝的小山村,第一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当时的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在听完王思明的汇报后,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好,要是所有的学校都和你的学校一样,中国教育的事情就好办了。”
  潜移默化铸师魂
  上世纪90年代,延长县委、延安地委和陕西省委先后作出决定,广泛开展向王思明学习的活动。王思明的精神鼓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无私奉献、勇于探索、艰苦创业,而他所树立的师德、坚守的师道、铸就的师魂也影响了一批青年人走向教师岗位。
  出生于1982年的曹建军,是雷赤镇南河沟小学校长,他在2007年来到该校,是延长县第一批特岗教师。南河沟小学是延长县最偏远、条件最差的学校。当初只为一份稳定工作的他,在这里教学多年后,思想也悄然发生变化。“这里很多学生都没进过城,让他们考学,走出南河沟,起码能进回城。”曹建军说。
  南河沟小学的学生多为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差,上学没有保障。虽然国家实施“两免一补”,解决了学生上学的最大问题,可这里的学生依然要面对很多困难。为此,曹建军通过多种渠道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学生提供帮助,不仅给学生们争取来了新校服,还解决了他们在校的食宿问题。
  为了能让新来的特岗教师在这里安心工作,曹建军想方设法地开展各类活动,让他们在乡村的生活不再枯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后勤保障。“王思明的事迹和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办学,教书育人。”曹建军说。
  1988年,王思明在延安教育学院进修并取得大专学历,有关领导主动提出让他留在地区教研室工作,而他在反复思考后,却做出了惊人的选择——重返下西渠。谈及如何能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安心扎根,王思明说道:“搞教育的人,一定要热爱教育,要沉下心研究。教育不是一份枯燥的工作,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样无论在哪都能待得住。”
  让下西渠的明天更好
  “思则明,明如镜。”王思明,人如其名。因为,他每时每刻都思考着怎么才能让下西渠的明天更好。
  “村办校,校富村。”是当年写在下西渠小学墙上的醒目标语,也是王思明心底的牵挂。
  他办籽油加工厂,把种植业变成加工业,除稳定学校收入外,还带领村民奔小康。
  他办家长学校,使每个家长当好学生的校外教师,形成教育的大环境。
  他办农民技术学校,让他们掌握至少一门农业技术,使他们留在黄土地,改造黄土地,把黄土地变成他们生存的乐园。
  如今的王思明已年过古稀,由于当年修房时摔伤腿留下残疾,走路有些蹒跚,更干不了活,可老人依旧精神矍铄。
  他无时无刻不关心着村上的发展和村民的脱贫致富。巷道硬化后排水不畅,他便建议利用废弃操场建起了涝池,既解决了排水问题,又满足了果园灌溉。
  前年秋,沿黄公路正式通车,为沿线果农带来了巨大福利,下西渠的苹果、酥梨销路有了保障。如今苹果、酥梨已成为下西渠的主要产业,而当年在村上第一个种苹果的人正是王思明。
  有了便利的条件,王思明也有了新的考虑:上西渠为革命老区村,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下西渠有王思明先进事迹展览室,还有可以修缮复原的老校址,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那么,为何不能将上西渠和下西渠联合在一起,建成一个教育基地,这样不仅能使一些珍贵资源得以妥善保存,更能促进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让村民尽早脱贫致富。
  偏远的山村、艰苦的条件,让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可正如当年放弃进城工作的机会而选择留守一样,王思明始终守望着这片他曾付出半生心血的土地,期望着下西渠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