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和战友一起烧炭的张思德(左)
  阅读提示
  ■毛泽东亲自参加了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会上,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对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张思德,四川省仪陇县人。
  1933年10月,张思德怀着保卫家乡、解放穷人的信念,参加红军并成为了一名通信员。不久,他当上了特务连的班长。
  1936年夏天,张思德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翻过大雪山,从下口驿一带进入了草地。茫茫的草地看不到边,看起来很平坦,但下面都是沼泽地,一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潭。一路上,战士们互相搀扶着,彼此鼓励着、忍受着、坚持着一步一步向前走。张思德当时在通讯营当班长。他曾三次负伤,两颊深陷,面容憔悴,两只脚被腐臭的泥水泡得红肿,身体非常虚弱。草地行军非常艰难,在泥水没过脚踝的草地上,每行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张思德作为班长,为了让别的同志减少体力消耗,遇到任务总是自己承担。有一次,张思德又要去传送一道命令,副班长实在忍不住了,拉住张思德说:“班长,你总是这样不成啊!还是轮流去吧!”张思德解释说:“咱们班好多同志岁数小,不能让他们再多跑路。我自己多跑几趟,就能帮助大家都走出草地,完成北上任务,多好啊!”副班长说:“那让我去送。”张思德笑着说:“那还不是一样。”说着又执行任务去了。
  在草地上露营是很危险的。为了同志们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张思德夜里几乎没睡过整觉。他打个盹儿就起来看看,哪儿草皮下渗出了水,他就把同志拍醒,让大家活动活动身子,再挪个好一点的地方。有时候,他还会守着篝火,不时地加点柴,给同志们烤干衣服。
  在草地里艰难地走了20多天以后,更加困难的情况出现了。战士们身上带的干粮全都吃完了,部队断了粮,饥饿威胁着战士们,怎么办?为了战胜无情的饥饿,完成北上抗日的神圣任务,党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
  在茫茫的草地上,野草遍地,毒草丛生,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是很不容易的,甚至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轻者中毒,重者可能死亡。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入党,但他处处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尝百草”的行动中,他总是抢在前头。每见到一种草,他首先会尝一尝;每找到一种能吃的草,他就马上去告诉兄弟部队。有一次,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去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把草就往嘴里送。张思德急忙阻止了小战士。他先把野草放到自己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他肚子一阵绞痛,随即吐出一股股清水。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栽倒在地,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苏醒过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在“尝百草”行动中,张思德同志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
  1944年春天,张思德已经在毛主席身边站岗10个月。他响应组织号召,来到距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石峡峪庄开荒种地,担任农场的副队长。在开荒生产中,张思德总是哪里最苦最累,就带头在哪里干。打井、修路、种地、挖窑,每天早出晚归。每逢节假日,张思德总是留下来看家,整理院子、修理工具,牵上骡子到五六里之外的山沟里驮水,回来把同志们没洗的衣服一件件找来洗净、晒干。到了农忙的时候,张思德就带领大家帮助附近的老乡,特别是帮助那些劳力少或家里有病人的农户干活。几个月以后,眼看着稻子、糜子、玉米逐渐长高,战士们都特别高兴。后来,天气渐渐凉了,农场决定派人轮流进山烧木炭,准备过冬。因为张思德曾几次烧过木炭,有经验,农场决定由张思德负责烧炭。当队长问张思德有什么困难时,张思德坚定地回答:“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的利益,就是拼命,也要把炭烧好!”
  1944年9月5日,一大早下起了毛毛雨。地皮湿漉漉的,地里的活儿干不成了,大伙儿都建议争取时间多打窑、多烧炭。队长和张思德商量后,决定临时组织一个突击队,进山赶挖新窑。张思德带着小白、小朱、小李等八名战士,精神焕发,干劲十足,一路唱着歌来到了庙河沟的山林。沾满露水的青冈树叶显得鲜红欲滴,高大的白桦、松树更加挺俊。张思德将八名战士分成三个组,分散在三个地方挖窑。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挖,窑越挖越深了,但是,里面还是直不起腰。张思德钻在里面,猫着腰,累得满头大汗。小白蹲在窑洞口朝里边喊:“班长,出来歇歇,让我进去干会儿吧!”“不用了!”张思德总是这样回答。
  这时,天更加阴沉,雨也大了。张思德赶紧从窑洞里钻出来,把一条背炭用的麻袋披在小白身上。小白说:“天气凉,你也披一条吧。”张思德说:“我不要紧。”说着,张思德拿上两条麻袋,向山后沟走去。小李、小朱等其他战士见张思德让人送来了“雨具”,干得更欢了。他们喊道:“小雨大干,大雨猛干,不下雨拼命干,保证今天挖好窑!”张思德也高兴地说:“好哇!”说着,把麻袋递到了战士们的手里,顶着雨回到自己干活的地方,和小白一起继续挖窑。小白请求说:“这回让我进去挖一会儿吧。”张思德见外面还在下雨,窑里也能容下两个人了,就说:“好,进去多注意!”小白的意思是让张思德在外面歇一会儿,见他还要钻进去,就说:“你太累了,先歇会儿,我去干一阵儿。”张思德说:“我不累。我们得赶紧把炭窑挖成,好多出几窑炭。现在革命需要炭,领导和同志们需要炭,多出一窑,就是为抗战多做一份贡献!”说着,张思德把头上的雨珠一撸,又钻进了窑里。
  张思德和小白继续在窑洞里干活。张思德用小镢刨窑壁、窑顶,小白用锨将刨下来的土扔到窑外。两个人在窑洞里紧张而有序地干着,并不时地交谈。“小白,你听过毛主席的报告吗?”
  “听过!”
  “我们收完庄稼、烧好炭,回到枣园就又能见到毛主席啦!”
  “是啊!”
  “要是毛主席也烤上我们烧的炭火,那该多高兴!”
  两个人一边干活,一边拉话,虽然很累,但却感到非常愉快。
  雨渐渐停了下来。快到中午时分,眼看着一眼炭窑就要挖成了。为了保证质量,张思德又拿着小镢头开始修整窑面,见哪儿凸出,他就挖平、修光,非常认真。就在张思德修整右边的窑壁时,窑顶上突然“啪啪”掉下几片碎土。“快出去,有危险!“张思德大喊一声。小白还没有反应过来,正要转身,张思德手疾眼快,一把将他推出窑口。就在这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只听“轰隆”一声,两米多厚的窑顶坍塌下来。小白在窑口被压住半截身子,张思德被整个埋在坍塌下来的土里。小白大声急叫:“张思德!”呼喊声穿过山谷,传遍山林。
  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战友的安全,年仅29岁的张思德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央直属机关举行了“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会场设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一大清早,同志们就纷纷进山采摘松枝、野花,给英雄扎花圈。那天,会场前面的土台上摆满了花圈。毛泽东亲自参加了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会上,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对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1971年张思德坟迁入延安四八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