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水稻种植成了农民致富新途径
本报记者 房佳 通讯员 徐彩玲
    ●村民正在种植水稻
  富县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以前水稻种植只是解决口粮问题,由于劳动强度大,效益低下,面积逐年减少。
  2016年,全县开始恢复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引进先进机械,从插秧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投资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李小锋是延安绿谷田园食品有限公司经理,2013年,该公司注册了“直罗贡米”商标,2016年,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去年该公司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销售大米600余吨,现在正在建设新加工车间,购置先进设备进行除杂、清选、抛光、分级,延长加工链,提高附加值。
  2016年,县委、县政府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大力恢复和新建稻田,县农业局一班人抓住机遇,积极谋划,分区域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收购销售,使水稻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县政府加大机械化投入力度,解决了水稻大面积发展后劳动强度大、成本过高的瓶颈问题。创新尝试在稻田里养鸭,鸭子吃害虫,粪便施稻田,做到了绿色纯天然无公害。
  富县张家湾川庄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庆军告诉记者,2016年9月成立合作社以来,已发展社员37户,其中32户是贫困户,去年种植水稻170亩,富硒大米每公斤收购价8元,每亩平均产大米近500公斤,收入4000元。
  育苗、耕作、插秧、田间管理都是统一的,贫困户全部免费,非贫困户只出收割费,合作社从农户家收购后,再精细加工,筛选、抛光、包装,使用注册的“鄜州西川”商标销售,目前每公斤最低卖10元。
  据了解,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富县已经恢复和新建稻田1万亩,年产水稻600万吨。